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青媛 武国生
肺癌在我国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对患者及患者家庭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大部分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治愈的可能,而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愈率更低[1]。为了深化研究,我院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院就诊的60例中晚期NSCLC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选取3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的同时采用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疗法,由此得出最终结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资料源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中晚期NSCLC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为(62.31±3.27)岁。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2.14±3.62)岁。2组中晚期NSCLC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经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故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经病理组织学辅助影像检查手段确诊,参照肺癌国际TNM分期标准[2]临床分期为IIIb~IV期。中医分型标准:中医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证,咳嗽痰少,咳声低微,痰血,气短喘促,神疲乏力,面色白,恶风,自汗或盗汗,口干不多饮,舌质红或淡红,苔薄,脉细弱。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NSCLC的诊断标准,TNM分期为IIIb~IV期,均为初始发病;中医辨证为肺癌气阴两虚证;对研究所用化疗药物无禁忌症;PLT不低于100×109/L,WBC不低于4.0×109/L,肺部有能测量的病灶;基础病历资料完整;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KPS评分大于60分(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没有接受过全肺切除手术;患者近期没有接受影响研究的治疗;入组对象对研究内容、目的等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不符合入选标准者;存在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腹水,水肿,血常规、心电图异常;对药物耐受性差,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合凝血功能异常、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严重细菌感染、自身免疫病、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消化道梗阻等;合并慢性支气管肺炎、肺源性心脏病、严重肺间质纤维化、肺气肿等其他肺部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过往接受过肺部放射治疗的患者;基础病历资料不完整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G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化疗前30 min给予格拉司琼注射液6 mg静脉推注,化疗第1天、第8天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滴,第1~3天给予顺铂25 mg/m2静滴,以21 d为一个化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化疗期间同时配合水化利尿、保肝护胃、预防止呕等治疗。观察组在采用GP化疗方案(方法及疗程同对照组)治疗的同时采用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疗法。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方剂组成为:北沙参、茯苓、薏苡仁各20 g,党参、黄芪、麦冬、川石斛、天花粉各15 g,白术、玉竹、桑叶各10 g,甘草、白扁豆、陈皮各6 g。气虚甚者加入太子参,阴虚甚者加入玄参、墨旱莲、天冬、百合等。水煎,去渣取汁,每天1剂,早晚分服,3周为一个疗程,连服4个疗程。
1.4.2 观察指标测定治疗前后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以此评价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依据KPS评分基准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治疗后较治疗前KPS评分上升不低于10分评为提高;治疗后较治疗前KPS评分上升低于10分评为稳定;治疗后较治疗前KPS评分降低不低于10分评为下降[3]。观察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3 疗效判定标准经治疗全部肿瘤病灶消失,且维持4周以上为完全缓解(CR);经治疗病灶缩小范围不低于50%,且维持时间不短于4周为部分缓解(PR);经治疗病灶缩小范围在50%以下为稳定(SD);治疗后病灶增加25%以上或出现新病灶为进展(PD)[4]。计算总有效率(即CR+PR所占比率)。
2.1 2组患者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对比 (例,%)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对比 (例,
注:与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1)P<0.05
2.3 2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变情况比较观察组中生存质量提高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下降者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3 2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变情况比较 (例,%)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例)
中医学将肺癌归为“肺积”“息贲”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虚衰,邪毒侵入滞于肺部,导肺气鲼郁,宣降失司,化瘀生浊,日久不化形成积块,其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至中晚期致气阴两虚,癌瘤、痰瘀毒积于内而不散,肺热、痰湿、热毒壅肺,多呈虚实夹杂之证[5]。中医治疗肺癌以扶正为主,以益气养阴为基本原则。
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党参可补益脾肺;北沙参具有养阴清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党参与麦冬合用可益气养阴、补足正气;白术、茯苓同有健脾益气之功效;川石斛养阴;薏苡仁则可清热解毒、消肿抗癌;玉竹可滋养阴液;天花粉滋阴清热,与玉竹共助麦冬清肺润燥;陈皮清宣肺中燥热;甘草可健脾补中,调和药性[6]。诸药合用共奏扶正抗癌、益气养阴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党参、白术可诱导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增强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活性,提高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起到解毒、护胃、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等多重作用。北沙参具有抗炎作用,麦冬中的麦冬多糖可提高白细胞水平,茯苓中的茯苓多糖成分可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作用,玉竹可增强机体免疫力,甘草则具有破坏肿瘤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0]。益气方四君子汤和养阴方沙参麦冬汤合用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这与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阻止肿瘤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有关[2]。另外化疗期间给予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方可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抵抗体和机体自我修复能力,激活CD4+、CD8+、NK细胞活性,在提高抗癌疗效的同时,也可减小化疗对外周血象的影响,减轻化疗造成的不良反应[7],本研究中观察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也证明了这一点。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经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6.67%,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提高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下降者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以上结果可见在GP化疗方案治疗的同时采用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疗法治疗中晚期NSCLC患者,能提高疗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晚期NSCLC患者在GP化疗方案治疗的同时采用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疗法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具有减毒增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