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 宋会鸽
摘要:素材积累是高考作文复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复习过程中,笔者以“回归教材”为作文复习基点,积极挖掘文言文及古诗词中涉及的作文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它们运用到考试作文中去。此法不仅能够打通教材内部的结构关联,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很好地锻炼,更能够使作文素材的积累有一个良好的训练模式。
关键词:回归教材;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文言文;古诗词
高三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以回归教材为首要任务,而作文素材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梳理和总结。立足于教材,最大可能地挖掘文言文及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作文素材,可以帮助我们进入教材深层,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设置目标。经仔细研究之后,笔者发现教材文本的思想和情感意蕴中已经涉及到了平时考试作文中立意的许多方面。
一、士之大者篇
我们的文言文和古诗词里有各种出众之“士”,他们形象各具姿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古代“士”人的精神要义和人生信念。《烛之武退秦师》里有不计前嫌而老当益壮的辩士“烛之武”,《荆轲刺秦王》里有侠肝义胆、一诺千金的侠士荆轲,《廉颇蔺相如列传》里有敢爱敢恨、坦率真诚、知错能改、顾全大局的廉颇与琴心铁胆、能言善辩、宽容大度的蔺相如。班固《苏武传》里有忠义之士苏武,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大义凛然,一身浩然正气彪炳史册。《出师表》里有一代名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激起后世多少仁人志士为之感叹,于是有了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千古名句。这些英雄人物,为士之大者,当为后世千古景仰。
二、忧国忧民篇
屈原《离骚》诉说了一颗伟大的屈子之魂:正道直行而至死不悔。我们虽然困惑于其晦涩难懂的长短句式,但是读懂之后却为其孤愤忧伤、难以排解的情怀所感染。他忧国忧民,“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坚守高尚的德行,不为世俗腐朽势力所污染;坚守正道,刚直不阿,不迎逢取巧,宁折不屈,不肯“背绳墨以追曲”,“宁溘死以流亡”“伏清白以死直”。他力主美政,为了追求美好的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即便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也是退而不隐,忠君之心至死不渝。我们讲解《离骚》的价值更在于向学生心灵洒下向善的种子,传播正道直行及不畏奸邪的正气,为生命底色打上明亮的色调,以此对抗当下某些邪恶之风。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忧国忧民诗人。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呈现出博大的心胸、悲悯的情怀,多少寒士读之莫不热泪盈眶、倍感温暖慰藉。国难当头之际,杜甫悲痛地吟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即使在偏僻的夔州,晚年拖着病躯,他也不忘关注国家危难、百姓苦痛:“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其一);“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当听到官军收复家园的消息,他更是欣喜若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诗中反复呈现出两种感情旋律:无论“慨世”还是“慨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
范仲淹远在邓州、身处逆境,借写《岳阳楼记》之机抒发家国情怀,其思想已经超越了“古仁人之心”,也突破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法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世胸襟使他成为后世读书人的楷模。
三、以史为鉴篇
关于“王道”与“霸道”的政论性文章,主要有《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这四篇文章可以作为一个专题集中处理,以“以史為鉴”为纲,探讨天下与百姓、与王权的辩证关系。
《寡人之于国也》主要讲述了王道的发展过程。孟子提倡“以人为本”及人道主义精神:“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倡导发展经济、教化民众:“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他认为,人不能肆意役使大自然,要尊重大自然,与之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所谓“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等。这篇文章是关于“王道治国”的总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过秦论》与《阿房宫赋》则从反面阐述了“霸道”导致亡国的道理。贾谊《过秦论》里的大秦王朝,曾经“威振四海”,但由于“仁义不施”而灰飞烟灭,秦始皇也背上了“暴君”的千古骂名。杜牧《阿房宫赋》也批判了秦王朝的荒淫奢侈、横征暴敛、大肆抢掠、挥霍无度,并警示后人要以史为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关于“以史为鉴”的素材,还可以补充苏洵的《六国论》。《六国论》分析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一味地以赂求和,苟且偷安,“为积威之所劫”。当国家遇到危难,尤其是遇到外辱的时候,我们应奋起反抗,不能被“积威之所劫”,这些都涉及家国、天下的大义,是当代中学生必须明白的道理。
四、工匠精神篇
当下“工匠精神”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自然也成为高考作文素材的热门话题。《庖丁解牛》和《张衡传》包含了中国古代传统工匠精神的精髓,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
在《庖丁解牛》里,庖丁对技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对“道”的追寻。庄子借庖丁之言,着重阐述了“求道”的三个过程与要求,其现实意义是: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面对困难,不应逃避,要勇于面对。庄子倡导的“工匠精神”,还提出了从技艺超越到艺术的更高追求:“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大匠之才不仅是技艺上的精工细作,更是对生命之美的追寻,是一种大美的人生境界。
《张衡传》里的工匠精神更多地体现在崇高的人格风范上。张衡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他又是伟大的问天者,对技艺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为候风地动仪的发明倾注了毕生精力,不仅是对技艺的追求,更有着奉献精神和济世情怀。
