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星
[摘 要] 课程是初中学校落实育人工作的有力载体和坚实阵地,不仅融合着办学思想,还体现着求学需要与价值追求。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形成办学特色,保证办学质量的关键就是构建与学校特征相符,同时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课程体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学校要顺利推动新课程的创新落实,就要将课程建设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课程校本化要求,基于学校实际开发有助于课程改革和提升课程竞争力的课程体系,为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教学;课程建设
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初中学校的育人模式也需要在课程改革的指引之下进行大胆创新,充分凸显并且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满足兴趣爱好和求学需要,真正实现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密切衔接。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学校课程建设的意义
课程是将培养和教育人作为根本目的而出现并且获得发展的。可以说,课程的本体价值就是培养人,如果不具备这一功能的话,那么课程建设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课程育人价值的发挥需要通过课程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来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学校推进课程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建设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学习上的需要。学校之所以在课程建设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付出时间、精力与资金,是因为通过课程建设及提高课程完善水平,能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让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成果,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更为学生内在潜能与优势的发挥提供必要支持。第二,课程建设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建设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复杂性,要求教师全方位地参与、支持,更需要教师用自己的高超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保证课程建设有效性。教师会在参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也可在实践中做好反思,从而发挥特长,保证课程建设效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學校课程建设的原则
由于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大工程,要真正完成这项工作,必须要做好深入研究和分析,同时要遵循一定的课程建设原则,以便打造更高层次的优质课程体系。第一,坚持通识性和创新性整合原则。初中学校在课程建设中既要抓好常规课程教学,又要提高对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最终实现通识性和创新性的融合,既可以让学生的基础能力得到发展,又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发展学生的特长。第二,坚持科学性和人文性整合原则。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特别强调在课程建设中要将科学与人文进行统一,要将人文和科学课程中的精髓进行挖掘,发扬其中的优秀成分,使其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加分并不断走向完善。第三,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整合原则。理论和实践相整合一直以来都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原则,所以初中学校在课程建设中,既要对理论内容进行完善,又要加入实用性材料,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发展提供课程支持。第四,坚持课程难度设置和学生接受能力水平相适应原则。在初中学校的课程建设环节,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就是科学调控课程难度,不再以追求课程的繁杂、高难度作为课程建设方向,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学校课程建设的策略
(一)扎实课程建设基础,稳步推进学科课程建设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坚实阵地,也是人才培育的主要路径,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学科课程作为根本支撑,以便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课程建设中必须真正做到稳扎稳打,在具备牢固基础之后才能够真正获得良好的课程建设成效。一方面,要积极推行“合作—竞争”课堂建设。首先,要提高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以便确定有效的操作方案。新课程改革是一项专业而又复杂的大工程,在促进思想观念创新的同时,需要得到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因此,要提高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培训体系。一要培训核心团队,在培训中抓好业务培训,要求核心团队成员认真学习和研读培训内容,找到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思路,为活动策划与实施打下基础。二要培训全体教师。在教师培训中需要有专业人员讲解,保证培训内容中的观点新颖和可操作性强。但要培训所有学生及其家长,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度。其次,要做好示范引领工作,提高实验展示课堂效果。新课程改革时间并不长,不少教师的心态没有调整过来,工作热情普遍不高,于是可以由学校领导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设置全校课改研究实验课程,并组织教师参加实验展示课的听课。最后,要积极寻求专家的介入与帮助,通过专家现场“把脉问诊”的方法,帮助教师突破课改落实中的难题,以保证课程建设的方向。另一方面,要做好学科课程的拓展工作。
(二)加大个体关注程度,妥善开发建设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学校课程建设需要着重把握的一个方面。活动课程围绕特定主题进行延伸拓展,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一要妥善建设社团课程。为了让学生的个性获得更好的发展,促进学生形成特长,可以设置舞蹈、演讲等社团课程,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样,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成长的空间。二要开好传统节日课程。初中学校可以抓住节日的有利契机建设传统节日课程,并在课程结束后加强反思与归纳。三要开发推动学生自我成长发展的课程。这类课程要求学生参与到活动课程的设计、评价及管理环节,让学生成为活动课程建设与完善的主人。四要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中,需要重点把握好综合性特征,注意融入多元学科内容,同时注意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流程、内容、考评等环节。
(三)积极打造课程品牌,全力建设特色课程体系
特色课程建设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要保证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效果,积极树立课程品牌是非常关键与必要的。初中学校在新课改思想的引导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已有的特色课程进行大力传承与积极发展。因此,需要在特色课程建设中进行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一直保持特色课程的优势。二是对具备潜质的特色课程进行大力挖掘与开发。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加大创新力度,有效挖掘具备潜质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可以在参与特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拓展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
(四)大力创新课程评价,完善课程评价激励机制
盲目建设课程而不评估课程建设的效果,不了解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最终就不能够获得理想的课程建设成效,反而会增加课程建设的障碍与问题。第一,初中学校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和课程建设的具体需要出台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课改方案,并分阶段进行课程改革落实情况的考核。对于能够主动参与课改环节的教师,会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评优评奖等环节给予一定的照顾和倾斜,同时利用多种不同形式对教师的优秀事迹进行宣传表彰。第二,初中学校需要设置健全的教师评优评先打分表和教师专业技术能力评分表,对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及课程建设中的一系列表现进行评估,并设置明确的考核指标,坚定教师投入课程建设的决心与动力。第三,初中学校要积极落实巡课制度,并将获得的巡课情况当作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做好对教师的动员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学校要不断完善奖惩机制,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让教师学会在课程建设中查漏补缺和积极反思,促进新课改的贯彻落实。
总之,初中学校要将课程建设作为中心着力点,秉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念,掌握初中学校课程建设的规律与实际要求,提升课程建设有效性,助推学校教育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英.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学校课程体系建构[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7,(2):12-16.
[2]黄先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课程改革[J].新课程(中学),2018,(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