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论在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中的运用研究

2020-06-01 08:03朱倩倩
考试周刊 2020年43期
关键词:小学生

摘 要:在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这对其学习、生活甚至价值观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在工作中,结合学生的不良行为发生特点,积极采用强化理论进行矫正,发挥强化理论的积极作用,帮助小学生矫正不良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端正心态,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其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强化理论;小学生;不良行为矫正

强化理论主要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来增强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负强化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来增强良好行为的发生,具有不良行为的修正作用。教师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對小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可以适当地采用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方式,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 强化理论分析

强化理论是过程型激励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提出,也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斯金纳认为人是没有尊严和自由的,人们做出某种行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强化理论重点研究行为、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在具体研究工作中,利用不断改变环境刺激因素的方式,减弱或者消退某些行为。从强化理论方面来讲,一些行为的结果能否有效强化,都会对行为的重复倾向产生影响,形成强化塑造行为的态势,属于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强化物的性质来讲,强化理论可以分成正强化和负强化,其中正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做出某种反应(行为)后出现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成为积极强化物。而负强化则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做出某种反应(行为)后而予以排除从而减少了该行为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就是消极强化物。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法,帮助学生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概率,使学生发生良好行为的概率增加,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

二、 强化理论在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自我认知

通常情况下,人属于高级的动物,在做出某些行为以后,会预期行为后果,按照后果调整行为,并做出日后行为的指导。然而,小学生的年龄小,尚未形成此类思维,在做出某些行为以后,成人会为其做出反应,长此以往,小学生就会按照成人对其行为的反应,推断自身行为是否恰当。在此情况下,就可以采用强化理论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自我认知,做出相应的指导。例如,在小学生做出良好行为以后,可给予赞赏和表扬或奖励学生一件喜欢的物品,使得小学生明白良好行为能够被认可,从而保持着自身的良好行为,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些不良的行为,教师可以通过撤销学生不喜欢的某件事,比如,免去学生打扫卫生,使得小学生逐渐消除不良行为。这样在外部多次强化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小学生逐渐获得自身在行为习惯方面的反馈信息,对自身行为有着准确的认知,针对自己行为不断调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积累丰富的自我行为认知经验。

(二)有助于不良行为的消除

教师运用强化理论,可以唤起小学生的不同情绪、情感,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小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时,教师可以通过撤销一些厌恶刺激,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比如,学生表现好了,教师可以划掉前几天扣掉的分数;上课时学生停止交头接耳,教师立刻停止对他的批评,这样学生不良行为的动机就会逐渐削弱,发生频率有所降低,可以有效抑制不良行为。

(三)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在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过程中,采用强化理论,主要是外部强化,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讲,自我强化方式的应用对小学生会产生深远影响。主要因为在采用内部强化方式的过程中,小学生会将行为准则内化,使其成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实现自我强化的目的。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内部强化的过程中,可引导小学生全面了解成人的行为与标准,按照成人的标准与自身行为后果,明确具体的自我行为评价标准。当自身行为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给予自己肯定的评价;当自身行为未达到设定的目标时,给予否定的评价。学生在多次强化的过程中,可以全面培养自我强化的能力,对行为动机进行合理调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强化理论在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中的应用措施

(一)严格掌控强化的切入点

教师在对小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时,必须要掌握具体的强化切入点,确保有效矫正小学生诸多不良行为。首先,应该确保强化的及时性,预防出现延迟强化的现象,当小学生做出不良行为以后,教师必须要及时进行强化,一旦出现延迟强化的现象,小学生就很难将强化手段和自身的行为相互联系。其次,小学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小学生,随时捕捉具体的强化切入点,增加强化的效果,巩固小学生良好行为,找准不良行为和刺激,从而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采用强化理论对小学生不良行为进行矫正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科学化的原则,按照具体情况有效开展各方面的强化管理工作,将强化理论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例如,一些在课堂上经常玩玩具、吃零食的学生,突然开始认真听课时,教师就要立刻进行强化指导,给予这些学生表扬或奖励他们喜欢的玩具,或说一些肯定的话语“我们班上课玩玩具和吃零食的同学,现在没有这些不良习惯了,在课堂中注意力集中,配合老师的教学,值得夸奖啊!”,在这些激励话语的肯定下,小学生就可以意识到自身良好行为的恰当性,不断强化自身良好行为,形成正向强化的积极作用。

