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为
摘 要: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发挥专业知识所蕴含的德育功能,认真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应充分认识到在其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意义,不断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积极性,通过开展专项教研室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意识。努力挖掘电子信息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专业课堂上做好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进取精神和爱国精神,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思政;德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3B-0020-02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门的思政课程以外的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时间用在专业课程上,学生们非常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应把育人功能发挥好,充分挖掘专业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体现德育优先,努力培养品学兼优的专业人才。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一工作理应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高校应当建立“课程思政”长效运行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使思政教育不断深化,让所有专业课程均能发挥出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目前国内各高校开设专业数量和招生人数均较多的理工科专业,随着信息化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和“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等专业建设导向带来的新变化,使得高校各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电子信息类课程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强,电子信息类专业与非信息类专业知识体系的结合程度正处于不断加深的过程中。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所承担课程的专业覆盖面将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想”教学工作展开专门研究,以带动各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广泛开花结果。下面就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简要讨论。
一、充分认识到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把专业课程的知识学习与思政课的思想引导进行有机融合,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既契合了高校德育功能发挥的实际需求, 又彰显了课程改革所必须体现的育人导向。“课程思政”可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不断促进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并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
(一)“课程思政”工作是对高校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也强调: “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做好整体设计,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要求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指明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目的是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对于更好的实现“三全育人”具有重大意义。
(二)电子信息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具有较强推广价值
信息类专业课程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成为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载体。“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三门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通常被称作“三电”基础课, 在工科院校中则作为通识课程要求绝大多数专业必修,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电路理论和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必要基础性知识。随着我国战略新兴行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高等教育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提出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要求, 形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专业建设新思路,促使相关专业在培养方案中积极增设电子信息类课程, 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此同时,受到社会大环境和电子信息类课程本身实用性较强的影响,不同专业学生对电子信息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也非常高涨。这些实際情况为我们通过在电子信息类课程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信息类课程的专业覆盖面广,既涉及实用性较强的系统开发技术,也包含对数理基础有一定要求的电路理论、人工智能等分量课程。经常与其他工科专业课程需要共同的数理基础知识,容易形成通感,所提炼的很多思政教育资源可以与其他具有共同自然科学基础的专业课程共用。信息类课程教师本身在自身业务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专业内容交流融合较多,在这个过程中也比较有利于教学经验的推广。
二、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除了按照专业体系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完成好教书职能外,还应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价值观,完成好育人的使命。教书与育人本就内在统一,只有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好,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做好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意识的提升
绝大多数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为纯理工科教育经历,虽然都接受过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严重不足,甚至个别较为偏执的教师认为专业课就应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内容的学习中才对,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课程中“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辅相成的作用。而不同学科、专业、课程对于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要求是相同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智成长影响很大,因此专业教师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根本力量。专业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进行“课程思政”的意识,才能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这样,就要求专业教师除了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外,还要注意自我思想改造,提升自身人格魅力,保证在课堂上对学生引导的主动性。
(二)积极开展“课程思政”专项教研活动和学习培训
教研室是学校最基层的业务组织,其作为专业的载体,承担着具体教学、科研任务的组织工作,教研室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同时也关系到“课程思政”工作推动的实际效果。为了保证专业教师具有足够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教研活动,发挥好示范课程的作用,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设计教学,开展说课讨论,分享教学案例,互相启发,努力提高课程吸引力,以把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效结合。
另外,通过规范有效的培训,广大教师能够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明白其目的和意义,在实际操作中把握好分寸并熟悉开展要领。各类教学比赛在高校培养青年教师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以赛促教获得了非常多的有效经验。因此,需要在教学比赛项目中适当增加有关“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使教学比赛成为推动“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牵引力量。
三、充分挖掘好电子信息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为了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电子信息类课程不但要设定专业知识的教学目标,还要设定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专业知识的教学内容,挖掘可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元素,为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在整个“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把专业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建设好,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基础。因此,应充分挖掘好电子信息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保证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形象而生动。应特别注意从专业知识的系统原理中挖掘科学精神,从科学家的故事中看到进取精神,从专业知识本质中寻找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从我国在专业领域的贡献和不足中激发爱国精神,樹立使命担当意识,真正让这些思政元素成为入心入脑的正能量。
(一)注意积累电子信息领域的中国贡献、中国故事作为思政素材
生动的科学故事一直是课堂上吸引学生的优秀素材,如果能够从中提炼到引领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元素,就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与电子信息学科发展相关的更加广阔的范围来展开,必将成为非常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去积极收集学科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好素材,特别是与中国科学家、中国企业相关的故事,努力将他们引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系统理论的稳定性判据中,可以为学生们专门讲一下“谢绪恺判据”,介绍我国科学家在此领域的贡献,了解科学家的拼搏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通信相关内容中,可以介绍中科大潘建伟课题组在“量子通信”这一前沿领域取得的卓越成绩,以及我国通信企业华为在世界5G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地位;在信息处理相关内容中,介绍北大王选教授推进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新精神,使中文印刷业跨进“光与电”的时代,他为中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以及用户合作开展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树立了一面旗帜。诸如此类的素材还有很多,而每一份成绩的背后都蕴藏着大量催人奋进的故事,足以激发青年学生的奋斗精神和爱国精神。
(二)注意专业应用案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在电子信息类实践型课程中大量引入相关开发案例,任课教师可以借此时机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所处的国际领先地位。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使我国在短时间内几乎成为无现金社会,技术的使用既方便了大众消费,又保障了个人卫生和资金安全;滴滴、美团等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系统的商业模式,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捷高效。这些应用案例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使国人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高效。这些应用的推广速度和范围都领先于欧美发达国家,足以让国人感到自豪。依托我国优秀的互联网通信平台等基础设施,加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式。在广大青年学生都有切身感受的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使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远程会诊、机器人采样等医疗工作,既提高了诊疗效率又帮助医生降低被感染风险;各大中小学在落实“停课不停学”工作中,依托线上教学方式来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尽可能保证着教学质量。这些信息化平台和手段的运用,为全国人民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好的案例中蕴藏着大量可以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强化其爱国精神的思政元素。
参考文献:
[1]韩宪洲.以课程思政推动立德树人的实践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9,(23).
[2]杨守金,夏家春.“课程思政”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5).
[3]王宝军.大学理科专业课程思政的特点和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
[4]周素华,魏英,王一群,杨飞,杨慧春.电类基础课课程思政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
[5]胡守强.高校专任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