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林
摘要:《祝福》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篇目,以其超越时代的冲击力震撼着世人,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享受。其语言艺术更是魅力无穷,绝美惊艳。简笔繁笔,各尽其妙;遣词造句,质朴传神。
关键词:《祝福》;语言;魅力
《祝福》是鲁迅先生小说名篇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震撼着世人,并一直成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保留篇目。其独具的语言魅力给人们带来了美的盛宴,如同“明亮的烛光,将纱灯上的美丽图画,映射得纤毫毕现”(冰心)。我认为,《祝福》的语言魅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极简的语言彰显人物个性
用语简省,惜墨如金是鲁迅先生的典范风格,这在《祝福》中有着精彩的呈现。鲁四老爷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鲁家典型的封建家长,又是鲁镇主流社会思想、价值观的代表者和自觉维护者。但小说对他的刻画却着墨不多,仅是简单的叙述性介绍和极简省的语言神态描写就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比如小说开头对鲁四老爷的介绍,说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虽是简单的叙述性语言,却语意丰厚,值得玩味。“讲理学”暗示了人物维护封建道统、注重封建礼教的道德观念;“监生”则显示鲁四老爷并非货真价实的“科班”出身(因为“监生”在清王朝大多是凭祖先的“功业”或捐钱取得的);“老”字可以看成他作为监生的时间之长,也可以指鲁四老爷的老气横秋,装腔作势。再比如祥林嫂被婆家劫走事件发生后,小说对鲁四老爷的语言描写。
“可恶!然而……”四叔说。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可恶!”四叔说。
“然而……”四叔说。
第一个“可恶”是针对祥林嫂被劫这一事件。它既指祥林嫂婆婆,在鲁家面前劫走女佣,有损鲁家声望,可恶;也指祥林嫂,不守妇道,逃来帮佣,才闹出有损鲁家名声的乱子,可恶。第一个“然而……”是指将不守妇道的寡妇弄回去,天经地义,省得以后麻烦。第二个“可恶”是在卫老婆子一番解释道歉过后,送给卫老婆子的:自己荐来,又合伙劫去,弄得沸反盈天,成什么样子,岂不是拿鲁家开玩笑?实在可恶。第二个“然而……”则指少了个比能干的男人还要能干的女佣,实在可惜。寥寥数字,意蕴丰厚,刻画了一个不学无术却又故作深沉、装腔作势、自觉维护封建思想和秩序的乡村卫道士的形象。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当真是一字千金。
二、用“啰嗦”的语言曲尽深刻主题
祥林嫂无疑是小说《祝福》的核心人物。鲁迅先生为何不惜笔墨,特意强调祥林嫂那不厌其烦、喋喋不休的诉说行为?为何在不足万字的篇幅中,要把祥林嫂长达两三百字的诉说近乎一字不差地书写两遍?为何要四次重复“我真傻,真的”?
