徐菲
摘要: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即项目式学习,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本文以《秋游背包大解放》为例具体阐释了PBL模式视阈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提炼了PBL学习有着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个性化的学习成果与儿童化的评价过程的优势。
关键词:PBL;综合实践活动;PBL学习优势
一、项目式学习内涵
近两年,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成为教育界的新宠。它是一种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它以学生组建团队、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通过解决一个真实世界中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经历来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成为学习的伙伴。
2017年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强调,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PBL模式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进行适时引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秋游背包大解放》问题源自学生真实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在秋游时背包3W问题——what(带什么)、where(放哪里)、who(谁来带)。这堂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小项目学习为基本途径,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破重难点、提供交流平台以及为综合实践活动架设评价的桥梁。
二、项目式学习活动过程
根据PBL活动思路,设计了如下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一)活动一:柳绿花红喜踏春,包沉人累两行泪
秋风习习,天高云淡。同学们秋天到了,我们一起背上快乐去秋游去吧!
1.视频播放。溧阳美丽的秋景(1号公路、天目湖、南山竹海等),快乐地游行。镜头锁定一个小朋友A,背着重重的书包,叹着气:我的背包好沉啊!小朋友B:你的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啊?A:把书包倒出来,并展示——书本、作业、零食、水……
教师提问:看来小小背包里要带的东西这么多呀,难怪秋游背包快把这个小朋友压垮了。同学们,你们曾经遇到过这个问题吗?
2.平板电脑现场调查。学生在秋游的时候往往由父母收拾好行李,很多时候甚至不知道要带些什么去秋游。背包很沉,却有一些用不上的物品。教师通过平板电脑现场调查,让学生从自身需求出发,选择秋游必备物品,享受惬意春天。
(二)活动二:小小背包我做主,吃喝玩用我分类
1.分组进行实物展示: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秋游物品拿出来吧。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你带了哪些东西,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学生自由讨论。评价:对表达新颖、流利、积极的同学给予表扬,在其平板电脑上送一颗☆(☆最多的同学有礼物哦!)。每个小组用挂钩秤将所带物品进行称重,并记录。
课前布置学生带旅行的物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秋游的氛围,为下一环节的分类做好铺垫。
2.过渡:这琳琅满目的物品看得老师眼花缭乱。我們先来给它们分分类吧。请你在平板电脑上点开旅行清单的表格,小组合作将分类的结果填入这张表单内。
预设:学生将归纳出证件类、医药类、电子产品类、玩具类、零食类、日常用品、及零钱等其他类。
学生合作完成旅行清单,通过动手分类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归纳物品的能力。同时,学生掌握到了秋游旅行必备物品的种类,并且同一类的物品不会重复带,朝着“背包大解放”的目标前行。
(三)活动三:动手动脑巧放置,小背包里大天地
激励措施:每组中获得☆最多的同学来领取一只背包。我们先仔细观察一背包,它的每个部分都起着什么作用呢?
1.请结合平板电脑上背包的相关资料对背包的各个部分进行功能解读,并将你打算放的物品按序号顺序写在“纸背包”的旁边。
2.学生填写结束后拍照上传小组方案,对每组的“纸背包”进行点评,并发动全体同学对最合理摆放物品的背包进行投票。
引导学生关注背包的设计,结合资料,小组探索出物品摆放的位置与方法。各组在通过自己的思考后,再进行评比,最后动手去操作,初步养成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三次测量背包的重量旨在量化学生秋游背包的重量,让学生直观感受“秋游背包大解放”的过程。
三、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经过思考和研究,实践与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以PBL模式为途径的教学的前景是明亮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生活化的学习内容。《秋游背包大解放》是个小项目,由于上课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在研究问题时,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深挖一个点,研究一个小主题。PBL强调的是探究的深度而非广度。课题小,易操作,进行实际调查,保证了项目的真实性和学生的参与度。切切实实解决真实生活中复杂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2.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动”起来,与PBL学习需要通过实践体验、学习书本知识、创造想象等多种途径去完成。譬如在《秋游背包大解放》活动中,自主分类、列清单、写“纸”背包,动手去操作等,都促使学生使用各种认知工具来帮助获取知识、支持方法的获得。
3.个性化的学习成果。PBL学习需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更需要有创新意识。学生在活动结束不仅能收获共性的知识,还能有创新意识的提升;在学习能力方面有质的飞跃,譬如:搜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这是个性化学习成果的显性表现。
参考文献:
[1]乔宇宙.如何让乡土地域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相得益彰[J].教育观察,2015.7:143-144.
[2]王云,王一冰.乐教乐学云平台支持下的PBL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