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艳菁 王宏付
摘要: 暖耳作为民间传统服饰配件对其历史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暖耳的形制起初局限于兽类皮毛,后历经朝代的更替发展和专制主义思想禁锢的解放,到清代逐步建立暖耳形制。文章以文献资料为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对暖耳的起源、形制艺术、纹样图案及寓意性进行综述。暖耳从御寒保暖的功能实用性特点到富有文化寓意的装饰性特点,装饰技法上以刺绣、拼接及各种缘饰艺术最为突出,其题材寓意丰富多样,不单只描述事物本身的含义,同时运用各种手法表达事物深层化特殊属性,展现出民间手工艺人的独具匠心,有利于提高对传统审美文化与装饰艺术的启发。
关键词: 暖耳;形制;纹样;图案寓意;装饰
中图分类号: TS941.11;K892.2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1
Abstract: As a traditional folk costume accessory, the warm ear has a very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t first, the shape of the warm ear was limited to the animal skin. After the dynastys replacement development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authoritarianism, the shape of warm ear w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until Qing dynasty. This paper conducts an in-depth stud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summarizes the origin, shape art, pattern and implied meaning of the warm ear. The warm ea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unctional and practical features of keeping warm as well as the decorative features of cultural meaning. The decorative techniques are most prominent in embroidery, splicing and various decorative arts. The implied meanings of the themes are rich and varied, not only describing the meaning of the thing itself. At the same time, various techniques are used to express the deep special attributes of things. It shows the unique craftsmanship of folk craftsmen and enhances the inspiration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 culture and decorative art.
Key words: warm ear; shape; pattern; pattern meaning; decoration
暖耳,又稱耳罩、耳套、耳暖、耳衣,在冬季套于耳部可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由于它有着保护耳朵的特点,故又可称其为“护耳”。一般多在缎面上饰以刺绣、皮毛,有特殊的符号寓意。暖耳最早始于唐代,作为腰间的挂坠配饰出现,《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1]中曾提到“暖耳由唐代耳衣演变而成”。起初只有男性可供佩戴,后来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历经多个朝代的改良与发展,从最初的功能实用性中增添了装饰元素、象征元素,并逐渐成为一种装饰艺术,具有深层意义上的文化内涵与符号寓意。
1 暖耳的起源
暖耳最初出现在唐代,被称为“耳衣”,用于远在边塞出征的将军战士。唐代的李廓曾写过一首边塞诗名为《送振武将军诗》,诗中有云“金装腰带重,锦缝耳衣寒”,描述了出征边塞的唐代战士的军戎服装,诗中的耳衣是将士们服装中的配件,通过对军戎服饰的描写体现出边塞地区环境条件的严寒艰苦及将士们出征的疾苦。
