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调查分析

2020-05-28 09:37周晓慧张妮妮王丽娟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分离焦虑小班幼儿调查

周晓慧 张妮妮 王丽娟

本文系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与对策调查》(编号:201811397002)研究成果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主要表现和消极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幼儿自身自理能力较差,家庭教养不当以及幼儿园应对焦虑方法单一等。提出了改善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要提升幼儿自理能力;家长应减少自我焦虑;重视家园合作,多途径缓解幼儿焦虑。

【关键词】 幼儿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调查;对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幼儿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小班刚入园幼儿更为关注焦点,幼儿刚入园,随之产生紧张、恐惧等焦虑情绪,如若不能重视、及时缓解矫正幼儿分离焦虑问题,那么幼儿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出现焦虑情绪,甚至成年后还会出现焦虑症,这将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共選取安康域内的三所幼儿园(市区两所公办幼儿园、紫阳县一所民办幼儿园),进行此次实地调查,调查人数共计275人(教师30人、小班幼儿家长245人),并从中选取4个重度分离焦虑的幼儿进行个案分析。较客观地反映了安康地区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现状及现今缓解小班幼儿分离焦虑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康地区幼儿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现状

1、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

分离焦虑情绪时间延续性较长,大部分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分离情绪不稳定,在一到两周左右基本能得到缓解,而个别较为严重的则会持续一到两个月,甚至一年左右;出现的频次较多,刚入园幼儿主要生活场所改变,焦虑情绪分布全天,而早晨入园、中午进餐以及午睡分布频次相对较多;严重分离焦虑的幼儿常表现为少话、默坐、情绪低落、自言自语和独自活动,个别重度分离焦虑幼儿由于不知如何去表达友好,经常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攻击性行为。

2、重度分离焦虑对小班幼儿的消极影响

良好习惯难以建立。由于幼儿长期处于分离焦虑情绪中不愿融入集体活动,导致幼儿难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语言发展迟缓,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同龄的幼儿相比,有严重分离焦虑的幼儿语言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社会性发展缓慢,分离焦虑的幼儿往往不愿参与集体活动。部分幼儿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攻击性行为,不恰当交往方式最终难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幼儿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归因

1、幼儿自身因素

缺乏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入园后不能独立照顾自己,加之教师需照顾多个幼儿,幼儿心理上形成巨大落差,体验到挫败感加剧分离焦虑情绪;不良的同伴关系,入园前家庭人际交往环境较为封闭,导致幼儿缺乏独立交往的能力,影响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过于依恋家人,家长较少进行分离训练,依据鲍比尔的依恋理论,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幼儿与抚养者的依恋程度。当幼儿越依恋抚养者,其分离焦虑的程度越显著,使得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对抚养者过于依恋,表现为缺少安全感,产生了紧张、不适的情绪状态。

2、家庭教养不当

(1)家长过度焦虑影响幼儿。马勤在其研究中提到,幼儿焦虑问题与家庭情绪有紧密的联系。幼儿通过模仿、观察学习获得知识技能,这个过程幼儿也习得家长的生活态度。当家长自身处于过度焦虑的情绪时,形成心理暗示,让幼儿产生对幼儿园的焦虑情绪。

(2)家长缺少科学应对分离焦虑的措施。家长对幼儿分离焦虑了解较少,不能够及时找到孩子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在面对幼儿抗拒入园时处理不当,往往还会加剧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

3、幼儿园因素

教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方法单一,教师未能完全根据不同气质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幼儿获得安全感;家园合作体系不完善。

三、改善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1、要提升幼儿自理能力

家长应做好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做好入园准备,培养幼儿独立性,让幼儿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从中获得成就感;锻炼幼儿主动交往能力,尽可能更多与其他小朋友接触,更快适应幼儿园。

2、家长应减少自我焦虑

家长调整心态,给幼儿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多与幼儿沟通,减少对幼儿负面情绪的暗示;家长建立科学育儿观,在家中减少命令性的语言,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幼儿进行情绪体验进行合理的宣泄;家长可短时间离开幼儿进行分离训练,锻炼幼儿独自探索的能力,降低幼儿对家人的过度依恋。

3、幼儿园要多途径缓解幼儿焦虑

(1)教师要多途径缓解幼儿焦虑。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安全感;给予幼儿诚挚的关爱,教师与幼儿建立新的依恋关系和信任感;新生家访,了解幼儿基本信息、性格、生活习惯;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小班幼儿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应开展幼儿感兴趣且符合年龄特点的活动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教师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关注幼儿的进步,并及时鼓励。

(2)加大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大小班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对教师进行技能培养提高对分离焦虑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针对小班幼儿入园后的分离焦虑问题开展研讨会,加强对分离焦虑表现形式的认知,交流有效对策。

(3)完善家园合作体系。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家长以及幼儿园应该一起对幼儿进行指导教育。重视家园共育,做好家园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为降低幼儿分离焦虑问题,家长、幼儿园及教师互相配合让幼儿更快适应幼儿园,降低幼儿分离焦虑情绪。另外,社区可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做好与幼儿园的联系工作,在入园前让幼儿参观幼儿园,在幼儿园内活动,让幼儿熟悉环境。

掌握正确应对幼儿分离焦虑的科学方法,帮助幼儿做好充足的入园准备,相信在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幼儿能够迅速的缓解分离焦虑。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08-509.

[2] 马勤.幼儿焦虑与家庭情绪表露、幼儿气质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3] 刘练.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以保定市X幼儿园为例[D].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6.

【作者简介】

周晓慧,女,陕西安康人,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

张妮妮,女,陕西渭南人,安康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

王丽娟,女,新疆伊犁人,安康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与教育学原理.

猜你喜欢
分离焦虑小班幼儿调查
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帮助缓解幼儿依恋行为初探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一例“分离焦虑”儿童的个体辅导案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