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锐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在我国受到了较大的关注,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增大,要求也更高。声乐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应加强师资培养力度,合理选择并编制实用教材,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并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改革探索
一、引言
近年来,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增大,人才培养要求也更高。声乐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对该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及教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能教会唱的能力,与传统声乐教学培养目的完全不同,因而对声乐教学的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状况、师资水平、办学经验参差不齐,阻碍了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改善教学现状,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有可持续的发展,有必要进行改革探索。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
(一)学前教育声乐师资严重不足
急速增加的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人数使专业教师面临着较大的缺口,另外声乐教学不适合大班授课,如果为提升声乐教学质量而采用小班教学声乐教师将更加短缺。从师资质量角度考虑,适合并胜任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优秀人才十分缺乏。由于学前教育与音乐专业不同,岗位待遇相差很大,造成了学历高的、好的专业教师更倾向于音乐专业而非学前教育专业任教,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对学前教育声乐教师提出了较高标准和要求:既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丰富的文学艺术及音乐理论知识,又要有扎实的演唱功底、较高的教学和钢琴伴奏能力以及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关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和充满工作激情。
(二)缺乏统一规范的教材
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使用的教材各不相同,五花八门,大多照搬音乐专业院校的教材,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标准,音乐专业院校的教材更多侧重演唱技巧的培养,相对高职学前零基础的学生难度太大,不适合没有专业基础的学生。
(三)声乐课时安排不足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门类繁多,声乐课程课时总量少,而学生学业任务却很重,两者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一是学前教育专业生源基础参差不齐,音乐素质和嗓音条件差距较大。在集体课教学中,难以照顾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差异,需要更多课时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弹、跳、唱、画、说、写、玩等基本技能,学生在学习时这些都是独立的课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基本技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更多的是以一个综合运用与展示的过程。三是课后实训场地和指导教师缺少,学生不能及时进行课后巩固复习,必然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可见如何更好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还需深入反思和研究。
(四)课程缺乏整合,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三年,但是第三年的时间全都用于实习实训,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学生学习任务重,如果不针对培养目标开展课程整合,教学工作就会顾此失彼,学生也会无所适从。学生上岗后,明显缺乏教学的实践能力。探其根源,一是在校学习期间,接触幼儿歌曲少,对于童声的发声概念模糊不清,甚至错误地认为幼儿歌曲演唱就是用白声、真声去范唱。二是幼儿歌曲弹唱能力较弱,在工作实际中不能胜任教学,可能会唱不会弹,也可能会弹不会唱,个别较好的能把弹唱结合在一起,但也往往只是会C调,更不用说两升两降各调。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探索
(一)加强师资培养力度
师资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上的不足,另一个是教师能力上的不足。在当前声乐教师普遍短缺的情况下,除了增加教师编制外,学校应加大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技能的培训力度,特别是具有课程整合能力和双师型的教师。一要加强师徒结对,以老带新,建立优秀教师的培养机制,让年轻的教师在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带领下迅速成长起来。二要建立完善的评价管理机制,要采用多元评价。根据学校、系部、专业教师多层次的听课评价以及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等评价汇总考核,与教师的绩效工资以及课时报酬挂钩,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三要加强校企联合,聘请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共同参与声乐课程建设,请幼儿园优秀教师投身到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一支素质优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二)合理选择与编制教材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儿歌演唱和教学能力而不是培养学生的个人演唱能力。教师要根据人培方案和课程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使其更加贴合教学实际。此外,学校要加大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力度,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织专门的师资团队编写校本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发更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的校本教材。为提高编写质量,可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或邀请国内外优秀专业教师,或采用校企联合修编、幼儿园和学校联合编写,推进教学内容,整合共享教学成果,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完善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来自普通中学,他们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声乐训练,声乐基本知识相对缺乏,对此应用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基础出发,读谱、节奏、音准的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习科学发声方法的同时能够不跑调地唱好一首简单的儿歌,慢慢地学会一些难度较大的儿歌,再逐步有演唱难度较大的声乐作品的能力。
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但根据课程设置,声乐课在所有课程中所占比例偏少。所以应加以调整,提高实用技能的课程,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是儿歌演唱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的技能有限,自然无法适应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的需要,幼儿对于歌曲的第一感受往往来自教师正确完美的范唱,教师一定要具备较好的儿歌范唱能力,主要包括童声演唱的技能技巧,并掌握儿童歌曲的数量与质量。二是强化弹唱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幼儿歌曲伴奏能力的培养,并积极吸引声乐教师的参与,以指导学生对幼儿歌曲进行演唱和表演,让学生能“以弹伴唱,以唱为主”,逐渐提高幼儿歌曲的弹唱能力。三是扩展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深度与广度。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虽然是幼儿教师,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应不断扩展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深度与广度。就声乐方面而言,学生不但要掌握幼儿歌曲的教学,还要包括幼儿歌曲编配、幼儿歌曲表演、声乐欣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