(二)提升强化行为的明确性

小学教师在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的过程中,采用强化理论应该明确强化的行为,以免因为强化行为过于笼统而失去原有的意义。首先,应该保证强化行为的明确性,保证具有具体特点,能够直接观察。在小学生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应该及时进行强化,并引导小学生了解到自身行为为什么会得到强化,使其树立正确观念意识,保持自己的良好行为。其次,在小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个不良行为突然减少时,要及时给予负强化。例如,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经常被罚抄,有一天当作业按时交上来时,就不用罚抄了,教师在进行强化时,一定要告诉学生为什么不罚抄了,让学生明确消除厌恶刺激的原因。教师通过明确强化行为,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实际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强化理论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从而达到矫正不良行为的目的。

(三)按照个体情况强化

在矫正小学生不良行为的过程中,采用强化理论的目的就是调控和塑造小学生的行为。然而由于不同的小学生的行为特点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采用强化方式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每位小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等,合理选取刺激物,采用合理的强化方式,针对性地进行强化,从而矫正不良行为。

例如,一些小学生喜欢吃苹果,当这类学生做出良好行为的时候,就可以奖励他们苹果进行正强化。而对于不喜欢吃苹果的小学生,在不良行为突然有所改善时,教师也可以取消他们吃苹果来进行负强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針对性采用强化理论。对于喜欢画画的同学,当他们出现良好的行为时可以奖励他们画画的时间,而对于不爱画画的同学,当不良行为减少时可以撤销他们的画画时间。

(四)统一强化的行为

小学生不良行为矫正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统一的方式开展强化工作。首先,教师应该保持着统一的态度,如果在之前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经常采用奖励方式,教师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时,就要多采用正强化的方式,才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其次,对于同一个学生的行为,教师和家长要采用相同的强化方法和强化刺激物,否则将会导致强化效果减弱。所以,教师应该和家长相互联系,保证强化性质与内容的一致性,明确强化具体方向与作用,在教师与家长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可以使得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在学校和家庭中得到抑制,良好行为也能够得到强化,进而使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五)对学生行为进行追踪评估

随着强化行为的进展,要让学生本人掌握和使用该方法,并能够把这种方法进行迁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成长,因此要让学生会学、学会,并且能指导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学生通过强化的方法摆脱了迟到、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说脏话等不良行为,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并学会举一反三,把学会的方法运用到其他需要改变的行为上,建立良好的习惯,心灵得到成长。强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不良行为的形成是长期形成的,因此想要改变也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和坚持。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还存在很多不良行为,而这些行为对其长远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行为主义强化理论明确指出,青少年的行为是可预测的、可控制的,这就意味着,在问题生转化过程中,只要教师能针对某种行为反应,及时向其提供相应的强化刺激,就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问题生的转化。因此,面对有不良行为问题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意识,遵循科学化的原则,合理采用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特点为他们制定恰当的目标行为,监控机制,设置干预方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的强化,并且追踪评估强化效果,指导学生把这种强化方法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全面矫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莫小江.浅议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J].中外交流,2019,34(1):152-199.

[2]杜鸳鸯.小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矫正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8,56(24):86-238.

[3]刘丽霞.浅议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J].新课程·下旬,2017,34(12):194-233.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1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唐小明.浅议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及矫正对策[J].新课程·上旬,2018,11(3):177-244.

[6]唐敏.浅析阳性强化法矫正学生不良行为[J].高教探索,2013(10):91.

[7]向秋华.好“风”凭借力重“心”促养成: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案例与反思[J].语文课内外,2018,77(27):323-399.

作者简介:

朱倩倩,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迪克比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生如何进行暑假安排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