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硕
摘要: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数据已完全融入人们的生活,为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经济发展带动人们对中高端特色农产品的消费增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的市场份额占比越来越高,通过分析大數据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结合现存的问题,寻找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改善路径,为各个主体持续走好特色农产品的电商之路出谋划策,有利于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和技术支持,营造更加健康完善的经济环境。
关键词:电子商务;大数据;特色农产品
引言
大数据(big data)又称巨量信息包,大数据又不单是大量的数据,而且是来源不同,类型不同,含义不同的海量数据。大数据应该动态变化,不断增加,而且能够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规律产生价值[1]。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据与人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当中,信息不对称衍生的问题有了越来越多的应对措施,借着大数据发展的东风,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特色农产品是指具备区域特色、高进经济价值以及产量相对稀缺的一类农产品的总称。《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按照品质特色、开发价值、市场前景的标准,确定了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中药材、特色草食牲畜、特色猪禽、特色水珍等10类114种特色农产品[2]。
面对信息爆炸的现状,对特色农产品生产者而言,如何利用电商平台营销自己的产品越来越重要,若能够拿到线上平台的市场份额,特色农产品的高附加利润中的大部分收益可以收归特色农产品供给者自身所有;对电商平台自身而言,利用大数据,能够更加高效和准确地掌握买家和卖家的信息,特色农产品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和发展,打造自己的品牌。“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不仅可以增加销售收入,也可以为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开拓市场创造条件。大数据背景下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在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结合电子商务体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买卖信息交流和传播、并利用物流配送系统的一项经济活动。
1、大数据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现状
1.1 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主体呈多元化发展
在信息如此便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主体加入甚至自己创建电子商务系统,个人、中间商、企业甚至政府部门都可以成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营销主体,销售渠道也日益丰富,通过淘宝、微信、短视频APP、微博等事件软件增加产品信息的获取与传播,利用网络连接买方和卖方。一些银行的APP 、保险公司的官网、政府主导的农业信息网站等都开始挂上相关特色农产品的链接,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该市场。
1.2 碎片化发展现象普遍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使用者增加,农村地区上网人数也逐渐增加,这使得新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得以丰富,特色农产品生产者利用大数据信息,通过网络直接与购买者联系,P2C(p指农民,c指消费者)模式越来越普遍,当然这其中也会出现新的问题,特色农产品供给良莠不齐,消费者的权益完全依托于供给方的“良心”,很多一锤子买卖不利于P2C农产品电商的持续发展。还有一种情况,各网站出现网络热文,是对某地区受灾严重,农产品滞销情况的描述。文末附带购买方式,呼吁大家购买的新闻屡见不鲜,其中不乏情况属实的受灾农户,但是也有一些不良商户以此为噱头来炒作营销,透支公众的同情心,抛开道德问题不谈,这也是大数据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电商的方式之一。
1.3 特色农产品以个体生产为主,标准化程度低
由于我国的小农发展一直还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所以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者仍旧以个体为主,在现有的农业生产规模下,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大大不同于以大农经济为主体的发达国家,受历史遗留因素影响,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极大鼓励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其限制性在今天得以显现,即很难实现标准化,这种质量难以保证的特色农产品在电商销售环节中受到了诸多的限制。相对于标准化高的进口农产品,我国的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产品不具备竞争力。
2、大数据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缺乏监管机构,市场乱象丛生
由于我国电商起步晚,加上没有对应的监管部门,致使市场出现各种品质不合格、信誉不良的买卖现象,食品安全问题、无配套售后问题等现象屡见不鲜,低市场准入原则使得整个产业链都存在问题,表面上损害的是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但是最终受损的是电商平台以及利用电商销售产品的生产者,伤害的是这条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主体的利益。
2.2 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最后一公里”制约发展
