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纯青
疫情尚未结束,反思早已开始。基础教育领域的反思之一,就是“停课不停学”该学什么。很多观点认为,这是儿童学习防疫知识、养成健康习惯、培养环境和生命意识并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时机。有学者犀利地指出,“勤洗手”教了15年,结果还是没学会。这些反思直接指向学校健康教育薄弱的问题。
一组数据支持了这一结论。2017年“第七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表明,在被调研的1111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里,开设健康教育课并定期上课的学校,只有64.60%;学校健康教育课师资力量非常薄弱,教学方式落后,效果不佳;高中和大学基本没有健康教育的内容。2018年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指出,到2015年,15~24岁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只有11.45%。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很不乐观。
1999年国家就提出了“健康第一”理念。学生健康素养是其他所有素养的基础,我们必须升级学校健康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其一,认识健康素养的基础性。学校长期过度关注学生智力发育和学业成绩,使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并不高。我采访的十多位校長均表示:学校健康教育课被窄化为生理卫生课、体育课等,师资专业性相当不足,无法支撑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培育。
健康教育一直为国家所重视。早在1991年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就明确了健康教育在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地位。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提出“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SARS疫情之后,2008年1月,原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第一次提出“健康素养”的概念,明确“学校等机构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2008年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2016年中国政府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对在校学生的健康教育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环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认识到,健康素养是一种基层素养,与其他素养是“皮”和“毛”的关系。有了健康素养,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基础,也才能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二,拓宽健康素养的内涵。1992年,国家教委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提出中小学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增强卫生知识、树立正确观念、发展健康技能、促进健康行为,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终身健康奠基。这一表述构建了中小学生“健康素养”的基本内涵。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中对“健康素养”的定义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即“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这次疫情期间发生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如个人隐瞒导致无辜人群大面积感染、病毒污名化和幸灾乐祸等。这让我们充分意识到,将“健康素养”限定在“知识、行为和技能”层面是不够的。我们建议在其中增加“情意”维度:立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让中小学生了解自身健康与他人、与社会和与世界的关联;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有益于生态平衡的事情,从而培养儿童从人类生命的高度关心健康议题的价值观。
其三,实施“全校策略”的健康教育。国际健康促进与教育联合会在《学校健康促进:从实证到行动》报告中提出,健康教育活动要超越课堂教学、一次课程或活动的做法,渗透到校园生活所有范畴。如推广健康饮食,除了学与教外,家长参与预备食物,学校举办膳食早餐会,以及监管校内自动售卖机和广告活动等,都是教育环节。这种“全校策略”意味着学校要整体规划和推进健康教育议题,所有场所、活动和教学都凸显与健康教育的连接。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不专设健康教育课,但将其整合到了各门学科中,表明健康教育的多学科融合和生活特征,与“全校策略”的理念相通。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规定:“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学校的绩效考核,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进行考试考查,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有专家呼吁义务教育学校必须保证每周0.5个课时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全校策略”下,健康教育课程将呈现多种课程形态。
“全校策略”还要求,学校与周边卫生医疗机构展开合作,使之成为健康教育课程的资源。家校合作尤其应当成为共同培养儿童健康素养的重要平台。学校应充分利用此次疫情的契机,与家庭共同开展儿童健康素养培育活动,并将其逐步纳入学校的常态化工作。
(作者单位: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编辑?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