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题型分类复习方法探析

2020-05-27 17:57吕亚雄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试题分析复习变量

吕亚雄

摘  要:近年来初中物理中考试题难度有所增加,所以初中毕业学生不但要灵活掌握知识点的应用,还要灵活掌握试题的多种解法,对题型进行灵活分类,教师在教学里慎重选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一类题变为一道题,从而优化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题型分类;复习;试题分析;正反比;变量

对2019年新疆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卷的卷面试题安排和分析很容易看出,试题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灵活,知识点的连贯性更强,譬如选择题第1题,一步的距离考查了估测问题,第10题考查了效率问题、第11题考查了动态电路问题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原理,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点的再巩固。其次重视生活,物理不能离开生活,物理生活,物理是对生活现象规律的总结,将物理规律回归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物理才有存在的价值,注重物理与生活实例、国家重要时事发明以及先进科技发展的相结合。最后,及时通过一些测试反馈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2019年初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卷的分析,做好复习至关重要。下面我就题型的分类复习从平均值问题、效率问题、恒量问题、正反比问题和动态电路问题这五个方面进行简单阐述。

一、平均值问题,清楚原理,等量替代

物理学里,在研究一个变量时,经常会选择一个常量来替代变量,常量的大小大致表示了整个过程或一个物体的物理量的大小,这个常量就是平均值。比如平均速度、平均密度、实验数据的处理中求平均值。平均速度问题依据原理v=s/t求解,平均密度问题依据ρ=m/V求解。引入平均值可以在测量中减小误差,方便运算等。例如,一艘船往返甲乙两地,该船从甲地去乙地顺流速度为v1,该船从乙地去甲地逆流速度为v2,则该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1)设甲至乙的距离为s。顺流航行时间t1=s/v1,逆流航行时间t2=s/v2。

(2)总路程为s总=2s,总时间为t总=t1+t2。

解:=

二、效率问题,理解题设,明确各种功

在物理学中,效率指的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即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百分比。同时又有多种类型的效率,譬如机械效率、热效率、热力转换效率、电热转换效率、电力转换效率等。

在中学中考试题中,效率是必考题型之一。由于效率形多样,所以从表面看似乎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往往不好把握,学生也会因为经常不能正确理解题干中的有用功、总功、额外功而选错公式,从而计算错误。

在效率问题里一定要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各种功。有用功是使用某种机械或电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做的功,记为W有,找准目的。额外功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使用机械或者电器没必要做而又不得不做的功,记为W额。总功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记为W总,W总=W有+W额,在力学里一般是拉力做的功W总=Fs,热学里一般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在电学里一般是消耗的电能W=UIt。结合正确的计算公式,自然题目难题变得容易,迎刃而解。

例如,有一个工人师傅用图示装置在20s内将质量为15kg的货物匀速提升6m,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60W.(g取10N/kg,忽略绳重及摩擦)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动滑轮的质量。

解析:首先清楚题设事件的逻辑,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上下运动。其次找出各种功,目的是利用滑轮在拉力的作用下将15kg的物体移动到6m高的地方,这部分功为有用功,W有=mgh。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题干告诉了我们拉力的功率和工作时间,可以用W总=Pt求得。忽略绳重及摩擦后克服动滑轮自重而做的功就是额外功,W额=W总-W有=m动gh,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所以滑轮移动的高度为6m。

解:(1)W有=mgh=15kg×10N/kg×6m=900J

(2)W总=Pt=60W×20s=1200J

η=×100%=×100%=75%

(3)W额=W总-W有=1200J-900J=300J

m动===5kg

三、恒量问题,找准恒量,建立联系

“恒量”即为不变的量,是初中阶段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记忆,比如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压恒定等。因为恒量问题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直以来是物理中考的重点和热点,如果学生能熟练应用恒量思维来解决问题,不但可以在短时间里提高自己的成绩,还对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及促进作用。

恒量问题出错一般是由于审题不清,找不到恒量,不能使得量与量建立联系。所以要引导学生提取题中重要的信息,明确题目的考察内容,建立量与量之间的联系。

四、正反比问题,理解物理公式,找准函数关系

正反比问题体现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物理量之间一定的简单的函数关系,比如欧姆定律I=U/R,表现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比如压强P=F/S,表现为物体所产生的压强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比如胡克定律F=k·△x,表示为弹簧的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比如c=Q/(m△t),表示为物质的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物质吸收(放出)热量与其质量与升高(降低)温度乘积之比等。解决正反比的问题要对物理公式有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解题的好处颇多,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物理量与量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记忆,可以简化计算过程,变繁为简,避免错误,节约大量的时间。

五、动态电路问题,审清题意,处理好“同一性”原則。

动态电路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开关的通断、电路突发故障引起电流、电压、电阻的变化。解决此类问题一定要认识电路,理解电路,做好电路变化前后的等效电路,再依据欧姆定律I=U/R,或者欧姆定律的变形式U=IR,来判断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以及其他物理量的变化。此类问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问题主要出现在不能正确识别电路、不能合理利用公式、不能找到变化前后的恒量而出现“张冠李戴”,及不能处理好“同一性”(同级单位、同一时刻、同一电路或同一用电器)原则。

实践证明,教师在选题时先易后难,先小题后大题,先少物理量后多物理量,先熟悉后,循序渐进,可以让学生掌握的不是一道题,而是一类题。物理题型分类复习让学生可以准确找准解题的方向,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成就感,节约中考复习时间,提高备战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真正落实中考复习的有效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金.活用机械能守恒条件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物理教学2017.8.

[2]夏波.巧借中考试题,为物理课堂添趣增效.物理教学2016.5.

[3]夏丽.“一题三折”,提高习题讲评课效率的实践.2017.1.

猜你喜欢
试题分析复习变量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物理选择题试题分析
2015年盐城市中考英语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
聚焦热点:高考中与病毒有关的试题分析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