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莹
摘要:中国文人画的发展离不开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土壤,同时,禅宗思想对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精神动力。
关键词:禅宗;禅画;文人画
一、禅宗思想的发展
禅是梵语“禅那”,即“思维修”,静坐息虑之意。佛教的宗派甚多,禅宗是其中之一。释迦牟尼在灵山花会上拈花示众,众人皆不解其意,只有迦叶微微一笑,领会于心,释迦牟尼将心印嘱咐于迦叶,于是迦叶成为禅宗初祖。中国佛教的禅宗是在唐代中后期由六世祖慧能創立,在慧能之前禅学上追求“渐次苦修”,比如达摩祖师在少林寺曾面壁修行九年。传统的如来禅渐修的学统,在唐代由北方神秀一脉承继。南方的慧能倡导的是“教外别传”、“明心见性”,在慧能之后才出现了真正的禅宗,慧能之前只是禅学。随着中国社会历史文明的发展,慧能一派的禅宗思想最终成为中国正统的佛教禅宗思想,即为“南宗”,而神秀一派为“北宗”。
二、禅宗思想对中国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禅宗思想对于中国文人及文人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禅宗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鼎盛期在唐朝,唐代大文人王维对禅学痴迷,下朝之后就专心于诵禅事。公元745年,慧能的高足、禅宗七祖神会到洛阳大弘禅宗思想,王维特意前去拜访、问法,并为南宗顿悟一门作《六祖能禅师碑铭》。王维的绘画作品遗留下的甚少,但多为水墨山水画,并开创了破墨法,改变了以青绿山水画为主流的唐代山水画风。可见,禅宗思想对王维的绘画探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苏轼曾经评价王维的画作,曾评价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来自苏轼的经典诗句。这句诗为我们描绘了凄冷、萧散简远的画面意境,同时也彰显了苏轼的美学审美观。苏轼,北宋大文人,他在诗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并且对于中国诗书画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苏轼好谈禅,倡导在文人画和诗文创作中融入禅意,并与禅僧仲仁相交甚深,推崇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常以水墨作枯木、竹石等。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常与儿童邻”,绘画不应该以形而论,画的像都是骗小孩子的;苏轼提出绘画的“常形”与“常理”,强调绘画的“常理”,即是绘画的意气、性情。苏轼之后有禅僧仲仁,倡导禅画,以作墨梅而闻名,开创了以梅花、岁寒三友为题材的禅画,并有《华光梅谱》留世。禅宗思想以其独特的方式介入绘画,给中国文人画增添了精神上的支持,画中的一枝一叶一点皆是作者心灵相通的关窍所在,更是给文人画笔墨向追求“聊以自娱”“逸笔草草”的无心与“夫画者,从于心者”的彰显个性的发展方向加油助力,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精神土壤。仲仁的墨梅图以简洁的寥寥几笔表现梅花的姿态,彰显了画家的品格和性情。仲仁简淡的笔墨表现方式,冷寂的画面意境,也是禅画表现的独特风格。南岳僧人仲仁的墨梅被宋人评价为:“禅家会见此中意,戏弄柔毫移黑白”。禅宗思想的传播和禅画的绘画表现方式,极大影响了南宋时代的禅画大师梁楷、牧溪、莹玉涧等人。
梁楷开创了中国最早的简笔画,以放浪形骸的笔墨,勾勒出人物的潇洒个性,用笔简洁,彰显禅画的简淡之风。
南宋以后至明代,禅画融入了文人画之中。除了自唐以来有王维、苏轼、仲仁将禅宗思想表现在中国画之中,还有董其昌、陈继儒将中国画类比禅宗划分南北宗,也表现出禅宗思想在明代的普及程度。明代禅学盛行,人们见面问好流行“口头禅”,士大夫面对压抑的政治环境已经无心朝政,转而将个人无所寄托的愤懑情绪以禅宗思想化解,寻求内心的一份平静。另一方面,在北宋兴起的理学,提倡“心与理一”,“一心具万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理同此心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文人画发于心应于手、不求形似的作画原则,就是在宋代理学的推动下,越发肯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随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变化,从认识世界变为认识自己,中国绘画也逐渐从追求“画得像”,转变为在“似与不似之间”。
清朝遗民画家朱耷和独具个性的石涛,将禅画和文人画完全融合在一起。朱耷作为明代遗留的皇族宗室,坚定的反清复明立场,让他毅然选择出仕为僧,并将他愤懑的情绪放到他画作之中,并把对于禅学的理解融入到笔墨的表现,画面清簡。石涛以一种综合的绘画方式,将禅画的前景开拓的更宽,并充分利用题跋表现自己画中的禅机。此外,弘仁的清簡冷峻更极致的展现了禅画的绘画风格,此时的文人画和禅画已经别无二致。
明清禅学虽已不复唐宋时期的繁盛,一个普通僧人的禅学造诣都不如一个文人的禅学造诣。中国佛教禅宗,南岳禅宗思想的“明心见性”、顿悟法门,将清簡冷峻的禅画风格完全融入到文人画之中,更加发扬了文人画中“夫画者发于心也”的个人主义原则,绘画的过程只是在发现自我的同时“以自娱”,也为传统文人画向近现代中国画提供了长远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文献
[1]葛路.中国画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