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中医诊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020-06-01 01:20曹欣琦
光明中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诊室合格率医务人员

曹欣琦

医院感染问题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所谓医院感染指的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或者医院内获得而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如果患者在入院前已经出现感染,则该感染不属于院内感染。结合临床文献报道,综合医院ICU科室、老年病或者儿童等特殊群体以及相关科室中有较高的院内感染发生率[1]。中医门诊收治患者多以老年内科疾病为主,患者本身生理功能退化、免疫力低下,这些都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医院感染会影响患者基础疾病治疗效果,无形中增加医药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影响到医院服务质量[2]。基于此,通过对中医诊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研究,便于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医院感染,提高服务质量,本研究结合我院不同时间采取不同措施治疗的患者资料,对其管理方法与感染控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中医诊室采取常规管理措施,2018年全年中医诊室采取综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遵循随机双盲原则,从不同时间段各抽取2500例中医诊室就诊以及各项资料记录完整患者进行研究。2017年:男性1349例、女性1151例,患者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57.19±4.97)岁。2018年:男性1355例,女性1145例;患者年龄13~77岁,平均年龄(57.15±4.95)岁。中医诊室共有医务人员40名,包括男性14名、女性26名。其中医生12人、护理人员28人,年龄:24~44岁、平均年龄(32.84±3.56)岁。不同时间段选择的就诊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相关资料数据满足可比性(P>0.05)。

1.2 方法 2017年:根据常规管理方法进行感染预防控制,主要是根据我院中医诊室现有的管理制度、不同人员岗位职责、就诊患者实际情况等开展管理。2018年:中医诊室采取综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建立健全中医诊室医院感染管理、手卫生管理等相关制度,制定并落实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②严格执行中医医疗技术操作各器具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重点加强直接与患者黏膜接触、皮肤接触有可能血液接触等器具的消毒与灭菌管理。③中医诊室可选择自然通风、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定时强化空气消毒结合的方式进行空气消毒,可以保证较好的室内空气质量。④建立以中医诊室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中医诊室医院感染管理组,专人负责记录并统计中医诊室每日相关器具、仪器使用、消毒灭菌、就诊患者等信息,提高感染预防控制的针对性。⑤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医务人员感染预防控制培训,包括感染防控基础理论知识与专科实践操作,并对上一个月内中医诊室感染发生情况做出通报与分析,及时反馈感染防控效果;组织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同时还应建立对应的考核机制,将考核成绩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分数中,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⑥加强手卫生管理。部分医务人员由于接诊患者多,以及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原因而忽视手卫生,另外传统的中医诊室洗手设施不足也导致洗手依从性低,而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3]。对此,在中医诊室内设置洗手池,并张贴悬挂“七步洗手法”图示;通过培训和考核手卫生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感染管理科加大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情况的监管力度等。⑦创新管理。中医诊室在日常感染控制方面所使用的部分方法过于陈旧,影响到实际管理效果,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加大新型管理学方法在感染预防控制方面的应用,比如可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品管圈管理学方法、PDCA循环管理或者精细化管理等,通过现代管理学方法提高感染预防控制效果。⑧加强中医诊室消毒效果监测。定期对中医诊疗操作室进行物体表面、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及医务人员手等进行微生物监测,比照治疗室、换药室等标准,对不合格情况及时分析原因,确保中医诊室就诊环境的安全卫生。

1.3 观察指标 ①医院感染率;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③医院感染监测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率应用软件SPSS 20.0,研究资料均为计数资料,应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诊室医院感染率 同2017年相比,2018年中医诊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中医诊室感染发生情况分析 (例,%)

2.2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对40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情况予以分析,2017年手卫生依从率为82.50%(33/40);2018年手卫生依从率为97.50%(39/40),数据分析χ2=5.000,P=0.02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3 医院感染监测合格率 通过对中医诊室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空气等进行微生物监测,不同时间均获取300份样本,2017年感染监测合格率为92.67%(278/300),2018年感染监测合格率为99.33%(298/300),数据分析χ2=17.361,P=0.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医院感染问题在不同科室均有存在,其中老年病科室与婴幼儿科室因为收治患者的生理特殊性,院内感染问题较为严重[3]。中医诊室收治患者多为内科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力低下,如果就诊期间中医诊室空气环境不佳或者相关仪器器具消毒不彻底等,这些都会增加院内感染风险[4]。

结合临床文献报道分析,中医诊室发生的院内感染同其它科室院内感染差异较小,不过在具体感染部位方面则存在不同。中医诊室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为主,不同患者院内感染部位与其基础疾病以及检查等有关。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引起中医诊室发生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除了患者自身病情外,中医诊室环境条件、医疗设备消毒情况、医务人员手卫生等均可影响患者院内感染发生[5]。

本研究在2018年中医诊室管理中采取系统化感染控制管理措施,整个感染管理措施主要围绕影响因素展开,其中严格落实各项诊疗器具仪器的消毒灭菌,降低仪器设备使用引起的感染风险;组建中医诊室感染管理组,确保有专门的管理组织负责中医诊室感染预防控制与具体管理;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可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预防医务人员手卫生可能引起的感染[6];创新管理能够合理运用现代管理学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效果;注重中医诊室消毒监测可及时了解相关器具、空气、医务人员手卫生等是否符合要求,不断提高院内感染质量控制效果[7]。通过上述各项管理措施的运用,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根据研究结果数据分析,通过采取系统化管理措施后,中医诊室院内感染发生率从1.36%下降到0.20%,证实了采取的管理措施可达到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目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82.50%提高到97.50%,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从92.67%提高到99.33%,这些都是院内感染发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综合医院中医诊室通过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与相关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诊室合格率医务人员
午后的诊室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眼病门诊医师诊室安排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遥测状态估计合格率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