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梅
摘要:小学生学习简单的古文,既可以积累一定的古文词语,又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落实古文教学,能为学生进入中学后学好古文做好准备。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方法;学生潜力
古文语言精美凝练,简洁典雅。小学生学习简单的古文,既可以积累一定的古文词语,又可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有效落实古文教学,为进入中学后学好古文做好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一、教材编排——循序渐进
统编版教材中古诗文的比例大大增加,这些古文包括寓言故事、名人故事、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短小精练,通俗易懂,且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适合小学生阅读,同时课后提供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资料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本。这些入选的文言文,其学习目标也从三年级的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到四年级的结合注释理解故事、能和同学说说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再到五年级的通过联系上下文、工具书、注解等理解词句并利用关键词梳理信息,概括课文内容,领悟古人在文中蕴含的智慧、涵养、德行,最后到六年级能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情感,感受语言的艺术魅力,可谓是要求逐步提高,而朗读背诵始终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挖掘古文的教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高瞻远瞩
落实古文的教学目标,要做到高瞻远瞩,即达到课标所提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的目标。在古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到学生的心中,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通过学习古文,理解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并且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树立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豪感。比如四年级上册选自《山海经》的《精卫填海》,这是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写了炎帝的女儿女娃葬身东海,化为精卫鸟,每天风雨无阻地衔树枝和石块填海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精卫百折不回、坚持不懈的坚强毅力和意志,富有浓厚的传奇色彩。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正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这种伟大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三、教学方法——还原反本
(一)兴趣为本
兴趣是所有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乐意去学,才能够真正走进古文当中。但是,古文和我们的现代文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如果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没有兴趣,那么他就无法去领悟和接受古文中蕴含的哲理及价值。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学生乐意去学,学生才能够真正学到古文的精髓。怎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故事导入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小学阶段第一篇古文是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学生对于司马光的故事是不陌生的,但是对古文《司马光》是陌生的。针对这点,在教学中,教师先讲述司马光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随后进行古文《司马光》的学习,学生觉得亲切,学习起来也兴致盎然,可谓是水到渠成。这种故事导入法,让学生根据已知的知识进入到未知的知识学习,为学生的感知搭起一座桥梁,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诵读为本
诵读是学习语文最好的办法,尤其是学习古文,更要以诵读为根本来进行教学。文言味儿是读出来的,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在读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在诵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中华古文化的艺术魅力。诵读须做到以下几点。(1)读得熟练。读古文须读得字正腔圆,这是读古文的基本要求。朱熹说过:“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一忘。”因此,应让全班学生齐声朗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悟学习古文的浓厚氛围。(2)读出古文的感觉。如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这一课精选了三段古人关于读书的独到见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课不像其他的小古文那样生动有趣,比较枯燥无味,但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感知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和意境,带领学生进入到古文的境界,随后通过小组读、句式变换读、加间隔号读、去标点读、竖排格式读等多种方式的诵读,使学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感悟古人的思想火花,明了课文的内涵。(3)熟读记忆。要把古文记下来,读熟是前提条件。在循序渐进的朗读训练后,学生会进一步激发记忆的潜力,自然而然地会饶有兴趣地背诵。
(三)以鉴赏为本
学习古文,能够真正领悟文章所蕴含的人物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及古文中的意境,要通过认真解读并认真鉴赏,把握古文在语言上的语境,方能真正明白文中的内涵。统编版教材入选的古文因类型不同,加上作者的语言风格不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文本进行仔细的解读,选取合适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如六年级下册选自《列子·汤问》的《两小儿辩日》,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讲了古时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一儿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故“远者小而近者大”;一儿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故“近者热而远者凉”。两小儿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在品读过程中,学生和千年以前的孩子进行灵魂的对话,感悟到两小儿天真可爱,喜欢探索,精神可嘉。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要大胆质疑,敢于独立思考。博学多闻的孔子“不能决也”,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从侧面说明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也反映了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文仅一百来字,却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
四、教学拓展——读写提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因此,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故而,在学生学习完课内的古文之后,教师要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拓展训练,达到丰富和积累语言的目标。
(一)阅读拓展
老师在教学中立足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阅读,可以积累和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完《古人谈读书》第二则《读书有三到》之后,拓展阅读选自《古岩斋丛稿》的《读书》:“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其异者,能为人言。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 ,则于禽兽何异?”因学生已学习了《读书有三到》,所以学生学习这篇《读书》便不觉得难,借助注释基本上就可以理解這首小古文了。
(二)写作拓展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整体,在学生充分学习古文的基础上进行由浅入深的仿写,让学生对古文进行初步的尝试,可以进一步理解文章,感知文章的主题,通过练笔,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增强学习古文的能力,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也有了一定的文言积累,那么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课堂上,就会有灵感。
总之,对统编教材的古文教学,要认识编排上的螺旋上升,以便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处理上要高瞻远瞩;在教学方法上要还原反本;在教学拓展上要读写结合,挖掘学生的潜力,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方智范.语文教育与语文素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阮美好.文言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指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