明朝时期称其为“暖耳”,明代万历年间,暖耳正式列入明朝官服制度中,《明史·舆服志》曾有记载,百官于十一月皆戴暖耳。所以在明朝上早朝时,有大臣起奏“时已隆冬,尚未戴暖耳”语[2],便可以证明在寒冬时节文武百官需奏请帝王的批准佩戴暖耳上朝亦或是出行。此时暖耳进入盛行时期,且多用于朝廷中地位显赫的官员男子,平民不可随意佩戴暖耳,戴即是犯罪。可见在明代,暖耳的佩戴需要封建帝王的允许,同样说明了佩戴暖耳是位高权重的身份地位象征。这也充分表达了中国古代封建制度文化发展中对于“礼”的思想,礼法制人的封建统治制度,以及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清朝时,暖耳逐渐发展成为民间服饰品,且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北方的人群,民间绣坊出售应季暖耳,在寒冬腊月抵御天寒地冻时所佩戴,起到护耳的作用,佩戴者多为男性。南方由于气候的原因佩戴暖耳的情况较为少见。
随着此时封建制度的开放,暖耳逐步成为女子所喜爱的服饰配饰,在具有保暖性能的同时又是强调美观的装饰物。且此时暖耳在其形制特点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佩戴者由最初的戍守边疆的将士发展到多为妇女与孩童所佩戴,由最初的只具备御寒保暖功能发展为既具有保暖性能又具有服饰特色元素的装饰性能。
2 暖耳的形制艺术
暖耳在清代进入鼎盛时期,佩戴暖耳在性别方面的局限性也在传统思想观念的禁锢下被打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服饰配件的审美功能也渐渐萌发,暖耳在形制方面的变化也更加多样,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
2.1 款式结构
耳同眼一样是人类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器官。其主要作用为听,与此同时也无时无刻关系到命脉和心智。中国最早的医学古籍《黄帝内经》中,《灵枢·口问》篇提到过一句话“耳者,宗脉之所聚也”[3],人体中涵盖了十二经络是经络系统的主体,而这十二经络均与耳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人有句古语“耳聪目明”,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反映出耳朵与大脑之间密切的联系。“人通于心,开窍于耳”,说的是耳朵是通往心灵的必经之路,人需要强有力的心脏维持生理活动,但首先去感知认识这个世界的是耳朵,用听到的知觉去感知外界。然而外耳廓上的神经元很少,也极易敏感,血管少,血液流通供暖不足,所以在寒冷的冬季,很容易冻坏耳朵,暖耳便由此而生。
《唐文献像》中,一条窄窄的动物毛皮圈套在乌纱帽外,两侧各有一条长长的毛片垂落到肩头部位[2](图1)。可以看出,此时的暖耳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暖耳,而是需要乌纱帽来作为支撑,形制为条状的耳衣。且在明代用皮毛珍贵,做服饰及配件属于极其奢侈的,造价十分昂贵,只有文武百官才有资格和权力佩戴。
随后,暖耳在形制方面出现了新的改变,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4]中描述,暖耳形状犹如一个长方形,如同“披肩”一样套于帽子上。这里所指的披肩与如今披肩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其样式为“貂鼠制一圆圈,高六七寸不等,大如帽,两傍各制貂皮二长方,毛向里,至耳,即用钩带斜挂于官帽之后山子上”。它是用较为名贵的毛皮缝制成的一个高约六七寸的圆圈,体积较大,在两侧对应耳朵的位置各缝制一条带有皮毛的长片,且皮毛朝向位置于耳朵。裁剪时,要注意让皮圈的宽窄距离与佩戴者的官帽——冠、巾、乌纱帽等的大小相吻合,并在脑后部位缝制一对套环,用钩带斜挂(图2)。
明代版画《御世仁风》中,官员不仅在官帽外戴了额护(即女子的卧兔同款),还戴了暖耳,明代的暖耳看上去就是皮草制的耳罩,两种配饰叠加看上去分外暖和,起到了较好的御寒效果(图3)。
清朝时期,暖耳的形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其形态上多为心形,可能亦是想要表达出其通于心灵的体现。后广泛流入民间,经过民间独具匠心的手工艺人的巧手改良,对于其形状的不断探索,并加以装饰,出现了心形、金鱼形、蝴蝶形等形状(图4,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且这些多样化的形状皆由女子、孩童所佩戴。由此可见,在明清时期,随着审美文化的提高,服饰配饰也逐渐开始被人们所重视。
