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精细化管理 让主题研修“落地生根”

2020-05-28 15:42陈宪君周艳霞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落地生根精细化管理

陈宪君 周艳霞

【摘 要】主题研修以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直接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培训形式。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多措并举,在评价机制、研修内容、研修模式、研修队伍等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是确保主题研修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主题研修;精细化管理;研修时间

笔者认为,多措并举,实行精细化管理,是确保主题研修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那么如何加强主题研修的精细化管理呢?

一、完善研修机制,精细评价方式

(一)制定管理条例,强化激励措施

一是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注重过程,对教师的校本研修常规进行规范,对研修组活动的组织程序、集中次数等作明确的要求,让活动组织有章可循,避免活动流于形式;二是奖励制度,奖励制度关注结果,在具体操作中,将主题研修与教师综合评价、评优选先挂钩,对研修活动成绩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评先或奖金激励,肯定教师研修成绩,激发教师研修热情。定期评定校本研修优秀奖(优秀教师、优秀团队),通过校本研修评优活动,树立榜样,相互激励,增强成果意识,产生参与研修活动的动力。

(二)建立研修组织,规范研修体系

主题研修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系统工作,要想有效开展,必须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学校要确立以校长为核心的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研修工作的组织与领导,进一步明确任务,专门针对学校的研修工作进行指导与管理。实行行政领导,尤其是教学领导层级包保制、指导研修活动制、推门听课制,将行政领导分到相应的研修组进行活动指导。研修组下设年级组、备课组,人尽其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负责,全员参与到主题研修工作中来。

二、找准研修方向,精审培训内容

盲目的研究、失去方向的研究不亚于“缘木求鱼”,对教学来说不啻于一个灾难。要根据学校不同阶段的中心工作,科学合理布置前后联系的不同研修内容。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大前提下,全体教师的研修内容既有相同,也要注意区别。研修内容要因人而异因科而异,分布骤安排。实现分工与合作相结合,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团队精神。

(一)以问题为中心,注重校本培訓

研修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就要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为中心,以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有效解决教师的教学困惑,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研修的层次与解决问题的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师的研修水平,如果水平低,问题的解决层次有限,最终的效果就会有限。因此在主题研修的各个阶段,应该注重校本培训,在校本培训活动中,让教师在多样化的学习中提升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才有可能发现主要问题,解决主要问题。每学期解决的问题不要多,一到两个问题就行,一次研修不行,可多次研修,达到效果为止。

(二)基于核心素养,整合信息技术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主题研修应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使全体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进步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校本研修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培训非常必要,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不仅仅是要求教师编写、应用课件,更应指导教师科学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建构教材、告诉教师怎样能更有效,提高教师处理信息能力和网络文化判断力,使教师不仅学会获取信息,而且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从而促进课堂教学。

三、创新研修形式,精选活动模式

创新是一切活动的生命力,如果研修形式一成不变,千篇一律,那一定会让教师厌倦,因此创新研修形式,就显得格外重要。研修可采用持续探讨式、案例分析式、问题研究式、切片分析式、课例诊断式、名师引路式、调查征集式、体验反思式、学科整合式等等。下面简要介绍几种:

(一)持续探讨式

提出一个课例多次研讨的设想,实现“一人组织,全组学习;一人主议,众人补充;一人教学,全组听课;一人主评,集体探讨”等。在评课时也要做到精细,做到三个“一”,即说出一点成绩,指出一点不足,提出一点建议。

(二)切片分析式

选取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教学点,组织教师听课,然后就这一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综合各方意见,选取最佳的呈现手段和表达方式,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样的研修可以切实增强研修的针对性。

(三)案例分析式

积累典型课例,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或主题研修过程中的得失进行反思,寻找缺憾,总结不足,以便提高教研能力。之后再反思,再实践,再探索,如此循环,促使教师教育主题研修能力逐步提高。

(四)课例诊断式

在集体备课前提上,由学科组决定一名教师上课(实践课例),课后组织听课老师进行课例分析(诊断课例),找出课堂中出现的不足,集体研究后提出改进办法,确定下次上课教师(改进课例),再次课堂诊断,直到达到预设的效果。

(五)学科整合式

树立学段学科整合意识,打破学段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初小衔接、初高中衔接,跨年级、学科听课,听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再进行校本研修,互动交流,了解各学段、各学科的教材体系,吸取优点,互相借鉴,拓展视野,丰富体验,促进教师自主成长。

四、抓住研修队伍,精心培养人才

(一)突出骨干教师,发挥辐射作用组织主题研修时要突出各级骨干教师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要求骨干教师在某一项工作、某一个教学环节起到示范作用。骨干教师在校内多承担班主任、备课组长、青年教师导师任务,对骨干教师的考核,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考核骨干教师是否能在主题研修中起示范引领作用。骨干教师研修任务完成度,要纳入考核,不仅要看其任教班级教学质量,更要看他所在学科组的研修成果。骨干教师应该是研修的先行者、教师的领路人,合作的组织者与教学的典范,由骨干教师承担研修重要任务,也是促进骨干教师成长的一项举措。

(二)引领青年教师,形成研修习惯青年教师承载着学校教育的未来,应增强青年教师进行研修的自主意识,使之明确研修的必要性和意义,明白研修是他们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推动和保障青年教师参与主题研修习惯的养成,多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和沟通的平台,通过竞赛和评比活动见证他们在研修中的收获,通过活动让他们在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五、统筹研修时间,精简活动频率

教育必须是尊重心理规律的活动,所以教育活动特别要注意师生的时间心理。时间的精细化管理很关键,注意根据时间节点,统筹安排活动。

学校提供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空间和时间应科学,合理,有序,活动有规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等,简而言之,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安排合适的事情。比如假期,给教师布置研修任务:研究课标、学习观摩和分工备课。开学前,安排汇报,以利于新学期工作开阔思路;开学初,大家都有收心的思想准备,是严格落实常规的最佳时期,这对新一学期的作风养成十分关键,可以搞好常规研修;学期中要求教师盯准一位名师,学习名家著作和讲座视频,研课磨课。出课人反思:本节课哪一点体现了哪一点策略或思想?和自己以前的课相比,取得了哪一点进步?听课人反思:本节课解決了自己哪一点困惑?如果由我来上,会在哪处进行调整?怎样调整?另外,将研修活动间隔安排,张弛有度,将骨干教师引领课和新教师见面课、达标课,按照先后顺序安排;将竞赛活动与主题研修有机结合,避免增加教师负担。

研修无极限,学习无止境,主题研修要在细上做文章,在实上下功夫。规范研修管理、优化研修方向、创新研修形式,使每位教师置身“自我选择,自我反思,自我建构”的良好成长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自我成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文贵.校本研修与管理[J].学校管理,2008(04):34~35.

[2]易安定.主题式校本研修的探索[J].学校管理,2015(08):33~35.

[3]董玲.浅谈校本研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4).

[4]杨冬梅.文化意识,从课堂开始链接一浅谈校本研修之文化链接[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1(02).

[5]卢俊.浅谈校本研修的意义和方法[J].甘肃教育,2018(16).

猜你喜欢
落地生根精细化管理
对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思考
风险均衡“落地生根”华夏睿磐受到热捧
浅谈现代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顶层设计引项目“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