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连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给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完成好“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与此同时,好的教师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更是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他们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读书习惯、思考习惯;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引导孩子向善、向美;能够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正确引导,使孩子逐渐走向成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良好的家校关系可以使教育形成合力,犹如种植幼苗,合适的土壤加上充足的水分和阳光,幼苗就会茁壮成长。可以说,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真正成为国家栋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这就是家校共育的魅力。
时代在进步,家校共育越来越彰显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同、学校认可。家校共育作为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
1.家长参与学校一切事务。本着家校共育的目的,一些学校模糊了共育的边界,无论学校的大事小事,不管家长有没有空闲时间,从晚自习的看班到各类考试代替教师的全程监考,从孩子作业的批改到随堂测试的试卷出题,都要求家长来完成,完全是把家长当作教师来使用,甚至出现了给家长留作业的怪现象,这样不仅模糊了家长与教师的身份,而且极易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使家校共育走向失败。
2.家长过多关注学校的发展。有些家长产生了过强的主人翁意识,无论教育、教学,动辄对学校、对教师提出责问,阻碍管理,致使学校教育由主动变为被动,由积极变为消极。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于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非常急迫,他们急切地等待着孩子的高分数、高水平,希冀孩子各种能力都更胜别人一筹。自然地,这些家长也格外关注孩子的任课老师的硬性学历和教育经验,关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完全适合孩子。一旦孩子的能力和水平没有达到他们心中的期望值,便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学校。有些家长还会隔三差五地进入学校,扰乱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致使学校的管理制度不能执行。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还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犹如春种之幼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而一些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忽略了教育本质,急功近利,要么过多关注孩子成长,要么漠然视之,导致家校不能形成合力,也就无法给孩子带来正确的引导。
诚然,通过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沟通;有利于家长走出教育误区,优化教育环境,等等。那么,怎样才能使家校共育走向成功?家校共育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在家校共育中,家长和学校如果能把握好这样几种关系,守住这样的边界,家校共育就一定能够走向成功。
1.军师和将军的关系。学校是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家长扮演的是军师的角色。家长可以对学校的一些自认为不合理的规定、做法提出改进意见,将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推荐给学校,具体的执行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这样既增强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又不至于使学校的管理出现被动。
2.助力与被助力的关系。有效沟通、合理参与都可以使学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比如,学校举行观摩教学,家长可以受邀参与,这样既有利于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还有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在学校举行的大型文艺活动中,家长作为助力者可以参与教师节目的编排与表演,从而使自己带着欣赏的眼光看问题,也就少了对学校的质疑,更有助于孩子成长。
3.帮扶与被帮扶的关系。由于每个家庭的状况千差万别,家长们知识水平上存在差异,个性迥然不同,社会阅历不同,对待教育问题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对于一些父母对待孩子教育问题意见不统一,祖辈对儿孙存在溺爱,或者父母忙于其他事务无暇顾及孩子教育问题的家庭,学校就要通过家委会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对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所有家长能够认识教育本质,寻找自身不足,逐渐走出教育误区。学校通过帮扶家长,也为自身发展创设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家校携手,共同担负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胜任时代使命的人。所以,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家长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1.定期家访。家访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获取真实信息的主要途径,学校应该安排班主任定期家访。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学校表现不很突出,性格孤僻、懒惰,或者是对教师教育不敏感的孩子,更要多次家访。家访要本着不批评、不指责,切实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要让孩子在场,教师要有诚心、爱心,多鼓励、多赞扬,要和家长切实形成真诚的合作关系,要让家校共育真正成为现实。
2.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立家长开放日。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了解学校制度,以便家长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
3.成立家长委员会,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每个班都要选举产生家长委员会成员,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比如观摩课堂、大型活动、入队仪式、毕业典礼,都邀请家长参与。同时家委会成员还要承担起桥梁的作用,消除家校之间的不和谐音符。通过家委会让家长与学校心贴心、共荣辱。
4.密切亲子关系,为家庭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无数事例证明,父母与子女之间有著良好的亲子关系,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可以安排学生每个星期做一件对父母感恩的事情。比如,为父母洗一次脚、扫一次地、洗一次锅等等。同时,还可以安排亲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发一个亲子共读的视频。这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拉近了,他们也会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总之,在家校共育这条路上,无论家长还是学校都要付出真情、真心,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长,教师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成为学校的智囊。在多重爱的拥抱下,孩子们便会像一朵朵幸福的花儿那样竞相绽放。
(作者系大同市新荣区第三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