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新
随着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也逐渐在教育行业中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和家长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极为重视,进而导致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工作。互联网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遇到了不少新的困难,德育工作者也有不少的困惑。由于小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更新观念,让网络为德育服务
道德教育的目标不只是要求学生记住几条道德规范,而是必须对学生的自我意识予以尊重,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进而提高道德辨析和判断能力,指引他们走正确之路,使其道德主体性得到培养。教师和家长应改变自身认识,明确网络并不是只有弊端,限制网络尽管有效但却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我们不可以因为其中的不利影响就对其全盘否定,采取“禁止”的措施就可以了。对于网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勇于面对,对教育的力量充满信心。借助课堂内外活动、建立QQ群和班级博客等一系列途径,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予以帮助;充分了解、学习、运用网络,借助教育手段,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注重对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行培养,增强其道德判断能力,让小学生可以自觉和网上的不良信息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他们误入歧途。
笔者班上就有这样一位学生,本来他的性格是非常乐观、开朗的,但是在六年级上学期的时候,他的妈妈因为疾病去世了,因此这位学生变得非常暴躁和敏感,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还和同学动手打了起来。笔者非常清楚他性情大变的原因是不能接受妈妈的去世,但这是他的隐私,他不想别的同学知道。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笔者了解到他喜欢上网聊天,于是我便借助班级QQ群中的临时对话功能和他聊天,利用网络对其进行开导和鼓励。慢慢地,他终于从失去妈妈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性格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二、消除网络的负面性,共建网络文明
网络空间的隐蔽性极强,诸多具有负面心态和情绪的人经常把一些负面话题、事件和新闻发布在网上,甚至不少人在传播一些谣言。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缺乏稳定性,鉴别能力不强。在杂乱、多变的网络舆情中,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学会守护正义、将一切邪恶排斥在外。引导小学生不能盲目地把网上的舆论当成主流,不能被网络所牵制。一方面,要提高小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增强其判断真假、善恶、是非的能力,把一些必要的、常用的辨别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网上舆情的复杂性,时刻警惕网络上的垃圾信息和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恐怖、暴露、色情等不良信息保持距离,自觉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另一方面,既要倡导自律,强调文明上网,对网络文明予以积极培育,使网络空间得到净化,不胡言乱语,同时还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加大正確宣传和舆论引导的力度,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对网络传播秩序和网络行为予以规范,依法用网、上网、建网。
三、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网络素养
学校德育工作主要是借助班主任开展的。班主任的素质对德育的实效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传统教育中,班主任因为知识储备和年龄较大,很容易把威信树立起来,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极为有利。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很容易就能学到很多新鲜的知识和信息,相对于学生而言,班主任的知识储备显得十分有限,在信息获得上始终处于劣势地位;部分班主任因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网络培训和教育,在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显得手足无措,网络信息素养普遍不高。要及时改变这种状况,班主任必须接受网络教育和学习,在网络中能够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较好的指导。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班主任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因此,班主任应和时代保持同步。互联网时代要求班主任既要将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清楚,更应把网络知识和技术操作掌握娴熟。班主任既要净化学生的心灵,同时也要成为引领网络时尚的向导。这样学生便能信服班主任,自觉接受教育。
互联网时代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对学生正确的原则及道德观进行培养,同时还要将其探索精神激发出来,让互联网成为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发展场所。班主任应把正确的网络观念树立起来,正确看待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借助网络树立自己的威信,切实做好新时代的学生德育工作。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