五、治学篇
如何“治学”?这是学生时代作文的一个常见命题。具体可分为立志、勤学、惜时、借力、从师、智慧等几个方面。文本主要包括,荀子《劝学》(节选)、韩愈《师说》、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庄子《逍遥游》、王勃《滕王阁序》。
荀子《劝学》(节选),全篇都是关于治学的金玉良言。关于学习的重要性,荀子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要善于借助“外力”:“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累是学习的必由之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持之以恒是学习的重要精神:“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心专一、心无旁骛是学习有所成就的关键:“蚓无爪牙之利,……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韩愈《师说》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他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认为从师不必拘泥于贵贱长少,应学会不耻相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阐明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智”与“物”之间的内在关系。首先,治学不可以轻信、盲从,应“深思而慎取之”。其次,要有突破陈旧法规的勇气,能“破”方能“立”。第三,只有志向还不行,还要善于借助外力。第四,人生当勇于攀登,不畏艰难险阻,但求无悔青春。
《逍遥游》与《滕王阁序》饱含着人生的大智慧。前者以鲲鱼化大鹏为例,阐述只有善于积累、善于等待,才能抓住机遇从而完成从量变到质变飞跃的道理;后者则强调处于命运低谷时应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勇气。
六、性格决定命运篇
《鸿门宴》和《项羽之死》虽然只是短短的两个篇章,却如同一部性格决定命运的纪录片,既有开端也有结局。在《鸿门宴》里面,项羽是一个优柔寡断而又“为人不忍”之徒。“鸿门宴”是他悲剧命运的开始。他害死了向他表忠心的曹无伤,气走了唯一的谋士范增,还放走了最大的对手刘邦。而刘邦则是一个坚决果断,能屈能伸,狡诈多端的人物,一个真正的成霸业者。这就是历史给他们命运的一个反讽,项羽自号“西楚霸王”,最终却身死人手,霸业终成灰烬;而刘邦被群众拥立为沛公,最终建立大汉王朝,建立不朽之功业。
《项羽之死》再次证明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性格:凶狠、残暴、崇尚暴力、自矜功伐、优柔寡断、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以及严重的宿命论。“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再次凸显他的愚钝与没有自知之明,他至死也不愿承认自己失败的缘由,这不能不说是悲剧中的悲剧。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篇文章来自文本原句的作文素材不多,属于在理解之后以具体事例或说理论证的素材类型。可以对比刘邦和项羽的性格,以及成与败,阐述性格对命运乃至功业的重要作用。
七、时间永恒与生命短暂篇
这个主题包括的文本大致有,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赤壁赋》《赤壁怀古》。
时间永恒,生命短暂,二者形成强烈的反差,自古为文人骚客反复咏叹。一代枭雄曹操文武兼备、卓然而立,一首《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出诗人宏阔的胸襟,以及用短暂的人生做出齐天地日月之辉煌伟业的雄心壮志。但在《短歌行》里,也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人生感慨。
魏晋风流人物王羲之在“永和九年的那场醉”里,面对美景雅集,感时抒怀,对苦与乐、悲与喜、生与死等生命中的重大命题,发出了最为强烈的叹息。“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王羲之的人生态度是既不认同“一死生”,也不奢求“齐彭殇”,而是把握当下,享受此时此地的美好风景。
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面对历史的暗夜,毅然转身,开创了“归去”文学的先河。不管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還是“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陶渊明为中国文人在无路可寻的时候找到了一条退路,“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他悟出了人生大道的归宿:“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成为中国儒家士大夫饱受世事沧桑后一直追寻的精神栖息地。
历史上最潇洒,最自信的诗人莫过于李白。“行路难!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不知激励了多少儿郎奋发向上、无惧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豪情!这两首诗,风格豪迈苍凉,节奏铿锵,在人生如梦的慨叹中不失超迈的自性和飞扬的豪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苏轼的《赤壁赋》《赤壁怀古》,可以合在一起进行探讨:关于时间永恒和生命有限的矛盾问题。张若虚在大唐盛世的拂晓时分,向广袤无垠的苍穹发出了深沉的叩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苏轼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刻开始了最为诗意的追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黄州,他实现了生命的突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人生危难之际,终于找到了生命的皈依,与人生和解,与天地共存。
总之,从近一年的高三复习考试作文的情况看来,以回到教材为中心,从文言文及古诗词中寻找作文素材是一条正确而又简洁实用的方法。笔者时常关注同学们对于教材作文素材的运用情况,可谓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每次遇到相关主题时,都有那么一部分同学能灵活运用于作文之中。当老师着重强调之后,情况会有所改观。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同学们又“旧病复发”,缺乏运用教材素材的意识,挖空心思去搜索一些杂志上某某篇章的例子,而对教材经典篇章的材料却视而不见,岂不可惜。
同学们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还需要打通各种文本内在的关联,通过不断地训练与强化,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库。这样所积累的作文素材才能在考场上从脑海里顺畅地输出,做到真正的得心应手。概言之,以回归教材为中心的作文素材积累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实践研究过程。教材中可以关注的主题和角度都还有很多,笔者只是做一个尝试,既有利于教学反思,又可以助学生一臂之力。
(作者单位:彭建,重庆育才中学;宋会鸽,重庆朝阳中学)
[责编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