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斌
STEAM仅仅五个英语字母,却拥有着丰富的内涵——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ematics(数学)。但 STEAM教育单单不是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叠加起来,它需要将各学科融入、整合,是一种高度融合的教育。
STAEM教育凭借其情境性、探究性、实践性、多元性、融合性等特性,通过融合多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科学素养等综合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冲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线,实现跨學科教育。
STEAM教育的发展
上世纪 8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竞争愈发激烈,STEM一词在美国应运而生。到了 2006年,美国又在 STEM的基础上将A——Arts(艺术)融入了进去,形成了 STEAM教育。有了包含社会研究、语言、形体、音乐、美学和表演等艺术内容的加入,STEM偏理工科的属性得到了较好的中和。丰富了艺术人文属性的 STEAM教育,目前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开展 STEAM教育也势在必行、刻不容缓。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 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首次提出探索 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紧随其后,因地制宜的地区性文件也相继出台。2017年印发《江苏省 STEM教育项目学校建设指导意见(试行)》。2018年印发《苏州市 STEM教育项目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近年来,STEAM教育在我国正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并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查询,STEAM教育中文相关文献量学术关注度指数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 STEAM教育中文相关文献量为 5篇,到 2018年 STEAM教育中文相关文献量为 147篇。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STEAM教育相关研究成果得以激增。
国家的发展需要 STEAM教育
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代表的全新技术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们已渐行渐近。中国因技术发展起点低已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只是勉强赶上了“末班车”。进入 21世纪,中国的科技日新月异,已经成功追赶上去,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要想继续保持优势,必须加强人才强国的战略实施,培养大量具备较高综合素养的科技人才。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文件。文件指出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要想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放在重要位置。
2016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通知,通知中预测了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从 2020年到 2025年,预测人才缺口量将越来越大。未来五年内国家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需求总量最多,人才缺口量位居第一。另外,国家对机器人领域的人才需求量也将进一步提升。这些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理应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文件指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因此在中小学开展 STEAM教育,能够缓解及解决国家的发展面对的人才缺口的问题,能够使国家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学校的发展需要 STEAM教育
学校是连接国家与学生的桥梁,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组织,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的好坏决定着培养出的学生的质量,以至于影响到未来国家的发展。有关中小学 STEAM教育政策的相继出台,需要学校加以落实。STEAM教育不应该停留在遥不可及的教育理念层面或者是形成寥寥无几的成功案例,而应该在中小学进行推广,使得更多学生从中受益。
如何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当代教育、当今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是一个推进新课程改革、发展学校特色的极佳契机。当学校切实发展并做强自身的品牌特色时,能够在同类中脱颖而出,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从而吸引优质生源,同时也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学校探索推行 STEAM教育,能够为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自身特色奠定基础,以实现“弯道超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全面发展,教育在中小学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学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单一的课堂讲授式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多样的探究合作式学习。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STEAM教育是今后学校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
学生的发展需要 STEAM教育
学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未来,学生发展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在我国素质教育由来已久,学校应当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当代学生缺少的不是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而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STEAM教育注重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实践应用与创新提升,它充分满足了学生对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需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STEAM教育强调从做中学。以项目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实践应用其中包含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纸上谈兵”,他们能够动手而不只是动脑,将零碎的知识整合,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STEAM教育不拘泥于教材。教材对学生学习有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过多的依赖会造成学生创新意识的缺失。习近平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STEAM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单一地教授单一学科的知识,而是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目标。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STEAM教育更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在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创新能力。
因此在中小学开展 STEAM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新时代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中小学开展 STEAM教育是必要的、迫切的,但如何开展好 STEAM教育又值得深思。
(苏州市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