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妍玲 韦丽莉
摘 要:民办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遵循钱学森院士提出的“大成智慧学”理念,以“钱学森实验班”为试点,经过十年综合改革实践,建立“量智+性智”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模式,创新“系统论”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等,取得良好育人效果。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钱学森实验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5-0077-03
一、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一)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现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扑面而来,国家处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历史时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当前社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矛盾突出,一方面是高校培养的大量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不能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无法实现高质量就业,一方面是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招聘到的应届毕业生一般都需要“回炉”培训才能上岗,增加了企业成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因此必须调整发展战略,紧密对接国家经济转型发展需求,加快培养能满足新形势新业态下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拔尖创新专门人才。
(二)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
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门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加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做到“四转一提高”,缓解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作为高等教育分类管理、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各省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高校转型发展,全国遴选了300多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转型改革试点,地方高校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批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共识。
(三)民办高校是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民办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9年2月,全国民办本科高校有749所(含独立学院265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比例為28.13%。随着西京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等十余所民办高校先后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民办高校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新工业革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众多高校通过组建实验班来培养创新型、拔尖型人才,如西安交通大学成立“钱学森实验班”、清华大学成立“钱学森力学班”等。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09年开办“钱学森实验班”,是全国高校设立的第三个以“钱学森”命名的实验班,历经十年持续探索在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取得良好成效,对进一步落实“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钱学森实验班”的办学理念
“大成智慧学”是钱学森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钱学森实验班”的办学理念。“大成智慧学”强调“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要求具有广博的知识并能触类旁通;要求 “性智”与“量智”兼备,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并举[1-2]。
2009年起,教育部先后推出系列“卓越计划”项目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通过十年的实施,对提高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惠及学生比例偏小,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创新人才缺乏,工科毕业生在国际竞争、经营管理、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实际动手等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3]。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正在悄然出现,“工业 4.0”“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 2025”等新工业模型不断涌现,学科专业间的交叉融合特色更加鲜明。钱老“大成智慧学”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但对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大成智慧学”的系统思维就是要打通各行各业各学科的界限,使整个知识体系相互渗透、学科交融、互补促进、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体现多样性和个性化。根据“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设目标和总体思路,应注重以“大科学观”“大工程观”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本内涵”为主线,依托应用型高校培养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高素质工程人才[4]。作为湖北省首批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将钱学森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基础厚实、口径较宽,文理相通、智商与情商相统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新潜力大、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工程技术拔尖创新人才。
三、“钱学森实验班”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建立“量智+性智”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模式
学者柴岑斯基和罗宾逊确定了三种拔尖人才选拔和鉴别策略:以人为中心,以“专业”为中心,以“文化”为中心。以“人”为核心趋向于强调个人天赋能力而非后天成就,如超能儿童、天才等;以“专业”为核心趋向于重视专业领域的才能和成就;以“文化”为核心则将拔尖人才视作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综合自然天赋、主体动力和社会环境提供支持便利等的相互作用[5]。多数研究型高校拔尖人才计划均采用“专业”领域的策略,即以高考成绩、奥赛奖牌和入校后的二次考试成绩作为选拔拔尖学生的主要依据。钱老曾说:“人的智慧是两大部分:量智和性智。缺一不成智慧!”这里的量智主要指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性智主要指文艺知识、艺术思维。他认为“性智”与“量智”、科学与艺术应该相互促进、综合创新[6]。因此在选拔机制上也应注重对学生“性智”与“量智”两方面的考核。
根据“大成智慧学”理论,实验班将“专业”核心和“文化”核心相结合,探索了“量智+性智”的人才选拔方法,主要在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个优势工科专业进行试点,每个专业选拔30人独立建班。选拔面向大一所有本科生,包括以了解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志趣、发展规划等信息的问卷调查(占比10%),体育、艺术和写作沟通能力测试(占比30%),英语、数学考试(占比40%)和面试(占比20%)等四个阶段。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思想品德素养和自主管理素養等核心素养[7],综合考评学生“量智”与“性智”发展潜力。通过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跟踪调研发现,这种方法有效避免了“唯成绩论”的弊端,少数成绩优良,但已处于学习疲惫期,没有远大志向的学生被遴选掉后进入普通班,入选的一批专业课成绩虽然不突出,但是兴趣广泛,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在后续动态考核中表现优秀,最终顺利从实验班毕业。
