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彦,刘 俐,吕辰艳,任 田
胰腺炎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和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发作前大多数患者有暴饮暴食或者胆道疾病史等。慢性胰腺炎是因为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引起的胰腺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1-2]。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急性胰腺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病情险恶、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在胰腺炎中占10%~20%[3]。在20世纪80年代时,多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都死于疾病早期;近十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愈率有所提高,但其病死率仍高达17%左右[4-5]。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多呈进行性加重状态,常因器官衰竭造成其死亡。既往研究报道了如何评估重症胰腺炎的病情程度和预后情况[6],并提出了多种判断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增强CT等,但是这些方法都较为繁琐;所以用简单且准确的方法评估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重要意义[7-9]。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影响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早期危险因素,寻找更合理的治疗方案,以降低患者病死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轻度胰腺炎患者88例为轻度胰腺炎组和正常体检者80例为正常体检组。重症胰腺炎组男48例,女44例,年龄20~70(61.28±12.89)岁;轻度胰腺炎组男46例,女38例,年龄为21~72(59.91±11.46)岁;正常体检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20~62(57.91±10.34)岁。3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均参照中华医学会胰腺病学组规定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10]:①轻度胰腺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改变,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对液体补充治疗反应良好,Ranson评分<3分,或APACHEⅡ评分<8分,或CT分级为A、B、C级。②重症胰腺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改变的同时,还具有下列之一者: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器官衰竭;Ranson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8分;CT分级为D、E级。 ③患者一般资料完整,且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研究通过。
1.2.2排除标准:排除原有慢性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合并其他感染的患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采集病史,并在入院24 h内对其进行实验室检查:患者的性别、年龄、24 h尿量、总胆固醇、总胆红素、白细胞、甘油三酯、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糖、血钙、血尿淀粉酶、丙氨酸转氨酶、动脉血氧分压。所有患者接受的治疗都符合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方案。
2.13组患者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正常体检组和轻度胰腺炎组总胆红素、白细胞、血肌酐、血糖、血淀粉酶显著低于重症胰腺炎组,且正常体检组低于轻度胰腺炎组(P<0.05)。正常体检组和轻度胰腺炎组24 h尿量、血清白蛋白、血钙、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重症胰腺炎组,且正常体检组高于轻度胰腺炎组(P<0.05)。正常体检组尿淀粉酶、丙氨酸转氨酶显著低于轻度和重症胰腺炎组(P<0.05),但轻度和重症胰腺炎组尿淀粉酶、丙氨酸转氨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检组总胆固醇低于重症胰腺炎组(P<0.05),3组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9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情况 本组9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死率为34.78%(32/92),并将其按照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32例和存活组60例,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3影响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或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死亡组血清白蛋白、血钙、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生存组(P<0.01),死亡组患者年龄、血糖值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2组性别、24 h尿量、总胆固醇、总胆红素、白细胞、甘油三酯、血肌酐、丙氨酸转氨酶、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影响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或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动脉血氧分压<70 mmHg和血清白蛋白<30 g/L是造成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的早期危险因素(P<0.01,P<0.05)。见表3。
表1 3组纳入者临床资料比较
注:与重症胰腺炎组相比较,aP<0.05;与轻度胰腺炎组相比较,cP<0.05
表2 影响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表3 影响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较重、起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1-12]。急性胰腺炎尤其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更为凶险,该病发病急且病死率高,胰腺炎发病主要是因为胰液逆流和胰酶损害胰腺引起的,所以临床上可针对这些因素来进行预防[13-14]。70%~80%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胆道疾病、暴饮暴食以及酗酒造成的,腹痛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持续时间较长[15-16]。胰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科急症,病情程度轻重不一,病情较轻的患者容易治愈,但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的状态,由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造成患者死亡,病死率达到了15%~40%,因此重症胰腺炎的及时诊断尤为重要[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血清白蛋白及动脉血氧分压可能会影响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高龄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究其原因可能是高龄重症胰腺炎患者常合并有其他的疾病,更易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增加了治疗难度。文献报道,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更容易受到损害,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尽早干预和提高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才是预后的关键[19-20]。肺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会出现功能障碍的器官,当患者动脉血氧分压过低时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和小动脉痉挛,加重了支气管黏膜水肿,减少肺泡通气、增加了气道的阻力,增加肺微血管的通透性,导致了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了肺损伤[21-22]。有研究者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器官衰竭比胰腺坏死更为重要,造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低氧血症[23]。血清白蛋白在患者机体中有营养支持、免疫调节、血液缓冲、保持胶体渗透压等作用,低白蛋白血症是临床上重症患者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患者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与炎症反应的程度成反比[24]。既往文献报道,当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时候,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25]。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生存组,血清白蛋白越低患者的预后情况就越差。提示血清白蛋白是可以用来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早期指标。
综上所述,高龄、低血清白蛋白、低动脉血氧分压是造成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的早期危险因素,对于老年患者应该密切观察其病情,提高氧分压,预防出现低氧血症,及时纠正低血清白蛋白,降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