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中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社区适应现状分析

2020-05-26 18:24石宇宁
青年生活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青少年

石宇宁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这一过程中,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的社区适应状况直接影响该地区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人力资源储备,因而尤为重要。本文分别论述了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社区适应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趋势等当前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以邻里和学校两类社区为研究情景,结合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城市认同度开展研究。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社区适应

1.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城镇化方式逐步由“以经济发展为主要驱力”的“传统城镇化”转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驱力”的新型城镇化。社区作为连接公民个人与社会的中层社会结构,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社区是指生活在具体区域并且其成员具有心理和精神关联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滕尼斯认为,由工业化为代表的人类历史进程将生活在不同类型地域的人划分为前工业时代的社区生活共同体和工业时代的追求个人目标的工具性关系集合[2]。由此可见,社区这一概念并不仅是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认为的地域空间和定居于其中的自然人集群,而是一个历史视角下的动态进程,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生活在特定社区中的个体和群体也必然面临着推动和适应社区变化的议题。生活于西部民族地区的青少年是该地区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受新型城镇化过程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因而该群体社区适应的状况将直接影响自身未来发展的潜力,也会影响人口的区域和阶层流动的通畅性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所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点关注西部民族地区青少年的社区适应状态就显得尤为必要。

2.定义

国内学界对于“社区适应”的定义则更为多样和具体,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不同提出各具特色的定义。例如,杨婧在研究失地农民城镇化过程中提出[3],社区适应是指农民入住新型社区(主要指类城市社区)后,不断在工作和生活方式、社会心理、思维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调试,从不习惯、不认同逐渐转变为认同和融入社区的过程;沈亚对随迁老人的研究中[4],将社区适应界定为,随迁老人在进入社区后,以全新的角色来适应社区的状况,包括不断适应新社区的过程及适应的状态、结果,这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渐进式的模式以及互动所产生的结果。考虑到本研究的对象是我国青少年,在本文中,社区适应是指青少年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变化的生活场域和该群体身心状态及其应对方式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促进青少年社区社会融入的实现方式和前提基础。

3.研究现状与特点

当前国内对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少年社区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生代农民工和流动儿童两个群体上。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感可能受到这一群体在城市社区中的生活适应状况和公平感知水平有关,而且后两者会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感。邓睿和冉光和等学者的研究表明[5],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角色身份上更倾向于将自己认同为“社区成员”而非“农民”;而且在社区中的生活适应程度越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公平感越强,越倾向于将自己定位为城市人口,因而可以更好地促进该群体的城市社區融入[6]。

对青少年的学校社区和邻里社区适应的研究在流动儿童群体身上更为多样。有研究显示,流动儿童在心理感受、人际关系、学习活动和环境融合等方面都体现出良好的社区适应度,具体表现在该群体对于学校社区的认同度较高且学业成绩和学业动机较强;与父母、同伴和教师的和谐人际关系能够促进流动儿童在学校的学业表现等[7]。但也有学者指出,流动儿童的自我评价、情绪认知较低,这可能受这一群体的城市认同程度影响,当流动儿童更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属于城里人的时候,他们的自我评价更偏向于自卑等负面归因[8]。

此外,应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流动儿童应对现有困难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黄安然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主动介入某邻里社区的流动儿童群体,帮助他们解决行为偏差和人际关系问题[9];张仕平通过现场实验的方式,帮助四组流动儿童提升亲子沟通质量[10];彭飞从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交往、社会支持、心理等五个主题出发,为流动儿童提供团体和个体辅导等[11]。结果显示,上述干预研究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有效提升了流动儿童群体的学校和邻里社区适应程度。

4.结论

无论是已经进入生产领域的新生代农民工,还是仍在学龄期的流动儿童,当前青少年的社区适应研究大都涉及该群体对邻里社区的认同感,在学校社区则集中表现为学业成就与学习动机与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而且,该群体的城市认同度会调节前两者的表现。因而,研究该群体的邻里社区认同度、学业目标策略以及城市认同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该群体的社区适应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而研究这三个变量与该群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情景性变量(例如,该群体的社区生活、经济状况、亲子沟通等)之间的关系,则可以为促进该群体社区社会融入的干预措施提供方向。这两者也是之后的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凌喜欢. 城市居民的社区认同:概念、测量及相关因素[J]. 心理研究. 2015, 8(05): 64-72.

[2] James H. Dalton Maurice J. Elias Abraham. 社区心理学——联结个体和社区(第2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 杨婧. 城郊失地农民的社区适应与市民化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4] 沈亚. 老年社会工作在随迁老人社区适应中的应用探索[D]. 贵州大学, 2017.

[5] 邓睿,冉光和. 两代农民工的社区公平感有何不同?——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背景下的经验研究[J]. 公共管理学报. 2017, 14(01): 89-103.

[6] 邓睿,冉光和,肖云,等. 生活适应状况、公平感知程度与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预期[J].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04): 58-69.

[7] 郑砚.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研究[D]. 山东大学, 2012.

[8] 许冬明.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9] 黄安然.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5.

[10] 王志学.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研究[D]. 吉林大学, 2014.

[11] 彭飞. 社会工作者服务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实务研究[D]. 井冈山大学, 2016.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