(二)创新“系统论”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经过整体论—分解论—现代整体论—现代系统论等几个阶段[8],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钱老是系统工程和系统理论的开创者,把系统的整体性和局部的具体性有机结合,实现了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辩证统一[9]。
借用系统论思维对实验班人才培养进行指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在大一实施大类培养,设置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力学等跨学科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完整的工程思维模式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大二学生根据兴趣和发展规划重新选择专业。二是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体现五个“加强”。加强德育教育,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活动、钱学森精神学习活动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开设“钱学森精神”“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等通识教育选修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设“学习方法论”“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研究方法课程以及“自然科学研究进展”等学科前沿课程;加强劳动教育,制定《劳动学分管理办法》等制度,开展“勤劳奖学金”评选表彰活动;加强美育和生活教育,实验班学生必须修读一门艺术类必修课,参加“下厨做饭,学会生活”等特色班级活动。三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暑假和寒假小学期,安排国际游学、专业实践、科研训练、创新创业教育训练等实践活动;大四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依托科研项目或企业项目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实行师承教育、现场教学,培养和锻造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强化工程应用能力。
(三) 优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钱老提倡“学思统一”,以思牵引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学知识、思考问题,将所学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实验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广泛运用PBL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启发式、合作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养成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钱老主张课程考核要给学生“下马威”,重点考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不是考记忆力。实验班学生的学业考核实施考核内容过程化,实时检查学生学习效果;考核形式多样化,灵活采用发明专利、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专题设计等多种考核形式;考核主体多元化,探索建立教师主评、学生互评、企业点评的“三方评价”体系,突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创造能力等全方位考核。
(四)配备教学科研双优的师资队伍
钱老强调教学必须要与科研结合,教师结合教学开展科研,通过科研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为确保实验班教学质量,学校实行任课教师准入制。要求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且承担有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实行学习导师制。安排责任心强、治学严谨的青年博士教师,按照1∶5的比例担任学生的学习导师,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对学生从入班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实行心理导师制。实验班学生学习竞争压力大,尤其是动态考核中被淘汰或者新进入的学生心理上都会有比较大的起伏,为避免出现“大鱼小池塘效应”[11],学校安排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长、“楚天园丁奖”获得者吕慧英教授团队,每学期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对特殊学生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确保实验班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学习生活。
(五)营造浓厚的钱学森精神文化氛围
学校先后建成钱学森广场、钱学森纪念馆、航空航天发展史博物馆等特色文化育人设施;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建成由“晨光创业园”“筑梦创客园”等构成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深入开展“钱学森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晨光学者论坛”等系列专题讲座;设立躬行学子奖学金、创新奖学金等各类与创新、创造和实践相关的奖学金项目。初步形成了以“钱学森精神”为核心,以自强文化、双创文化、学术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大学文化体系,为实验班学生搭建了广阔的文化实践平台,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文化氛围。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钱学森实验班”经过十年探索与实践,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十年来共选拔1778名学生进入“钱学森实验班”学习,先后有约70%的学生考取研究生,15%左右学生进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就业,担任高级管理和核心技术岗位。实验班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15项,获国家级及省级科技创新与技能竞赛奖项分别为118项和226项,申报专利165项。实验班良好的教风学风有效带动了全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先后被授予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钱学敏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口述钱学森工程”课题组.钱学森的大成智慧[J].中国航天,2018,(9).
[2]钱学敏.论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J].中国工程科学,2002,(3).
[3][4]朱正伟,李茂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
[5]阎琨.中国精英大学拔尖人才培养的误区和重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
[6]钱学敏.论钱学森关于科学与艺术的思想[J].中国工程科学,2001,(11).
[7]代小芳.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校拔尖学生培养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2).
[8]胡卫.整体论与还原论——认识事物的“宽”“窄”之道[N].学习时报,2018-08-01.
[9]王晓刚.思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下的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
[10]陈华新.集大成,得智慧——钱学森谈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39-140.
[11]于海琴,陈亮亮.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大鱼小池塘效应及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