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一般都看成是鲁迅先生为了突出祥林嫂在经受无法承重的痛苦后的一种情感宣泄。确实如此,心理学家认为倾诉是人们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常用的一种情感宣泄方式。倾诉者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遭遇或申诉自己的行为理由来博取听话者的理解、原谅或同情,从而在心理上摆脱压抑,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宽慰和满足。但鲁迅先生之所以不惜重复,用墨如泼,显然不是仅仅为了表现人物那种简单的寻求精神慰藉的情感宣泄心理,应该有着更深沉更丰富的用意。结合文本,深入思考后,我们发现这样的语言运用不仅表现了祥林嫂对不幸命运的哀鸣抗争,而且揭示了这种抗争本身隐含的悲剧色彩,更是从听众角度暴露了国民的麻木与自私冷漠心理。
祥林嫂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她经历了三次人生的重大打击:二十六七岁那年春天,没了丈夫祥林;三十一二岁那年春天,没了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和儿子阿毛;三十三四岁,祝福礼之前捐门槛赎罪失败后精神几近崩溃。她是一个被称作“没有春天的女人”。然而,面对生活的重重苦难,祥林嫂并没有放弃苦苦抗争和追寻:她出逃,是为了寻求自立的个人生活;她被逼改嫁时一路哀嚎,最后撞到香案上,差点死去,是为了恪守心中的贞节牌坊;她再回鲁镇,是为了身心的寄托和安慰;她捐门槛,是为了重获主流社会的认可,渴望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如果说祥林嫂的“逃”“撞”“回”“捐”是显性的强劲抗争,那么她的倾诉行为便是隐性的无奈挣扎。她试图通过不断地倾诉去赢取主流社会的同情、谅解,力图获得主流社会的宽恕、认可,以此冲破被边缘化、被蔑视的重围,回归主流社会秩序。然而,我们看到,这种倾诉式挣扎是那样的无助和无奈,祥林嫂最终依然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无情的失败和幻灭,更何况它本身就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是封建道德思想浸染毒害的必然结果。首先,祥林嫂在内心深处就布满了“从一而终”的贞节观,认为自己是命中克夫、不贞不洁、罪孽深重之人;其次,在男权一统的封建社会,不仅“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而且“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贺老六死后,阿毛就成了祥林嫂的唯一希望和精神支柱。阿毛的死无疑将祥林嫂推入了绝望的深渊,不断重复阿毛的故事正是祥林嫂内心陷于绝望的哀鸣。
从听众的角度看,一方面,面对祥林嫂的悲情倾诉,他们并不是要给以同情、关爱和谅解,而是要从祥林嫂身上获得一种“庆幸”的精神慰藉,审鉴出自己的道德高尚以及主流社会地位的稳固,在对比中获取自我心理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感性上会有一些本能的同情,因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于是他们“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而与此同时,他们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分子,理性上又普遍认为祥林嫂犯下了道德重罪,罪孽深重,不可饶恕,因而在反复咀嚼鉴赏了祥林嫂的悲哀之后,便抱以厌恶和唾弃。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国民的麻木与冷漠,而且看到了这种异化、扭曲的心理正是封建思想、封建礼教浸染毒害的结果。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在祥林嫂的倾诉行为中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的灵魂”。而这种深刻丰厚的主题内涵正是借助了“啰嗦”的语言得以实现的。
三、让平淡的语言产生神奇效果
鲁迅先生的小说语言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善用白描,用语质朴,不弄险用奇,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于质朴中见匠心,化平淡为神奇。笔下一个简简单单的词,往往极具张力,能产生神奇的效果。比如,对祥林嫂眼睛的刻画。“顺着眼”,一个“顺”字写出了人物的善良本分和随遇而安。此时的祥林嫂虽遭遇人生重创,贫困不幸,但仍有活力,对生活抱以希望。“眼角有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中“泪痕”二字透露出祥林嫂夫死子亡,再遭重创的内心巨痛:终日以泪洗面,残留泪痕。“直着眼”,一个“直”字道尽了祥林嫂走投无路,对生活丧失希望的恍惚的精神状态。“眼光分外有神”中“分外”二字写出了祥林嫂绝望后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般的兴奋与激动。“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中的“间或一轮”则是祥林嫂最后一次救赎抗争失败后的精神彻底崩溃,生活完全绝望的写照。又如,当祥林嫂第二个丈夫死后,她再回鲁镇做工时,“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仍然”一词极具魅力。按理,此时应叫她贺六嫂,但在鲁镇的人们心中根本就没有贺老六的影子,祥林嫂被劫离开时是一个人,回来时仍旧是一个人,鲁镇的人自然仍习惯地叫她祥林嫂。另外,在封建伦理思想、封建道德观念统治下的鲁镇,人们普遍认为女人理应“从一而终”,所以虽然知道祥林嫂被迫改嫁贺老六,但人们不认可或不愿认可她改嫁的事实,自然就仍叫她祥林嫂。由此可见,即便是极为平淡之词,但产生的效果却极为神奇。
总之,经典往往具有超越时代的冲击力。《祝福》的语言,魅力无穷,只要我们潜心探索,敏于发现,自然能获得智慧的顿悟和唯美的享受。
(作者單位:安徽省休宁中学)
[责编崔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