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后期女性意识的成因及价值研究

2020-05-26 18:24李金双王红卢朝霞
青年生活 2020年13期
关键词:女性意识张爱玲成因

李金双?王红?卢朝霞

摘要: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张爱玲赴美后,文风从原来的绮丽、凄凉,变成了平淡、自然,写作的重点也放在了对个人生活的高度关注上。进入新世纪,中国大陆陆续出版了作者在美国时期书写的大量小说、散文作品,均与张爱玲的个人生活高度吻合。因此,本论文从张爱玲后期作品入手,分析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成因,探究其女性意识发挥的价值。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意识;成因

一、引言

张爱玲是上海沦陷时期或称“孤岛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为我国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她的作品从 20 世纪 30 年代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20 世纪 70 年代,张爱玲定居美国后,陆续发表了《相见欢》《色,戒》《怨女》《半生缘》《小团圆》《雷峰塔》《易经》《同学少年都不贱》《少帅》等小说。在这些小说中,折射出较强的女性意识。这些女性意识的表达,一方面直接从封建社会备受压抑的女性入手,另一方面则通过突显压迫女性的男性形象来体现女性的生存的困境,进而弘扬女性权益。

二、张爱玲后期女性意识的成因

(一)个人婚姻的不幸

张爱玲个人婚姻的不幸对张爱玲后期女性意识的形成与深化有重要的影响。纵观张爱玲的一生,她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经济独立的女性。无论是第一次与胡兰成的婚姻,还是五零年代赴美的第二段婚姻,她充当的都是经济独立的角色,甚至处在负担家计的主要地位。女性经济的独立是其产生女性意识的基础。

在她的第一段婚姻中,张爱玲扮演的大多是以夫为天、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角色。她抱持着中国传统的女性观,对丈夫完全的依赖和崇拜,“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土里。”在跟胡兰成的婚姻中,她除了经济独立之外,在情感上是依附的角色。虽然深爱胡兰成,但是她在盲目的爱情中迷失了自己,也放弃了自我。即使面对丈夫流亡出轨的现状,她都再三隐忍。在跟胡的分手诀别信里,她低眉顺目地写到:“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如此的卑微、低贱。

(二)赴美生活的落寞

张爱玲赴美后,生活上的巨大变化对其后期女性意识的形成也有很大影響,主要体现在其女性自怜意识的产生与深化层面。深究原因主要有:赴美后张爱玲在物质生活上的困顿及周遭文化环境的改变等客观因素;还有个人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不和谐、与朋友疏离以及病痛的折磨等其他因素。

(三)自由的社会风气

张爱玲写作历程的后期正值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第二次浪潮,其范围波及到西方各国。这次席卷全美的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是女性解放运动史上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在这次浪潮中,妇女为张扬女性权利、为争取女性的经济机会、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为了女性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奋斗。其中,为女性福祉而取得的相关权利,对当时妇女的充分解放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对张爱玲的后期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三、张爱玲后期女性意识发挥的价值

(一)文学价值

张爱玲在后期的创作中,从鲜明的性别意识入手,复苏了“五四”时代开启的女性启蒙意识。通过塑造先进的新女性形象表现独特的女性意识、高扬女性精神。在作家和评论家眼中,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出现,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经济压制的环境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确认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的过程是真正独立的过程。张爱玲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将女性的自尊、自爱、自信和自立表现得恰当且充分,使女性能在新时代中塑造现代女性人格、张扬自我意识、展现自我风采,从而反思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全方位压制。另外,她还塑造了一批深陷旧制度中无法脱身的女性形象来反讽男性中心霸权。这些女性被迫处在旧式家庭中无法脱身、甘心依附男权、成为彻底的“他者”。她们的生存价值在父权文化的环境里被忽视,时时处处受到男性的压制。通过塑造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艰难的生活空间和尴尬的生存困境,以此来声讨菲勒斯中心物化女性、压迫女性的实质。

(二)社会价值

张爱玲后期的女性创作对当下女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内在关注和精神支持。 首先,女性创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女性立场、建构女性的自审意识。刘钊的论文《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认为,自审意识是女性意识中的第二阶段,高于生命意识、低于性别意识。自审意识是女性意识的条件之一,是以理性思辨和自觉地自我关照为契机,以深入的女性意识为基础,寻找属于女性的独特价值,并在自我剖析和自我解构中找寻女性尊严和生存的意义,以此获取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女性自审意识是对社会、情感多重层面的自我关注以及对个人心理和思想等灵魂深处的叩问,女性自审意识的不断深入标志着女性自我价值的不断完善和升华。在抵抗男性中心、构建女性权力话语的过程中,女性容易陷入性别中心主义,因此就会在构建权力话语的过程中走向绝对化和片面化。因而,女性自审意识的提出对女性及时调整自我的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有很大帮助,对于建立健全的文化品格实现真正女性的自觉有积极作用。

总结

本文以张爱玲后期作品为基础,结合作家人生经历以及当下女性主义理论,从身体、情欲、以及女性历史观层面对张爱玲的作品进行分析,从中发掘作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并结合张爱玲偏执的性格特质,从个人心理的自怜和自恋层面对张爱玲女性意识的突破进行了着重阐释,分析了张爱玲前后期女性意识表达上的差异。在丰富、完善张爱玲作品研究的同时,此论题也对女性主义场域中女性的自我审视与自我完善的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欣蔚.黄金枷锁下的意志挣扎——从叔本华唯意志论看张爱玲《金锁记》中的女性悲剧[J].大众文艺,2020(08):48-49.

[2]倪思然.难以解开的“生命枷锁”——重读张爱玲《金锁记》[J].名作欣赏,2020(09):11-13+24.

[3]Derui Fan. On Eileen Changs Chinese Version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2019, 3(3).

[4]孙雪迎.张爱玲小说对中国传统母亲形象的颠覆[J].名作欣赏,2020(05):59-60.

[5]王音璇. 论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6.

[6]罗欣. 论张爱玲的局限[D].华中师范大学,2011.

[7]魏晓苗. 论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悲剧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张爱玲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CAUTIONARY TALES
细说张爱玲年代的流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