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利玲
学前教育关系着儿童个体的终身发展,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我国现代幼教奠基人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宏愿:“愿全国儿童从今日起,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最充分的可能发展”。让每一个儿童享受相当的教育,“一切为儿童”,不仅成为陈鹤琴先生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嘱托。
遗憾的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学前教育因体制、机制的原因出现了滑坡现象,众多幼儿园关停并转,出现了“入园难、入园贵”的矛盾。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幼儿园”,是家长的期盼,也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期盼,更是政府的期盼与责任。
我们欣喜地看到,为了缓解“入园难、入園贵”,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不断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意见与办法。2010年 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学前教育单列一章重点部署,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三大任务。2010年 11月 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2017年 10月,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了“幼有所育”,并将其列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位。2018年 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新时代学前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规范发展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安全优质发展。2020年 2月,教育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正式出台。督导评估办法的出台,将从制度层面推动县级人民政府履行发展学前教育的职责,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幼有所育”保驾护航。“普及普惠”“幼有所育”的脚步,已悄然到来。
如果县域人民政府能认真贯彻落实评估办法,那么,一直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性质不明、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不清、监督和管理缺位、学前资源供给和保障不足等难题就能得到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就能逐步缓解,我们定能看见“幼有所育”的春暖花开。
督学工作中,我参与督导次数最多的,是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在全国各地,让我惊讶的不是看到城市中小学的变化,而是农村学校的快速发展,“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教育”在农村已经实现。义教均衡在改善办学条件、稳定教师队伍、提升内涵发展的同时,也改变了择校现象,在家门口上学、就近入学,已成为常态。
期盼督导评估办法的实施,也能让所有的学龄前儿童像义务教育学段学生一样,都能在家门口上幼儿园,都能上“好”园,都能享受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期盼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幼有所育”的春天早日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