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仙桃
摘要: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求知的内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认为数学学习其乐无穷,从而喜欢上数学。为此,教师立足于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特点,通过调查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兴趣的重要性,并提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发现有些题目已讲过很多次,可还是有学生不断出错。这是为什么呢?数学学习学什么?学生应怎样学?知识点怎样才算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呢?为什么老师强调的知识,学生当场会做,过一阵又不会了呢?什么是主动的学习,什么是被动的学习呢?小学生数学教学应如何着力和发力呢?思考后,我觉得一切都要立足于学生,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只有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知识才能被学生乐于接受和应用,教学才事半功倍。
一、小学数学课程概述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复习—学习”的单一循环模式,让学生靠死记硬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很多学生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解答出问题就算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这样教育出来的结果则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薄弱,很难真正地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不当
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关注学生是否对这一知识点理解透彻了。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地把握这一知识点,但是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逐渐落后。这样的后果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
(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不足
大多数小学生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他们把数学当作一门考试的学科来对待,自己是为了不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才去学习的。这一心理在不同程度上会给学生的学习数学带来一定的偏差,以至于在数学学习方面走上弯路。学生只有真正明白学习的目的,才能在学习中尽心尽力,但能明白其重要性的还太少,一般的学生都是出于外部的需要和压力才学习数学的。
(四)部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并不差,但私下却表示特别讨厌数学,因为数学带给他们一种“壓迫”的感觉。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学生对“动起来、说起来”的课堂游戏最感兴趣,这主要是因为游戏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传统的数学课堂基本上是一味的讲练,如此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数学阅读能力差
孩子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拿到题目,无从下手,有的停住笔头不动,有的苦思冥想、眉头紧锁,这时,如果我们将题目读一遍,强调重点的字眼,或者加以停顿、重音,孩子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马上列出解题算式。这说明孩子在数学能力上并没有问题,造成解题困难是因为不能够准确地抓住重点词,理解题目要求,即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差。
(六)数学应用意识缺乏,不会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中的计算力、观察力、分析力、推理力、判断力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贴合,但传统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自我封闭性,老师教的都是“纯粹”训练技能、技巧的题型,脱离社会生活实际。长期的纸上谈兵、单调乏味的练习,既让孩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一些数学技能掌握较好的孩子,面对一些现实的数学问题也常常感到困难。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与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因此,激发兴趣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机,使其认为数学学习其乐无穷。我从事过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从事过小学心理辅导员工作,我不断在数学教育教学领域探索和总结经验教训,几年下来,有所感悟: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就一定能变得更轻松。下面我就具体谈谈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学习快乐数学
1.善用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多做数学小游戏,让课堂更有童趣,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如教学“加和减”时,我设计了帮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小狗的家(对应50到60),小猫的家(对应60到70),小猪的家(对应70到80),小鸡的家(对应80到90),一组同学出100以内的加减题,让另一组的同学解答,找错家的同学要模仿动物的叫声。这个游戏可以在班级上玩,也可同桌之间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加深了理解,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
2.善用小学生爱表现的天性,让每个孩子展现自己的个性,挖掘个人学习潜力。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课下,我组织了数学督查委员,让他们每天和同学分享数学学习的经验和收获;组织数学小老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每周评选班级数学进步之星。这些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一点一滴地积累学生的自信心,发掘学生学习的潜力,让他们的学习更快乐、更轻松。
3.善用小学生好动的天性,让学生的手和脑都动起来,感受实践出真知。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东西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
4.善用小学生的想象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创造环境。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可能有的教师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教师会很高兴地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对孩子创造的积极性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以便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的状态和保持“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5.加强团队合作,成立数学学习互助组,让数学学习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需要合作,在没有任何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像“小华买了6个苹果,又买了4个苹果,小华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这就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而像教学“千克和克”一课时,老师模拟一个称重的实践活动,用准备好的沙子当成菜市场的蔬菜商品,这就要求小组合作来扮演不同的角色。
(二)激发学困生数学学习热情的辅导方法
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而言,一本本数学书活脱脱成了一本本看不懂的天书。我常翻看这些教材,发现它们的编排非常合理,非常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尤其是起步阶段。从学困生的角度来说,如果按正常步骤来上辅导课的话,他们可能比较难接受知识。在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初步研究后,我把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学分成了几个层次和阶段。
第一阶段,计算为主,综合运算为辅。启蒙阶段非常重要,它主要包括数学的基础计算教学。教学包括一般计算和综合运算两部分,若学生在计算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不加以重视、直接教下去的话,很可能导致学生对以后的数学越来越没有兴趣,这是不可取的。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教材中的每个章节都配有习题,老师只要掌握正确的计算进度就可以了,让学生跟着演练。在数学计算基础上,老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准去教,或者根据学生的不同要求,按照正确的认知程度举例就可以了。因为数学计算在考试中占的比例比较大,必须引起重视,而学生计算多少是有一点基础的。教师在这一块花点心力,就能取得数学学习实效,很容易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和养成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计算与实际应用并存。结束了计算的相关学习后,就进入了以应用为主、计算为辅的学习阶段了。这个阶段不涉及思维方法,只是单纯的简单计算型应用知识积累而已。这样的课程非常好上,一节课可以教授2~4个应用知识点和一个习题,应用知识为一问一答式,起始阶段由一个知识点为主,持续一段时间后再增至三个或四个,知识点的教学以师生互动游戏为主。
第三阶段:实际应用与生活举例融为一体。通过第一、二阶段的学习,学生在知识应用方面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的教学也显得十分简单,在原有基础之上增加一个小对话,这样就可以把数学真正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了,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的存在和意义。
第四阶段:角色互换,配以情景对话。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小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创设学习情境,这样可以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小学生比较乐于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有趣的数学问题更能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更易引发他们积极地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
第五阶段:让学生自我探究体验,学会初步的题意理解,包括知识重难点理解及综合性题意理解。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听过了,可能会忘记;看过了,可能还不明白;只有亲自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数学操作的教学。学生对数学的掌握,不是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自己的“体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数学当作现成的理论来教,而要以“體验”为载体,帮助学生架起思维构建的平台,使之在获取知识、拓展认知结构的同时,更多地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力量。
第六阶段:总体梳理,知识积累。经历前五个阶段后,不管在哪个方面,学生都不乏数学积累了,因此在这个阶段,在新增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进行总结性的学习和复习,比如知识的分类、重点难点等,以及分类中会用到的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梳理,对所学的知识也要进行总结性的复习。
另外,按照数学学习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辅导课时间。教师可利用课堂时间随机辅导,在课堂上多提问,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教师要和家长相互配合,合理安排学生的数学学习,摸清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并定期让学生总结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个教师的威信,不是靠打骂训斥建立起来的,是靠平时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和交往建立的。教师只有尊重、关怀学生,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让他们感受到爱,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用温暖的爱融化他们心中的冰山,用诚挚的情点燃他们自信和进取的火种,达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应。
四、结论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是我的追求。我爱我的学生,希望他们在我的指引下,早日插上创造性学习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06).
[2]温恒福.体验式创新教学法[J].当代教学论坛,2003.
[3]陈容清,吕世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施勤,柴林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