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艾娅,符宜龙,简万均,唐中建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多由于胆道结石梗阻、饮食不节、酗酒、肝胰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因素所致[1]。SAP病情危急、进展迅速、并发症多,部分患者可迅速进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预后不佳。近年来本病的治愈率有所提高,但病死率仍高达17%左右[3]。本研究探讨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对SAP伴SIRS患者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和预后生存的影响,旨在为该病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1纳入和排除标准
1.1.1纳入标准:①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组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4]中SAP诊断标准,经上腹部CT、血胰脂肪酶及血、尿淀粉酶等检查确诊。②伴SIRS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5]评分≥8分。③入院前未行相关抗炎、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④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排除标准:轻型急性胰腺炎、既往慢性胰腺炎病史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及严重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疾病者,合并血液和免疫系统等疾病者。有过敏史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SAP伴SIRS患者54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男9例,女15例,年龄21~49(32.50±7.86)岁,病程3~18(12.25±5.91) h;病因:暴饮暴食5例,酗酒6例,为胆石症并发胆道感染13例;CT分级[6-7]:D级(胰周渗出显著,胰腺实质内或胰周单个液体积聚)16例,E级(广泛的胰腺内、外积液,包括胰腺和脂肪坏死,胰腺脓肿)8例。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19~50(32.00±7.91)岁,病程5~20(14.00±5.85)h;病因:暴饮暴食8例,酗酒7例,胆石症并发胆道感染15例;CT分级:D级19例,E级11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因、CT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抗休克,纠正酸碱失衡与水电解质紊乱,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解痉止痛,营养支持等[8]。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入院24 h内给予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血液灌流使用Fressenius血滤系统机进行,血流量180~200 ml/min,每次2 h,连续3次以上;持续性血液净化置换液流量为2000~3000 ml/h,血流量150~200 ml/min,持续24~48 h。
1.4评价标准
1.4.1临床疗效:按参考文献[9]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死亡。①显效: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无发热、腹痛、黄疸、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血、尿淀粉酶正常,腹部平片和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②有效:生命体征尚平稳,意识尚清,偶有发热,无高热,轻度腹痛,无黄疸、消化道出血症状,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腹部CT基本正常。③无效:病情及临床指标、辅助检查未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总例数×100%。
1.4.2炎性因子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采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10]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电化学发光法[11]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12]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酶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墨汁吞噬试验测定白细胞数。
1.4.3预后生存情况:评估预后采用APACHE Ⅱ评分进行,该评分由急性生理学、年龄及慢性健康三项评分组成,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TNF-α、IL-6、hs-CRP、PCT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2组TNF-α、IL-6、hs-CRP、PCT及TG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临床指标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体温、心率、呼吸、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及白细胞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2组患者体温、心率、呼吸及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72 h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2组SAP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SAP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2组SA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炎性指标及TG水平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SAP为重症急性胰腺炎,TNF-α为肿瘤坏死因子-α,IL-6为白介素-6,hs-CRP为超敏C反应蛋白,PCT为降钙素原,TG为甘油三酯;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cP<0.05
表3 2组SA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2 h临床指标比较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cP<0.05
2.4APACHEⅡ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观察组(17.60±5.01)分、对照组(17.70±4.8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72 h的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观察组(10.50±2.13)分、对照组(15.10±2.57)分。2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SAP是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占整个急性胰腺炎的10%~20%[13],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急性腹痛,持续时间长、程度剧烈,黄疸进行性加重,伴高热、寒战、呼吸加快、消化道出血症状、腹水等,甚至出现休克、昏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4]等症状,病情险恶、病死率高。目前认为SAP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因子异常释放及胰腺自身消化有关[15]。由于胰腺自身消化造成循环紊乱、肾脏及心肺功能损害,最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休克。受损胰腺组织作为抗原,可激活相关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网络紊乱,促使其发展为SIRS。SAP伴SIRS可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胰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16],预后不佳。
血液灌流又称为血液吸附,是一种通过把机体的血液经体外循环引入灌流器,达到吸附、清除血液中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的治疗手段[17]。血液灌流能有效去除中分子物质、有机酸等物质,适用于各种中毒症状、肝肾损害、SIRS等疾病。持续性血液净化是指一类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18],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高分子材料的对流、吸附作用,清除各种中、大分子炎性介质[19],使机体内潴留的水分排出,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可清除内毒素,使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状态得到重建,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使内脏血液供应得到改善[2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SAP临床疗效更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2 h后,2组TNF-α、IL-6、hs-CRP、PCT、TG水平及临床指标(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及白细胞等)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2组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提示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可高效清除炎性因子,改善免疫系统紊乱,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命体征平稳。治疗72 h后,2组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前者病情较后者更轻,预后更佳。因此在SAP伴SIRS的治疗中采取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比常规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血液灌流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于SAP伴SIRS比常规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更高,病死率更低,可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APACHEⅡ评分、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