心形的暖耳通常采用对称的形制方式,可以巧妙地与耳朵进行贴合,以耳为模,结构分为两层,外层用各種颜色锦缎或布制成,上面饰有刺绣花纹或诗句;内层为一耳形窄边,可与耳朵边缘切合,戴的时候把内层窄边罩于耳轮的上面,亦或是做成环状,套于耳上。东北地区会采用毛皮制成暖耳,也叫做“皮耳朵”,在接缝边缘处缝上兔毛,中间夹层可絮以薄棉,保暖性能更佳。富裕人家则是选用锦缎做面,上面饰以刺绣、珠绣、花鸟鱼虫和诗句,如“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等,富有美好的象征寓意和独特的文化符号内涵。两只暖耳之间有细线相连接,不佩戴时可将两只暖耳系为一体,挂于颈间,亦或是系在衣扣上挂于胸前。
在款式结构方面,儿童的暖耳相较于成人暖耳整体较小,并且出现了更多的款式形状,色彩运用更加大胆,图案寓意也更加丰富多彩,使其富有童真气息,增添孩童天真烂漫的色彩(图5)[5]。
2.2 面料色彩
清朝时期暖耳发展的过程,是由实用性到装饰性的不断转变。随着社会分工等级制度的不断发展,许多服饰配件在人群的使用方面具有更多的包容性。
在暖耳的发展初期,人们更多的是想要用它来抵御寒冬,御寒保暖,在装饰性方面没有过多需求,暖耳的制作面料大多是用动物禽类皮毛所制,其形状也是基本保留皮毛自然形态。皮毛可谓是保暖御寒的最佳面料选择,同样彰显了佩戴者显赫的身份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暖耳的形制发生巨大改变,不再只是官僚大臣可以佩戴,平民百姓也被允许佩戴暖耳,但在清朝时期的生产技术力量并不发达,暖耳面料多为普通的布制成,有些条件不够宽裕的人家会用边角料的布头拼接出两只暖耳。暖耳上面饰有诗句,整体简洁儒雅(图6)[6]。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上升,暖耳普及到家家户户,形式和选择性更加多样化了起来,且更具有趣味性。在面料选择上也更加精致,缎面则是制作暖耳的最佳面料,其光泽细腻、手感丰厚的质感及绚丽悦目的色泽更能体现独到的审美意识,被更多人选择。
在清朝官服制度中,暖耳多选用玄色,也就是黑色里带微赤的颜色及黑色。黑色是具有神性且让人产生敬畏的,具有对“天人合一”的企盼,中国文化《易经》中就把黑色上升到“天”的颜色,被称为众色之首[7]。将黑色运用在明朝官服制度中,恰好体现了庄严、庄重、肃穆的朝廷礼仪。
流入民间且盛行之后,暖耳在色彩方面的应用领域变得多面化,其中蓝锻地和黑缎地较为常见。蓝色与黑色这两种沉稳内敛的低明度颜色与缎面的搭配,色彩对比强烈、富于装饰,凸显了暖耳的图案花纹细节,使得整体尤为细腻精致。除此之外还有白缎地、红缎地、酱缎地等,白缎地对于细节的刻画更加生动、写实,突出图案花纹的灵动感,整体更加小巧精致;红缎地艳丽而又斑斓的色彩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感,大气豪放,色彩喜庆吉祥,整体感觉活泼、跳跃,多用于儿童暖耳款式;酱缎地暖耳颜色较为少见,属于深赭色的范畴,相对于蓝、黑锻地颜色较为明亮,一般用于花鸟鱼虫、自然景观刺绣图案下的衬托缎地(表1)[6]。
2.3 工 艺
清代是暖耳的发展与演变最鲜明的时期,其制作工艺方面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得以彰显。古人对美的追求除了表现在日常穿衣打扮的装饰层面上,还展现在自我创造、改造的精神层面。自我改造主要是为了追求现实主义中“美”的事物,古代服饰品的发展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清代时的暖耳广泛流传于民间生活中,在技艺方面,民间制作的暖耳多为家庭个人独立生产制成,古代女子贤良淑德,缝制技艺是勤俭持家的女子必备技能,所以暖耳的制作多为手缝。清代暖耳的制作工序一般为制版、剪裁、刺绣、填充薄棉、装夹里及装小耳朵片。从流传下来的珍藏品可以看出,暖耳的制作工艺十分巧妙精良,也印证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外形结构、装饰及手工制作力求上乘,工整细腻。在装饰手法上也是运用多种手法相呼应的,如刺绣、镶嵌、珠绣、滚边等,暖耳所用到的刺绣针法一般为平针绣、打子绣、麦秆绣等独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手工针法。
在缝制众多暖耳的工艺中,出现最多的是平针绣。作为中国刺绣传统针法之一[8],平针绣也常在缝制暖耳图案花纹中出现,将绣线在纹样内排列均匀整齐,达到绣面针脚匀、齐、平、密的艺术纹理效果(图7)[6]。
打子绣,也叫打籽、打疙瘩、法国结。其针法工艺特点主要是在绣面上绕一圈于圈心落针,也可绕针二三圈,与原起针处旁边落针,形成环形疙瘩,此针法可用于暖耳中的花蕾纹样,也可独立用于花卉等图案(图8)[6]。
麦秆绣由古代传统的麦秆画衍生而来,常见在近代民间,属于中国民间服饰剪贴画的一种,较为罕见。它和剪纸、布贴属于同一种艺术效果,是一种剪贴艺术。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复杂工序,最后将其拼贴镶嵌在布底上。由于麦秆本身带有纹路,经染色后会产生丝状肌理效果,具有造型能力强、装饰效果好、艺术感染力突出等优点,经麦秆缝制出的事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图9)[6]。
