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深入课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化教学手段正在颠覆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与微课的结合,能弥补教材中的不足,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本文主要论述在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中,如何巧妙借力微课,让复习有道,既激发阅读兴趣,拓展课堂内容,又构建文言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文言文复习;构建体系
所谓的“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而文言文复习是每届高三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繁多、知识庞杂,部分学生对文言文阅读有畏难情绪、厌烦情绪,往往复习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复习成效却不甚明显。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在高三文言文复习备考时,教师可以借力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手段,激起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合理拓展复习内容,提高复习效率,构建知识体系,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一、借力微课,“声”“图”并茂,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三的复习课堂上,教师对文言文的翻译和古文化常识板块很难做到系统全面的复习讲授,多数学生也不愿去死记硬背复习资料上整理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知识点。传统的讲授法将会更加恶化课堂效果,一味的讲解和灌输,会使文言文复习课更加枯燥乏味,复习效果堪忧。而相对于完整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课而言,因微课具备文言文课件的半结构化、目标单纯、知识容量少、知识点切入小等特点,成为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的“补充资料”、共享资源、可扩充资源等辅助元素。笔者认为,鉴于此种状况,应该在教学中发掘微课的价值,借助微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借力微课,化抽象为具体,把复习中的知识点形象化,激发阅读兴趣,加深理解性记忆。现在的微课,可以把图片、音频、视频等数字化资料组织在一个视频讲解中,图像留给人的认知痕迹要比文字给人留下的记忆深刻,教学中用微课展示文化常识,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记忆。例如某本复习资料上专为“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列出了长长的知识清单,而如果将这些清单制作成一个个灵动有趣的微课,推送到学生的朋友圈,将需要学生们了解记忆的文化常识注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他们自发地去转发去传播,将对古文化常识的了解变成课后的日常消遣,刷出抖音的快感,刷出文化的精髓。让学生不用刻意去记忆,就能够将这些冰冷的知识点转变为一种内化于心的常识与观念。
2.借力微课,挖掘文言文中蕴藏的语文趣味或传统文化,吸引学生关注文言文中的人和事,从而激发文言文阅读兴趣。在传统的文言文复习中,一般只是引导学生关注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导致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兴致不高,其实文言文中蕴藏着丰富有趣的语文知识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利用微课挖掘这些切入点,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比如在复习必修一的文言文时可以进行归类:《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三篇文章分别涉及到三部史书《左传》《战国策》《史记》,这三部史书在体例上都具有代表性。将这三部史书放在一起制作成《史书体例简介》的微课,微课大约五分钟时间,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地介绍了关于古代史书的分类、特点等这一文化常识。单调的抽象的文字记忆变成了多彩的形象的视听记忆。再比如涸辙之鲋、史鱼尸谏、三书六礼,都可以做成微课,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又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借力微课,点面结合,拓展复习内容
文言文复习,“精讲巧练”就成了高三复习的重要一环。精讲,就意味着不能为题目而讲题,而要有考点意识,由一词到多义,由一题到一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巧练,就意味着不能盲目的开展题海战术,历史文献浩如烟海,而借力微课精讲考点,并设置有针对性的题目,就可以做到重点突破,一练一得,以“面”带“线”,以“线”现“点”。
1、借助微课,由点到面,拓展复习内容。目前全国卷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比重越来越大,而文言实词中最难的就是一词多义现象,尽管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推断办法,但是有些字词多个意项让学生在考场上左右为难,这就不能纯靠语境推断,而要靠平时的积累。微课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梳理文言知识。比如在2019年全国1卷中翻译题第二小题“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就考察了“数”的两种翻译方法,第一个“数”译为“屡次”,第二个“数”译为“几个、多个”。“数”作为“屡次”讲,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鸿门宴》中有出现“范增数目项王”;“数”作为“几个”讲,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比较常见,比如在人教版必修四《苏武传》中有出现“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此外“数”还有“计算、数目、方术”的意项。这些意项在课堂上不能一一细讲,但可以制作成微课,以微课的形式供学生复习掌握。
2、借助微课,举一反三,实现精准训练。高三文言文复习课,利用微课可以把考点和训练巧妙结合起来。即将微课内容与此前学习过的其他内容有机衔接起来,以此既给学生顺利进入微课学习状态留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时间,又便于引导学生系统而全面地学习微课内容。比如运用微课复习古今异义词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如此导入微课教学:“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与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一致。如《六国论》中‘思厥先祖父中的‘祖父即是。”然后展示教材中所有重点古今异义词,举一反三。再比如2019年全国1卷中考查的“数”这个文言实词,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制作成恰当精准的微课练习题,真正落实复习的效果。微课制作,既可以呈现知识结构,对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进行梳理,又可以在视频中设计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即学即练,达到实际效果。
三、借力微课,积累梳理,构建知识体系
高三文言文复习时,文言知识零散庞杂是复习备考的一大难题,因为高三一轮复习之前学习文言文是以篇章为单位进行教学的,知识点分散,而高三复习则要把所有的文言知识分类梳理,形成紧密结合的知识体系。不管是文言字词、特殊句式还是文化常识,都要有一种化零为整的重新构建。借助微课,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完成文言知识的梳理,有效巩固复习效果。
1.借力微课,分类梳理,構建文言知识体系。首先认真钻研高考大纲和近五年高考真题,针对考点,根据考点要求和文言知识不同的特点,分类制作微课,每类微课里面再设置不同分支,形成一个大的知识框架,既有宏观的思维导图,也有具体的知识点分析。比如文言复习中对于“特殊句式”这个知识点,可以先用一个总的微课令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语序特点,古代汉语语序和现代汉语语序有何异同,然后再分别制作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的分类微课。借助这些不同层级的微课,学生对特殊句式就可以形成一个文言知识系统,不仅有助于复习备考,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素养。
2.借力微课,自发研讨,构建切实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微课制作,大多是教师选用来源于语文教材的例句和素材,选取典型例句和典型用法。学生在掌握了已有文言知识体系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温故而知新”,在积累的基础上巩固复习效果。与此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根据复习资料上的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微课,或在学生间进行微课制作大赛。学生们自主地参与制作,自发地研究探讨,自觉地分析分享,这样的过程不仅仅会让学生对古文化的常识要点更熟悉,还会更有力地激发他们对中国古文化的由衷的热爱,激励他们以创新的手段将文化经典有效地传承下去。还可以设置成共享资源,供学生在课后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查缺补漏,使课堂教学和课后巩固相结合,从而真正实现一微一得的自主复习模式。
总之,文言文复习备考中,其实微课不“微”,是效果不“微”。借力微课,让复习有道,形成文言知识体系,既提高复习效果,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里值得注意点是,研发微课,不仅仅要研读教材,以教材为“经”,更需要研究学生,以学生为“纬”。当然微课只是辅助教学手段,不可喧宾夺主,任何教学模式的主体都应该是学生,微课只有答学生所问、急学生所需才是有效的微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边倾听学生的诉说,一边探索文化的精深,在这两者之间,去寻找“微课”这类高效的链接方式,让经典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潜入当代学生的心灵,以求得当代与远古的精神契合,以求得我们的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作者:张锦蓉,安徽省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尹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