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庆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占时最多,也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深入研读教材,聚焦语文素养,精心设计学习主问题,打开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评价反馈,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能有效帮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练思维,练表达,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学习;语文素养
小学阅读教学承担着培养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功能。语文素养,不能靠教师讲解,学生默记就能形成,需通过深度学习方式,依靠学生以深度理解为起点,并通过运用方法策略有效迁移运用,开展关联性学习,即“利用旧的知识完成新的学习”,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才得以形成。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呢?
一、深入研读教材,聚焦语文要素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终极目标,课堂上一切学习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在一个单元里,学生应学会什么?学生的哪些语文素养应获得发展?教什么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如果教师还是秉着“拿来主义”,只做教材的“搬运工”,把知识以碎片化的方式来呈现的话,效果必然不理想。在核心素养到来的今天,深度学习强调教学目标的深度融合。教学时,教师要紧扣语文要素,深入研读教材,努力发掘每一单元乃至每一课的教学价值,来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由《猫》《母鸡》《白鹅》《语文园地》和两篇“阅读链接”构成。通过研读单元导语页、课文、課后练习及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板块,不难发现:这四篇文章都是写最常见的小动物:作家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猫、鸡、鹅等的性格特点,表达对小动物的喜欢之情。虽然描写的对象相同,但是写法却各有千秋,言语表达也各具特色。因此,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向了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并迁移运用,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这两篇文章结构清晰,很明显的由两部分组成,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采用了总分段式,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猫和母鸡的特点。《鹅》和“阅读链接”的《白公鹅》两篇文章则在行文结构、描写手法和语言风格上较为相似,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具体描写,并且善用反语表达对“鹅”的喜爱。因此,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运用比较的策略。学习《猫》时,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主要事件,自主绘制示意图,把握文章的脉络,再将词语教学,重点段落教学融入其中。而到《母鸡》《白鹅》这两课教学时,可让学生迁移《猫》的示意图的制作方法,小组合作设计。为了把碎片化的知识整理成一幅美观、全面的课文内容示意图,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地展开讨论。他们常常就用哪个关键词语争个脸红耳赤。在全班汇报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又彼此评价、补充。如果说在《猫》和《母鸡》两课的比较学习中,重点掌握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一个小动物,那么,《白鹅》和《白公鹅》的比较学习,可侧重引导学生感受反语使用的妙处,体悟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事物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就不再是零敲碎打,而是形成一个前后承接的学习有机整体。教材也变成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素材”。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了分析、比较、归纳、评价、创造等高认知行为。
二、设计主问题,打开“学习过程”
我曾听过这样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足足提了39个小问题。在教师牵引着的“满堂问”中,教学看似行云流水,但可以想象学生的思维,只是从一个碎片过渡到另一个碎片,认知和理解等只能停留在浅表。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言: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要避免教师琐碎的提问,教学就要重视主问题的设计。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文本,找到文本中独特的教学价值,从具有种子能量的语言入手设计主问题,并依托主问题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充分打开,拓宽学生思维成长的空间,让学习真正的发生。
如,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母鸡》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整体阅读,发现矛盾,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找出文中作者对母鸡态度的语句:“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学生对这两句话充分质疑:“为什么作者的态度会发生变化?”“‘我不敢再讨厌母鸡能否去掉‘敢字?”最后经过研讨,凝结成了共同探究的主问题:“我”对母鸡究竟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态度。
学生先默读课文,在课文里用两种不同的符号分别标出,“被讨厌的母鸡”“不敢讨厌的母鸡”各有什么不同表现。然后同桌交流,读一读母鸡的不同表现。接着全班交流,然后思考: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样的发现?学生议论纷纷,在讨论中渐渐明晰:作者“不敢讨厌”,正是说明了作者被母鸡负责、慈爱、勇敢的精神深深打动,对母鸡不但不讨厌,还产生了一种敬畏感。“不敢讨厌”表面上是对于母鸡的态度,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学习到这里,我并没有戛然而止,我乘机追问:那么文章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是否多余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迎来了风暴。经过争论,学生发现了作者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更能表达强烈的感情。
这一课我没有纠缠在了解信息和内容的事实性的认知教学上,而是通过设计具有争议性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本文独特的构思,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真切地感悟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学生在对文本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同伴争论、妥协、融合,言语思维能力得到了拔节成长。
三、注重评价反馈,促进自我反思
斯蒂金斯曾言:“任何课程教学的质量最终都取决于那里所运用的评价的质量。”“如果评价不能在课堂层面有效地运行,那么其他层面的评价都是在浪费时间。”教学中,我们制定了适切的目标,精心设计了学习活动,那么,学生是否达标了呢?评价就显得尤为关键,而反馈则是评价的核心。
在常态课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若没有回答出自己所期待的答案,老师则依靠讲深讲透,把知识细细嚼碎了灌输给学生。这种单向的评价和单一的反馈形式,无形中影响到了学生的自我反思的进行,无法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深度学习也就无从谈起。杜威指出:人们不是从经验中学习的,而是从对经验的反思中学习。反过来说。学生是否具有反思力是检验学生是否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主体不应该只有教师,更应该有来自于学习同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在相互的启发中出现顿悟等思维的成果。
教学中若只有评价任务也是不够的,一个完整的评价不仅有任务(评什么),还要有评价行动(怎么评)和评价标准。没有评价标准,教学的深与浅,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等,还是不好控制和管理的。如,在处理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句子体会五壮士的英雄气概的教学片段时: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我先根据课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评价标准,给出7分赋分标准:正确地朗读得1分,流利地朗读得1分,有感情地朗读得5分。先由学生小组内读一读,组员互评,再请一小组学生在全班汇报,交互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学生从同伴的朗读和评价中反思,总结出节奏应该读得更快一些,语气应该读得更加坚定、急促一些。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后再次在全班展示交流。这一次,学生不但能通过把握语气、语调的变化,还能加上表情、动作,读出视死如归的豪迈的英雄气概。
再如,在解决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主问题“文中五位英雄到底是战士还是壮士?”时,我设计了如下评价任务:1.说出是战士的文句和依据,按1+1赋分;2.说出是壮士的文句和依据,按1+1赋分;3.说出这五位英雄为何是“当之无愧的壮士”,理由正确,每条加1分。先小组内互评,在组间反馈,最后全班反馈。
学生在探究、展示、反馈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建构了知识,发展了思维,提升了智慧,养育了人格,并通过获得的成功,激发了学习内部的动机,让学生体验到了知识收获的成就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维能有效提高阅读的质量,从而提升阅读能力,发展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吕映.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要素分析[J].小学语文教师,2019(4).
[2]闫学.高阶阅读能力落地小学语文教学的路径与策略[J].小学语文教师,2019(4).
[3]李竹平.必须要走的路——将语文要素转化为单元学习目标[J].小学语文教学,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