珠绣在暖耳的装饰上比较少见,唐代《杜阳杂编》记载,宫廷有珠绣被面,以小米粒般的珍珠等绣成鸳鸯、花卉图案,色彩交相辉映。将珠绣作为暖耳的装饰元素,具有层次清晰、立体感强的艺术特色,在室外阳光的充分照射下,每个角度折射不同的光影效果,尤为绚丽多彩。经过珠绣在暖耳上绣出的花鸟,栩栩如生(图10)[6]。
清代暖耳的缘饰工艺同样代表清代技艺手法的特殊之处,是整个制作的重中之重,须符合中国传统服饰衣缘变化的艺术特点[9],有了缘饰会让暖耳整体看起来更为完整、和谐、统一。通常会选用绲边或锯齿状绣边的形式,绲边工艺相对简单,采用绲边的暖耳内部图案会较为复杂、细节繁多且精美,整体给人小巧内敛的特点。而锯齿状绣边则十分考验缝制者的手工艺,每一个小小的锯齿平整、匀称,在结束点与起始处的连接需要干脆利落,简洁工整。暖耳图案内部的拼接则是在拼接部位镶细花边,使花边内外两部分更加突出,更具有象征意义。
3 暖耳的纹样图案
3.1 图案题材
明代及明代以前,暖耳并無图案装饰,而是由整条皮毛所组成,形态较为单一。直到在清朝流入民间并且广泛应用后,暖耳在装饰审美中的特色才逐渐显现出来。清代暖耳的图案题材大多取自植物花卉纹样、飞禽走兽纹样、吉祥文字及饱含美好寓意象征的社会场景再现。
花鸟鱼虫作为清代民间刺绣的主要组成元素,对于暖耳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其中蝴蝶、牡丹、菊花纹样图案备受喜爱。蝴蝶其自身给人的感觉就是色彩斑斓艳丽,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形态优美、千姿百态、身姿活泼轻盈,故常被用于描述春光无限好,表达人们对良辰美景的向往。此外,由于“蝴”与“福”音色较为相近,是福气的象征;“蝶”与“耋”谐音,被作为祝寿的吉祥象征。二者相组合意为福禄寿喜的美好夙愿与象征。固有“花中君子”之称的菊花,具有色彩明艳、形状多变、品德高尚、傲然挺立、端庄秀丽等特点,而备受古人的钟爱。虽色彩万千,却温和含蓄;菊花本性耐寒,面对严寒依旧傲然挺立、毫无畏惧。菊花所代表的品德形象,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灵魂之所在。牡丹花也是百花中雍容华贵的最好体现,色彩明度鲜明、图案造型写实、层次感明显且装饰效果强烈(表2)[6]。
暖耳的图案纹样元素应用不一定是单一的一种表达形式,它可以是多种纹样元素共同组建构成的。比如“玉兔凤鸟”纹样、“凤穿牡丹”纹样、“龙凤呈祥”纹样,它们都是由多种同类别装饰纹样或跨类别组合装饰纹样构成的。这样的组合手法首先使得画面饱满丰富、装饰效果强烈、层次感鲜明,其次具有增强寓意象征,更好地展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3.2 图案寓意性
民间暖耳的题材选材丰富多样,它不单只描述事物本身的含义,也运用各种手法表达出事物更深层次化特殊属性,它可以清晰地映射出民间丰富的人文风情、民俗和宗教文化、审美艺术特点,取其精华创造出适应民间风情且具有精神寄托的理想生活观念(表3)[6]。
传统民间服饰及配件的图案寓意上,以表现美好生活愿望的象征及吉祥如意的氛围为主。传递吉祥寓意的方式手法有很多,比如借喻、象征、双关、谐音等[10]。中国人喜欢讨个好彩头,许多动植物可以通过文字谐音的方法或其固有的习性特征来表现其吉祥寓意。
“福禄吉祥富贵绵长”暖耳,整体形制为心形,外层蓝缎地做大镶边处理,刺绣牡丹、凤凰、葫芦、盘肠等纹样,中间拼接粉锻地心形图案,上饰以牡丹纹样。纹样装饰丰富,其寓意性也更加吉祥。牡丹花雍容华贵,是富贵的表现。盘肠作为以绳结为载体的装饰纹样,“肠”与“长”同音,比喻对期盼生命的长久恒远。葫芦取谐音“福禄”,也是民间受人喜欢的传统吉祥纹样。凤凰是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百鸟之王,固有祥瑞吉兆的象征,寓意“吉祥”。此款暖耳充分体现了民间民俗对于吉祥如意寓意的重视(图11)[6]。
“一路连科”暖耳,能直观地感受到民间将美好愿望的寄托之情,用平针绣在黑缎地上绣出莲花、竹子与白鹭纹样。竹子同菊花一样是“花中君子”,坚韧挺拔、清峻不阿的品格形象被无数古人写入诗词中,象征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在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连续考中叫做“连科”,而“鹭”与“路”同音;“莲”与“连”暗合,二者相结合构成“一路连科”纹样,表达对仕途顺遂,日后远大前程的美好祈愿(图12)[6]。
“福在眼前”暖耳,相较于其他暖耳此款暖耳图案颇为新奇,工艺少见,有自己独特的寓意特点,将两只暖耳面与面重合所有的纹样图案两端对称,整体结构呈对称形式。饰有皮毛,配色选用相对跳跃的粉色和蓝色,蓝缎地部分为一个倒置的葫芦形状,且沿用了心形结构的半个边线。在葫芦上饰有蝙蝠纹样,蝙蝠中的“蝠”与“福”同音,象征福运、福气。葫芦中间部分纹样图案呈眼睛形状,与蝙蝠配在一起即为“福在眼前”的吉祥象征(圖13)[6]。
