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倩
科学思维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为学生从科学的视角观察问题、遵循科学的逻辑思考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等。科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是科学教育的基础,是科学思维发展的主阵地。
案例描述
《声音的产生》一课涉及的基本概念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大部分学生已从课外阅读中了解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因此,引导他们体验思维的生成与发展、真正理解科学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1.听声音——细听各种不同的声音,用心感受传递何种信息?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游戏,请大家注意听声音,说一说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听狗吠声)陌生人在门外。
生:(听铃声)上课、下课。
生:(听集结号声)大课间开始啦。
(教师播放一段模糊的音乐。)
生:是有人被水淹了。
生:是有人在冲马桶。
生:是动物在怒吼。
师:在我们周围,声音无处不在。声音可以为我们传递信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
从概念层面看,游戏导入能引导学生仔细听四种声音,其中故意加入一段会让学生产生争议的声音,激发兴趣,既让学生明白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在生活中声音是无处不在的,又激起他们研究声音的兴趣。从思维层面看,设置听声音的情境,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声音传递的信息,锻炼了他们的推理思维能力。
2.造声音:花式方法制造声音,质疑声音究竟如何产生?
(1)任务一:利用保鲜袋制造声音
师:声音无处不在,现在我们只用一个保鲜袋能制造出声音吗?
(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制造声音:拍、搓、揉、弹、甩、吹等。)
(2)任务二:利用身体制造声音
师:你们真会奇思妙想!老师要加大难度了,你能不能不借助任何物体,只用自己的身體发出声音?请大家安静而快速地尝试。
(学生活动并分享,用到的方法有吹口哨、跺脚、拍手、唱歌、尖叫等。)
(3)提问:声音如何产生
师: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生:因为它们都有撞击。
生:因为我的喉咙在动。
生:因为有振动产生。
师:振动是什么?
生:就是动起来,你看就是这样(一边说,一边演示)。
师: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原因吗?振动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好好地观察声音,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教师利用学生乐于挑战的心理特点,设置有趣的活动,并不断加大难度,引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制造声音,进一步激发兴趣、聚焦: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从思维层面看,学生充分发挥了自主性,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发散性思考,激发出探究的欲望,推动思维更进一步发展。
3.观声音:探究方法背后的本质,观察发声物体是何种状态?
(1)正面观察:观察尺子和橡皮筋的振动
师:看图,小组同学合作,按照图中的方法使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仔细从侧面观察物体在产生声音时是什么状态,并把它的样子画在实验记录单上。
生:(上台展示)我们发现,发出声音时尺子是这样上下抖动的。
生:(上台展示)而且抖得比较快。
师:橡皮筋发出声音时有类似的情况吗?
生:有,我们一拨橡皮筋,它就很快地来来回回抖动起来。
生:我们组的橡皮筋也是,我们用了一个箭头来表示(如图1所示)。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呀!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时都会这样快速地来回运动,我们称之为振动,换句话说,尺子和橡皮筋产生声音时伴随着振动。
学生通过观察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时的样子,真正理解“振动”的含义,总结得出“振动”的初步概念。从思维层面看:学生带着疑问观察并画出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时的样子,经历了对声音产生原因的“抽象—具象”的思维过程;他们对两种物体的发声状态进行分析和比较,锻炼了思维;他们找到两种物体发出声音时的共同点,总结为“振动”,经历了“具象—抽象”的思维过程。
(2)正面观察:观察更多物体的振动
师:其他物体在产生声音时,是不是也在振动呢?
生:我拍保鲜袋时,它也在振动。
生:我拍掌时,手掌在振动。
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我们能够用眼睛看到这些发出声音的物体在振动,那么是不是所有产生声音的物体都有振动呢?老师带来了一面大鼓,它能产生声音(敲击鼓面,产生鼓声)。鼓声产生时哪里在振动呢?
生:鼓面在振动。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鼓面在振动,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认为,将豆子、大米等轻小物体放在鼓面上,可以看出鼓面的振动。接着,教师出示小空瓶,让其发出声音,学生想到可以借助泡沫小球观察内部空气的振动。)
师:通过观察声音,关于声音的产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物体振动时有声音,有声音时有振动,拍、搓、揉、弹、甩、吹等都伴随着保鲜袋的振动,说话时有声带的振动等。)
在初步了解“振动”的概念之后,学生通过实验辨识鼓面、空气发出声音时也在振动,发现身边的物体发出声音时都有振动产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振动”的概念。从思维层面看:学生借助轻小物体,辨识其他物体在发出声音时也有振动的现象,学会了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的实验方法;从橡皮筋、尺子,到鼓面、空气,再到保鲜袋、身体,学生经历了“个别—一般”的思维过程,学习了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
(3)反面观察:观察声音的停止
师:如果没有振动会怎样?不振动的时候会不会有声音?
