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娆,陈 映,季 萍,刘 云,张永祥,陈文森,李惠芬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29; 2. 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江苏 南京 211800; 3.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苏 南京 210029; 4.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29)
感染性眼内炎指发生于眼睛内部,累及前房和/或玻璃体的细菌及真菌感染[1],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对患者的视力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如治疗处理不及时,甚至有摘除眼球的风险,是眼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2-3]。因此,对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十分必要,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4]。基于此,本研究对某院6年来眼科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对患者住院期间医疗费用情况进行探讨,旨在为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预防与控制及卫生经济学研究提供相关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眼科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25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中包括20例白内障患者,5例视网膜病变患者。病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过眼科手术治疗,术后经临床诊断为眼内炎者。(2)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术前患有感染性眼内炎者。(2)近期发生结膜、角膜炎患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根据1∶3配比原则,选择性别相同,年龄±3岁,入院时间±1个月,疾病诊断一致或相近的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共75例。病例组年龄为(59.63±16.51)岁,对照组年龄为(63.43±13.04)岁,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方法 结合患者病史、手术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5-6]。临床表现可见视力下降、畏光、流泪、眼红、眼痛、病情逐渐加重等。检查可见结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肿,角膜水肿,前房积脓,玻璃体不同程度浑浊等,B超可协助诊断。眼内容物病原体检查结果阳性,支持眼内炎诊断。
1.3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对病例组及对照组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表。获取两组患者基础疾病病史,包括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眼部外伤史;查阅手术过程中相关信息,包括病房类型、术中是否有联合手术(如白内障手术联合青光眼、角膜、视网膜手术等)、术中是否有植入物以及植入物类型。通过查看检验系统掌握患者术前血糖情况。搜集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产生的总费用、床位费用、护理费用、西药费用、化验费用、诊疗费用、手术费用、麻醉费用及住院日数。
2.1 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情况 2013—2018年共调查眼科手术患者24 867例,发生感染性眼内炎25例,发病率为0.10%。2013—2018各年份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分别为:0.40%、0.68%、0.08%、0.03%、0.09%、0.09%。不同年份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43,P<0.05)。见表1。
表1 2013—2018年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情况
Table 1 Occurrence of infective endophthalmitis after ophthalmic operation in 2013-2018
年份调查例数感染例数发病率(%)201374530.40201473150.6820154 91440.0820165 78420.0320175 85250.0920186 84160.09合计24 867250.10
2.2 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单因素分析 选择可能影响眼科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眼外伤史,病房类型,是否为联合手术,有无植入物及植入物类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青光眼、眼外伤史、入住日间病房是眼科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影响因素(均P<0.05);术前血糖、有无高血压、是否为联合手术、有无植入物及植入物类型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多因素分析 以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糖尿病、青光眼、眼外伤史、日间病房)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眼外伤史、入住日间病房是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3。
表2 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单因素分析
Table 2 Univariate analysis on infective endophthalmitis after ophthalmic operation
相关因素病例组(n=25)对照组(n=75)χ2/ tP糖尿病4.529 0.022 有5(20.00)3(4.00) 无20(80.00)72(96.00)高血压0.078 0.780 有5(20.00)17(22.67) 无20(80.00)58(77.33)青光眼4.621 0.047 有3(12.00)1(1.33) 无22(88.00)74(98.67)眼外伤史8.511 0.004 有5(20.00)1(1.33) 无20(80.00)74(98.67)病房类型4.529 0.033 日间病房5(20.00)3(4.00) 普通病房20(80.00)72(96.00)联合手术0.195 0.659 是6(24.00)13(17.33) 否19(76.00)62(82.67)植入物0.114 0.736 是 22(88.00)64(85.33) 否3(12.00)11(14.67)植入物类型2.2510.086 人工晶体16(64.00)57(76.00) 硅油6(24.00)7(9.33)术前血糖(mmol/L)5.18±0.625.12±0.930.190 0.851
2.4 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住院日数分别为12、3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住院费用中位数分别为10 477.97、8 042.60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病例组患者的床位费、护理费、西药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化验费、诊疗费、手术费、麻醉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3 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 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住院时间及产生费用比较
注:M为中位数;Q为四分位数间距。
感染性眼内炎是眼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视功能损伤,甚至引发失明。国外相关报道[7-8]指出眼科手术后眼内炎发病率为0.012%~0.26%,国内研究[9-10]显示眼科手术后眼内炎发病率为0.033%~0.31%,该院2013—2018年眼科手术后眼内炎发病率为0.10%,与国内外大多数报道相近。本研究病例组与对照组按1∶3进行配比,选择年龄、性别、入院时间进行匹配,两组资料具有较高的可比性,有效控制了混杂因素。然而,由于是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仍可能存在一定的信息偏倚及选择偏倚。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青光眼、眼外伤史、入住日间病房是眼科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眼外伤史、入住日间病房是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糖水平,伴随血浆渗透压升高,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吞噬以及杀菌能力降低,导致其抗炎能力下降;同时细菌在高糖条件下快速滋生繁殖,极易发生感染且伤口不易愈合[10-11]。相关研究[12-13]表明,糖尿病为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对于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防治并发症,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11, 14]。
入住日间病房为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因可能与日间病房管理不佳有关,考虑日间病房人员流动性较高,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应加强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同时,患者术前及出院后有不遵医嘱的可能性,本研究中1例日间手术患者明确表示在手术后未遵从医嘱滴抗菌疗效的眼药水。此外,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不能得到高质量的护理,存在自身护理方式欠佳的可能,如不能正确滴眼药水、不注意手部清洁卫生等。医务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及健康宣教,帮助其规范用药对预防眼内炎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5]。应通过高质量的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使患者能够遵从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眼部外伤史为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王顺等[16]报道白内障术后开放性眼球外伤史患者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眼部外伤可破坏眼组织解剖屏障,影响正常防御系统,在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下促进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当在污染的环境下受伤,伤口缝合不及时,眼内容物脱出或伴有异物时,会增加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率[17]。对于眼外伤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清创缝合,减少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
从住院时间来看,病例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病例组患者的床位费、护理费、西药费、住院总费用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护理工作量增加、抗菌药物使用增加,相应的住院费用增加。国外关于医院感染产生的经济损失研究起步较早,近年来国内对医院感染领域的卫生经济学研究亦有所重视。咸本松等[18]对内蒙古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医院感染患者直接经济损失进行研究,发现手术部位感染住院时间差值为10.5 d,住院费用平均增加4 550.33元,与本研究结果相近。由此可见,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疾病痛苦,同时增加医疗护理工作负担以及患者、医院、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分析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后果的严重性,眼科围手术期的管理与防控措施尤为重要。白内障手术后发生感染较多,术前使用聚维碘酮对结膜囊消毒被国内外眼科界普遍认为是预防感染的手段,可有效减少眼表菌群[19-20];围手术期局部使用氟喹诺酮抗菌药物滴液为我国预防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重要措施,具体建议为术前连续使用1~3 d,术后应用抗菌眼药水滴眼1~2周,每日4次[21]。手卫生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工作中,包括检查、手术、换药等各环节,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作为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临床要加强日间手术病房的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指导其正确用药。糖尿病、眼外伤为眼科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此外,本研究发现术后感染性眼内炎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造成一定的直接经济损失,可为制定卫生经济学政策提供相应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