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辉
摘 要:“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教育改革下的产物,着重强调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把重心放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上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育最大的意义便是使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提升,这样才能真正把教育的价值体现出来。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讲求教学方法,根据时代进步方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使学生未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以此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改革创新
引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升,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以此实现教育价值价值。当前,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语文教育与学生的人文底蕴形成有直接联系。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确教育改革要求,创新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以此实现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初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师当前的重要任务,要想让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必然要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是大展拳脚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个人价值体现出来。初中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教师作为学生的指路明灯,一定要把教育的价值出来,让学生受益颇多,促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当代学生需要具备核心素养,未来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能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能把所学知识善加应用,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以此体现出教育的价值意义。我国一直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教师应当按照时代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一)创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
语文知识的开放性较强,而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性,对开放性的语文自然会存在不同的见解。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跳出固有的条条框框,给学生创造自由空间,让学生个性解读作品,思考其中的内涵。比如,以《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课文为例,本文具有深刻的哲理,體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追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我为什么而活着”作为话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对此进行交流,允许学生自由在教室走动,谈谈自己为什么而活,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然后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述出来。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有感情地对文章进行朗读,自主分析文章,并让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表述出来,使学生个性化解读文章。另外,教师可以把“我为什么而活着”作为演讲题目,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以此实现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创造意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意境美的作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意境体现出来,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融入到作品之中,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从而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比如,以《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为例,本文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意境美,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情之情。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以及配上合适的音乐,把课文中的意境体现出来,让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感受四季变化之美。在意境较强的氛围下,可以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带着强烈的情感对文章内容进行解读。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来分析文章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
(三)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修养
学生所具备的文化修养与品格的形成直接相关,语文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教师可把中华优秀文化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继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比如,以《大道之行也》这篇古文为例,里面描绘了美好的生活景象,希望能够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谋闭不兴。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渗透儒家思想文化,给学生讲解“五帝之世”相关故事,让学生认识我国的文化发展历程。同时,也对这篇古文的主旨进行升华,引入当今社会发展状态,使学生意识到文化品格的重要性,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文化修养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把教育的价值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获取知识,并实现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当多采用诱导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使学生取得实质性的收获,以此增强教学效果。另外,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教育改革要求,对实践教学进行深层次的创新研究,以此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让学生真正获得对应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学慧.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7(14):27.
[2]潘振起.中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与课堂教学改革[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