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DM 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四项与C 肽、IR 水平的关系

2020-05-27 09:51:30左雪灿楚艳玲李占平
检验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微血管结果显示内皮细胞

左雪灿,楚艳玲,李占平

(1.新郑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新郑 451100;2.新郑市人民医院眼科,河南 新郑 451100)

微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最为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引起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变,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造成组织缺氧,进一步出现代偿性红细胞增加,全血黏稠度升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最终导致一系列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影响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因素有很多,包括C肽减少、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氧化应激[1]。C肽可以反映机体胰岛β细胞的分泌情况,IR主要反映机体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两者皆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2-3]。目前,有关C肽、IR与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拟分析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C肽、IR水平与凝血四项的关系,旨在为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新郑市人民医院100例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及100例T2DM未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对照组)。观察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64.28±5.93)岁,病程(8.92±2.19)年。对照组男63例、女37例,年龄(64.09±6.03)岁,病程(8.95±2.3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的诊断标准[4],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7.0 mmol/L,餐后2 h 血糖≥11.1 mmol/L,具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食、多饮、多尿和体质量下降。

纳入标准:符合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诊断标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妊娠期糖尿病、1型糖尿病或其他类型糖尿病;患酒精性肝炎、胰腺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休克等应激状态;主动申请退出本研究。本研究经新郑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集所有对象空腹8~10 h的静脉血。采用ACL-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西班牙Werfen公司)检测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采用125I人体C肽放射免疫法检测C肽水平。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患者FBG水平。采用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瑞士Roche公司)检测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HOMA-IR=(FBG×FINS)/22.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凝血四项与C肽、IR水平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凝血四项、C肽、IR水平比较

观察组PT、APTT、TT及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Fib水平及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凝血四项、C肽、IR水平比较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凝血四项、C肽、IR水平比较

2.2 C肽、HOMA-IR水平与凝血四项的相关性

C肽水平与PT、APT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2、0.224,P<0.05),与TT、Fib水平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257、-0.324,P>0.05)。HOMA-IR水平与PT、APTT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3、-0.253,P<0.05),与TT、Fib水平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318、0.362,P>0.05)。

3 讨论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以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功能障碍为典型病理特征[5]。本研究结果显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的PT、APTT和TT显著缩短,Fib水平升高。PT和APTT可反映患者外源性、内源性凝血状态,PT和APTT缩短是机体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提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亢进,血栓形成风险增加[6]。Fib可反映体内病理性凝血及纤溶变化,Fib水平升高可使血液黏稠度升高,从而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切变应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7],提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体内异常升高的Fib水平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李健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血糖波动幅度越大,血管内凝血活性越强,血液越高凝,提示机体血糖水平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与T2DM患者的微血管病变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C肽水平降低。C肽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连接肽,可反映机体胰岛β细胞的分泌情况。C肽可与细胞膜上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激活Na+-K+-ATP酶,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功能的完整性,改善血液微循环障碍[9]。潘娟等[10]的研究结果显示,C肽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提示C肽水平降低与T2DM患者的微血管病变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的HOMA-IR升高。HOMA-IR是一项目前临床评价IR水平的可靠指标,IR为T2DM的始动病因,且贯穿于疾病全程[11]。IR可使与糖尿病相关的激素——抵抗素水平升高,使具有血管活性作用、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脂联素水平下降,刺激炎症介质的分泌,从而损伤血管内皮,诱发微血管病变[12]。因此,IR水平升高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的PT 及APTT与C肽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OMA-IR水平呈负相关(P<0.05),提示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与C肽水平下降和IR水平升高有关。Fib水平与C肽和IR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Fib水平均较高,基数较大所致,故与C肽和IR无显著相关性。王静等[13]的研究结果显示,C肽水平升高是影响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保护因素。张小铨等[14]的研究结果显示,HOMA-IR是影响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提示IR可能通过改变T2DM患者的凝血功能,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诱导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临床可根据T2DM患者C肽和IR水平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及早调整治疗方案,预防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综上所述,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PT、APTT和TT显著缩短,Fib水平升高,且与C肽水平呈正相关,与IR水平呈负相关。临床可通过监测C肽和IR水平来评估T2DM患者的凝血功能,为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由于本研究仅为单中心研究,且样本量较小,因此本研究结论还有待后续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微血管结果显示内皮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最严象牙禁售令
中国报道(2018年2期)2018-04-20 04:12:46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新闻眼
金融博览(2016年7期)2016-08-16 18:44:41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绿色中国(2016年1期)2016-06-05 09:02:59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iR-126、EGFL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检测
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问卷调查系统
软件工程(2014年6期)2014-09-24 12: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