4 结 语
暖耳作为有着御寒保暖属性的服饰配件,始于唐代,起初仅供具有官僚地位的男子佩戴,象征着佩戴人的身份地位及阶层。至清朝时期逐渐在女子中流行,其结构、色彩、质料、工艺及装饰纹样逐渐多样化,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暖耳由最初的功能实用性逐渐演变为具有独特装饰寓意的文化产物,映射传统审美的艺术特点,传达民族文化底蕴,成为展现社会思想的产物,是清朝时期传统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服饰装饰品。
PDF下载参考文献:
[1]周汛, 高春明. 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
ZHOU Xun, GAO Chunming. Chinese Dictionary of Clothing and Apparel[M]. Shanghai: Shanghai Lexicographic Publishing House, 1996.
[2]周萍. 论中国传统民间服饰品: 暖耳[J]. 山花, 2008(8): 164-168.
ZHOU Ping.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costumes: warm ears[J]. Mountain Flowers, 2008(8): 164-168.
[3]张志聪. 黄帝内经集注[M].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2.
ZHANG Zhicong. Annotations of Huangdis Neijin[M].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 Publishing House, 2002.
[4]刘若愚. 酌中志[M]. 北京: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4.
LIU Ruoyu. Zhuo Zhong Zhi[M]. Beijing: Beijing Ancient Book Publishing House, 1994.
[5]秦华生. 中国民族服饰艺术图典·满族卷[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7.
QIN Huasheng. Chinese National Costume Art Code·Manchu Volume[M]. Jinan: Shandong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2017.
[6]龙志丹, 王秋墨. 图说清代女子服饰[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LONG Zhidan, WANG Qiumo. Pictured Qing Dynasty Womens Clothing[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7.
[7]朱晓炜. 清代宫廷服装图案历史追溯及色彩传承[J]. 兰台世界, 2015(24): 89-90.
ZHU Xiaowei. Qing dynasty court dress pattern and color heritage historical retrospective[J]. Lantai World, 2015(24): 89-90.
[8]加佳. 近代民间服装配饰品中的苏绣技艺研究[D]. 无锡: 江南大学, 2014.
JIA Jia. Study of ModernFolk Clothing Accessories Embroidery Techniques[D]. Wuxi: Jiangnan University, 2014.
[9]夏婷婷, 屈佳宁, 崔荣荣. 汉族民间围腰荷包的造型艺术研究[J]. 丝绸, 2015, 52(8): 46-50.
XIA Tingting, QU Jianing, CUI Rongrong. The study on composing arts of han folk waist pocket[J]. Journal of Silk, 2015, 52(8): 46-50.
[10]梁惠娥, 李坤元. 清代“彩帨”的形制与图案[J]. 丝绸, 2016, 53(10): 52-57.
LIANG Huie, LI Kunyuan. Structure and pattern of "Caishui" in Qing dynasty[J]. Journal of Silk, 2016,53(10):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