基础设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道路基础设施,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离城市中心的路程越远,乡村配套电商网点越少,2017年全国范围内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程度为48%,且分布是呈网状辐射到周边,考虑到成本问题,一些偏远地区甚至没有电商网点。另一方面是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缓慢,很多乡级地区甚至没有连接光纤宽带,薄弱的网络覆盖环境使得电子商务很难在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从生产环节来看,尚未种植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的农民少有通过大数据信息获取种植和市场信息;从销售环节来看,种植特色农产品的农户难以利用大数据和电子商务平台对其产品进行销售。一些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寻找销路的生产者苦于村庄没有设置快递收发点,在发货环节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2.3 特色农产品需求和供给不平衡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一些中高端的特色农产品的供给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信息不对称、高风险等因素又影响着特色农产品的供给,加上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同区域之间的供需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相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特色农产品也会出现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供需问题进而影响价格问题,价格又关系民生问题,价高损伤消费者的权益,价低又无法保证生产者的收益。
2.4 大数据应用及电商人才欠缺
首先是农业信息网络人才欠缺,资本总是向着回报率高的地区转移,城市的回报率高自然能够留住人才,但是农村地区的收益低,熟悉农业经济与现代市场运行规律的人才寥寥无几。其次是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的稀缺,能够对网络信息、农产品信息、市场形势进行分析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配套的培训工作在乡镇地区很难推展开来,具备理论知识的人员其实践能力又极为不足,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3]。
3、大数据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改善路径[4]
3.1 寻找风险分担机制
利用大数据技术,根据多种购物流程损失信息对属于哪个环节、哪个地区哪个快递公司、哪类特色农产品损失较为严重进行统计,针对损失最多环节,寻找对应的合作机构(如保险公司)和物流公司,定制品质保险保险,保证消费者收到的农产品品质无损,若无品质问题则保险公司可以赚取保费;若出現品质问题,则启动保险的理赔程序,弥补电商平台的基本成本,这样对三方都有利。
3.2 提高匹配服务质量
利用物流信息追踪农产品所走路径时间,在那个环节耗时最多,尤其是一些生鲜农产品,对物流时间的要求极为严格,减少耗时最多的环节,提高效率,保证特色农产品品质。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可知,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亟待解决,降低虚假广告和次品充斥市场的占比,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增加售后服务环节和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对生鲜特色农产品而言,出现腐烂等问题要与购买方以及物流公司沟通好如何处理,损失如何分担,对购买方的补偿方式是返还金额还是补发产品等,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错失了长期合作的机会。
3.3 利用大数据建立信用评估体系
对于以次充好、稀释其他优良商户信誉的特色农产品供应方给与相关的警告和惩罚,对于屡教不改的商户撤销其供应商资格,并将其不良信誉公布在对应的评价体系中,供其他电商平台使用者参考。信用评估系统也要利用大数据信息分析买家的信用问题,一些买家为了获得价格减免以及其他优惠,以“差评”、“伪造产品受损照片”等恶意的方式威胁卖家,建立买家黑名单,公布这种问题的卖家的黑历史,防止其他的电子商务平台或卖方再次受骗。
3.4 利用大数据完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流程
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消费群体,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评价,筛选不合格特色农产品供应主体,对产品供应者进行监督,有利于电商平台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丰富用户体验,结合特色农产品“文旅”结合,客户在体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利用电商渠道购买特色农产品,不用担心行李和保鲜问题,回家之后还能品尝特色农产品;利用大数据技术如远程认养的环节,通过在线视频实时关注特色农产品的成长过程,并利用电商渠道将成果运输到购买者手中,增强用户参与感。
3.5 借助大数据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相关数据表明,不少城市地区的居民对特色农产品有旺盛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应季的农产品,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例,每年大闸蟹上市的季节都供不应求,这原本是扩大阳澄湖大闸蟹电商销量的契机,但是由于市场乱象丛生,太多以次充好的大闸蟹消耗了大众对阳澄湖大闸蟹的信任,反而限制了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额。面对这种现状,相关部门或者信誉度高的几大区域可以联合起来,构建政府认证,民众认可的品牌和品牌产权,提高准入原则,严把质量关,加强地区高水准产品的品牌化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不仅为该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也能够为消费者的权益保证贡献自己的力量,毕竟很多利益受损的消费者,花费较多金额却购买到次品的现象比比皆是。营造良好的特色农产品电商发展环境需要政府和民间力量,政府负责做好“守夜人”的职责,制定相关标准,同时要时刻注意“寻租现象”的出现;农产品电商销售主体要完善品牌形象,借助大数据分析制定科学的营销战略,严查特色农产品质量,不断巩固品牌信誉度,在把握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考虑开拓功能相似、品质一致的同类型特色农产品,横向延展产品品牌,为品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蔡庆丰, 郭春松, 陈诣之. 大数据思维在金融学研究中的运用[J].经济学动态, 2015(3):104-114.
[2] 李本波. 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年)》[J]. 中国果菜, 2014, 34(4):15-15.
[3] 张新洁.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探究——以云南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 2018, v.39;No.209(7):166-170.
[4] 郭礼英. 从大数据看农村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改善路径[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v.29;No.429(1):154-155.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