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河
摘 要: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为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创新教学发展、顺应时代潮流也是当前教学行业的主流趋势。因而在当前社会教学中,体育与健康意识的培养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是从体育教学与健康师资队伍的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手段以及教学要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健康教学;创新发展;新时期
新时代新要求,体育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产生了新的教学要求,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体育科目作为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以及健康安全的主要课程,对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教学价值,接下来笔者将从小学体育教学入手进行细化分析。
一、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体育教学现状可以分为两个大背景:社会方面以及教学方面。从社会大环境来说,现如今更为多元化和先进性社会观念形成为体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建设指导目标。当前整体的社会观念偏向于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情况,这种理念的更新也使得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从教学方面来看,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能够推动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对于运动的兴趣并养成健康锻炼的好习惯,发扬体育精神等,这样也就为新时期的体育健康教学提供了实践支持以及发展方向。除此之外,体育课程也是学生发展的必备需求,只有全方位地成长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健康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身心素养。
虽然整体的教学背景趋向于对体育教学越发重视,但是在教学实际运用时也会有较多问题,比如教师教学手法单一、教学结构不完善、各科教师之间缺乏共识,还有许多教师认为体育课程只是辅助科目,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教学环境从而导致健康师资队伍的建立仍不完善等情况。
二、如何创新教学形式
针对新时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要求,以体育课程为代表的健康师资教学力量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与形式,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形式创新的总结分析。
(一)顺应学生心理,兴趣引导教学
体育教学大多是以室外教学为主,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本就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注意教学方法,如果仅以枯燥和单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学生难免会产生较为无趣的心理。因此教师也要切实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更为新颖的教学條件。
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动作要领时也会和学生一起组织相关的小游戏或者比赛来进行辅助练习,比如在学习有关“接力跑”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笔者就为学生们制定了一项特殊的“接力跑比赛”。传统接力跑大多是单纯以跑步为主,而笔者在跑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难度,如在跑步过程中学生们还要进行跳绳、原地转圈等运动,这样就变成了类似于“闯关”的感觉,学生们既能够体会到运动的魅力,也能够在其中获得合作、刺激的体育练习,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健康教育,树立体育意识
体育是学生锻炼身体素养以及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科目,因而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为学生强调锻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引导学生了解体育锻炼是长期的过程,不能只在体育课时才重视,在平常也要注意锻炼,要引导是正确对待体育科目,也树立起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体育课的运动量相对较大,因而学生们在正式进入到学习前都要做一些课前热身运动,传统教学中大多是以跑步为主,以此来活动学生的筋骨,笔者在这个基础上为学生们做了一些其他运动的补充拓展。比如针对男生,笔者会将一些武术中的一些基本动作进行传授;而对于女生,笔者也为她们设计了一些较为简单的瑜伽动作。通过这样丰富的教学运动,也能够拓展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们提供更为健康的运动形态。这些运动迎合了学生们的思维和兴趣点,并且也便于学生们在平常进行练习,从而可以辅助提高学生的健康运动意识。
(三)多元评价管理,完善教学体系
课堂总结与反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客观的评价就是改善教学条件的主要渠道和方法。评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评价;一种是学生对与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两者相结合才能够推动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不断完善教学结构。
笔者在教学时也会注重与学生们之间的沟通,询问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模式或者对于笔者教学时运用的教学手法有什么意见,只有深刻与学生们进行平等沟通,才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除此之外,笔者也会将学生们的建议进行归纳,并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扬长避短地加以完善,从而使体育教学更为多元和完整。
三、总结
体育课程是引导小学生健康发展以及全面成长的主要课程,而以体育教学为主的健康师资队伍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推动以及思维观念的不断更新,体育教学的价值也会逐步体现出来,从而为小学生们打造出更为轻松和先进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参考文献:
[1]苗承军.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232-233.
[2]朱小力.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