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彩珍
【摘要】新课改在各个地区学校已经完全推行,在教育行业中对德育也具有了改观,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阶段,是养成学生良好品质的启蒙阶段,直接影响到学生成长后的品德发展,而班主任在小学阶段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有效推進德育,班主任需调整自身思想,根据当前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应用激励机制。本文主要分析小学班主任在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融合激励策略来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得到创新。新课改的推行以及人们意识观念的转变,在教育事业中,德育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班主任需要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当前局势和学生的性格特点而言,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来开展德育工作已经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小学班主任可从激励策略入手,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为德育提供良好条件。
一、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没有全面的德育制度。就现阶段多数小学德育情况来看,德育的效果还处于需要不断提升的阶段,主要原因之一为学校在德育方面还没有具有完善、全面的制度,涉及到教学制度、考核制度、考核记录等。学校没有对德育制度进行完善说明学校还不够重视德育工作的落实,导致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没有可以参照的统一标准,只能通过自己的认知、理解选择教育方式。这些教育模式下,缺乏严格的计划和精心的安排,导致德育过程中出现混乱,无法达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2.小学德育实践性不强。现阶段,大多数小学的德育模式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讲解和阐述,少部分会利用教室板报、校园宣传栏来对德育知识进行宣传,这些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只能对学生起到侧面影响,并没有引导学生从内心里接受德育知识,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同时,班主任并没有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德育行为,导致德育都是形式性,缺乏实践教育,学生无法领悟德育的内涵以及意义,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3.学校德育组织不够健全。小学生德育效果不明显,主要的部分原因为学校德育组织不够完善,学生对德育也没有系统化的认识。大多数学校都没有统一的德育模式,班主任开展德育只能依靠对学生的了解来落实和普及德育知识。学校层面没有专门的组织来协助小学班主任落实德育,无法提升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对德育的重要性,无法达到德育的目的。
4.现有的激励策略缺乏完善性。小学德育的任务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为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正确的德育理念,少数班主任会通过激励的策略来适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的思维有限,小学德育环节中采取的激励策略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没有清晰、明确的激励政策、没有考虑到德育记录,对小学德育的质量和效果造成影响。同时也没有严格落实对于学生的激励策略,长时间发展会降低学生在德育的热情度。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开展激励对策的方法
1.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激励策略的前提为及时的德育观念的转变,尤其是需要注意营造德育氛围。班主任应清楚认识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实际德育教学时将学生作为主体,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对于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以及学习态度,班主任可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德育激励策略。在班级中,班主任可以身作则,设立德育教育班干部,建立良好的班风、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德育激励氛围,提高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在学校层面,学校也应利用现有资源,设立专门监督、管理德育教育的部门,为班主任实施激励策略提供帮助,有利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2.制定合理的激励策略并及时落实。班主任根据对学生的了解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激励策略。其中可以针对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心理现状,选取合适的激励方法,综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制定激励策略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从物质和精神这两个层面去考虑,对于班级当中道德品质较高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也能够给其他学生做榜样。对于后进生,班主任及时发现并制止,开展对应的道德教育,鼓励学生知错就改。班主任还需做好学生品德记录,例如,班级中有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学生,在为集体作贡献时,班主任关注并记录,定期开展班会来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而当发现有学生出现违反道德的行为,如乱丢垃圾、损坏公物等,则在班会上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但是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语气要适当,尽可能选择鼓励性语气。
3.通过学习中的例子来激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品质。班主任在进行班级事务的管理时将班级道德管理工作平均安排给班级学生负责管理,班主任可进行多个管理小组分组,每组学生人数相同,由每个小组轮流负责进行班级道德事务的管理。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德育中相互监督,学生道德意识也会逐步提升。在日常生活、日常学习中,学生也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达到自律的效果。这种激励策略,学生能够互相激励,也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学生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相互尊重、共同进步。
4.在道德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校学习中,班主任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的时间以及条件是有限的,学生除了学校生活外,更多的是在家庭中的生活,学生和家长接触的时间是最多的。因此,家长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思想品德,但是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学生自身的成长环境也不同,班级中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考虑采取分层次道德教育的模式,对于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鼓励其保持现有有点,不断对自身道德水平进行提升,而对于自律性比较低的学生则需要多用心监督学生。班主任可定期开展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安排品德优良的学生进行分享,在会上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和家长,针对在德育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同时安排优秀学生的家长发言,对其他家长起到激励作用,也能够给其他家长分享德育教育正确的方法,让家长在家时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对学生进行规范来达到结合生活开展德育的效果。班主任可鼓励家长给学生观看能够提高道德品质的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写下观后感,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具有帮助作用。
三、小结
德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班主任需明白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分析小学道德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在开展德育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生长环境,对小学阶段的德育策略进行优化,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激励策略实施的过程中灵活应用实例激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品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做好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安梅芳.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213.
[2]潘新意.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98-199.
[3]沈惠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