生:我觉得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师:我们用音钹来试试看。敲击音钹,产生声音,然后轻轻按住,或者捏住音钹的边缘,耳朵靠近听声音,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小组活动后,学生发现按住音钹,声音停止。)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按住它,它就没有办法振动了!
生:振动停止的时候,声音也停止了。
师:总结得真好!我们用手摸喉部,发出“啊”的声音,终止发音后,你感觉有什么变化?
生:声带振动时有声音,声带停止振动时声音停止。
师:通过两个小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物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学生发现,当物体振动停止时,声音也停止,从而更加明确声音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形成完整的科学概念。从思维层面看:学生通过对比物体产生声音时和声音停止后的状态,学习了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学生完整经历“观声音”全过程——正面观察和反面观察,学习从不同角度入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寻找反例的思维方法;学生经历了“产生疑问—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质疑、不断思考,培养了寻找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4.颂声音——用个性语言描绘声音,总结声源究竟从何而来?
师:现在你们能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了吗?
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生:有振动才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有振动才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请同学们照样子,完成下面的小诗: 北风呼呼,是空气在振动。
生:咚咚的鼓声,是鼓面在振动。
生:叮叮铃声,是铃铛在振動。
师:接得真好,真是科学界的小诗人呀!声音的世界多姿多彩,还有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等着我们一起去探索!
从概念层面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获得的收获,引导他们用作诗的形式,巩固“振动”的概念。从思维层面看,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能收获探究的成就感,感受思维发展的乐趣。
案例反思
本节课通过“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个基本概念的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概念教学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反思。
1.好情境,聚焦思维主题
情,能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境,能提供认知背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情境,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是一场思维盛宴的起点。
本节课中,教师用学生熟悉的音频作为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聚焦思维。其中前三段音频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狗吠声、上课铃声、大课间集结号声,第四段音频是能够引起学生争议的,巧妙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特点实施概念教学,能够激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给予他们充分思考的空间,是聚焦思维的必要条件。教师应该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主动接触人文、艺术、地理、娱乐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了解各种活动、节目的组织形式,思考如何将其恰当地融入科学教学中。
2.趣活动,经历思维过程
丰富有趣的活动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课堂形式之一。概念教学中的课堂活动强调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要符合学生兴趣,要让学生跟随活动的进程,体验思维的逐步深入,经历完整的思维过程。
本节课设置了“听声音”的活动,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造声音”设置了利用塑料袋和身体制造声音的活动,成功地引导学生提出了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观声音”活动中运用“正观和反观”引导学生寻找证据,得出结论,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思维发展过程。
教师在概念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找到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深入的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
3.巧引导,学习思维方法
巧妙的教师引导是培养学生思维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思维方法的引导可以通过一个问题,也可以通过一个小活动完成。本节课的思维方法及引导方式见表1:
教师应在备课时主动思考想要施教的思维方法,用合适的方式将其“隐藏”到教学环节中,再以恰当的引导使其“显现”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自己挖掘到其中的“精髓”。
4.多鼓励,感受思维成果
赞赏是促进学生继续从事一项活动的动力,成就感是成功之后的满足,是学生对自我的赞赏,更是一种内在驱动力。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来说充满着挑战,为了使学生继续“求索”下去,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收获后,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也可以主动表达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思维发展的满足感。
本节课在教学结束时,让学生用小诗的形式表达今天所学的内容,他们兴趣盎然,“咚咚的鼓声,是鼓面在振动;叮叮铃声,是铃声在振动”,展现出了学生平日里的观察和课堂上的思考。除此之外,课堂上还可以采用学生喜爱的表演、绘画等形式,让所有的学生收获思考的成就感。
科学概念发展的过程就是思维生成、发展的过程,两者融合就能带来一举多得的收获。科学教师应立足课堂,抓住基本的科学概念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使科学“小”概念带给学生的思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