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珊
摘 要:实训和实习应该充分结合,用“一短”和“一长”的实践性学习来解决我们广告设计教学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
关键词:广告设计;教学改革;实训和实习
本广告设计课程的视觉传达专业核心课程。经过数年的建设和发展,本课程与其它实践类设计课程一样遇到了较大的瓶颈问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训练,专业素质有迅速提升,但在接下来的专业核心课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速度有所减缓。“项目教学”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力途径。设计项目可以让学生以体验式的专业学习,了解从设计策划直到设计实施的整个设计流程,教师可根据需要在这个流程中的任意一段进行发散或延长,以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最为理想的项目教学,是全程按照商业设计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展开设计教学,让学生进入设计师的角色,尽心尽力地为设计项目的推进发挥出自己的所有专业技能,在跟进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加强自学的动力,以此形成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项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市场检验这把“标尺”的根本保障。
由于条件限制,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老师和学校很难提供充足的商业设计实践项目给学生。在过去大多数的广告设计教学中,设计训练是借由虚拟项目来完成的,或者是借用以前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但由于时间和市场的变化,许多案例的发生条件都已经变化。经典案例只能提供案例分析的良好例证,为基础广告设计知识的掌握铺平道路。但学校教学环境无法完全引入真实的设计项目。这是由于商业案例大多讲求效率和效益,很难与学校教学节奏同步所造成的。所以虚拟项目虽然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基础设计能力,但没有真实的项目环境,也无法训练学生应变和快速反应能力。久而久之,教学与市场脱钩,教学效果下降,学生的积极性降低。
商业设计项目讲求完成的直接和高效,往往是造成学校的设计教学难以真正跟进的原因。于是,能够让学生参与的广告设计项目,大多都带有实验或探索性质。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急切的市场压力。这却会让学生产生错觉,比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反映出来的心里状态是“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设计节奏……我的观察和认识应该没问题……我只有这样的速度……”可见,学生们在老师的保护下,还没有认识到商业设计环境中的市场压力和残酷竞争。
从反馈的信息显示,我们的毕业生在刚进入实际工作时,容易被快节奏的设计工作给打蒙。它们在岗位上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适应高强度的设计任务。通常在接到设计任务后,年轻的“设计师”们必须在较短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这足以让被我们保护惯了的毕业生不知所措。他们很可能会在巨大的落差下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进而否定自己和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此期间,有的人坚持下来弥补了不足,有的人就选择了转行,原因可能来自很多方面,但我们若能让学生具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他们也许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压力,而不至于太被动。
我们必须反思目前设计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实训和实习应该充分结合,用“一短”和“一长”的实践性学习来解决我们广告设计教学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
这里的“一短”是指“专业实训”,该课专门用于与专业相关的市场调查,通常由任课老师带队参观考察设计公司,了解设计公司各个岗位面临的工作状态和所需的专业素养。因此在最近两届的视觉传答专业学生的实训课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就业需求,教师分头分批带领学生参观考察广告设计公司,品牌形象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以及大型企业的设计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们同这些公司的部门领导和一线设计师进行座谈,让学生了解设计岗位的日常工作和要求,以便学生提前准备。这种考察形式的学习时间不长,但可以让学生尽量全面地了解本专业各对口行业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喜好,有重点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缩短自己同将来的专业实习或工作的距离。
这里的“一长”是指“专业实习”,毕业前的专业实习是视觉传达专业整个培养过程中的最后一环。但由于人数较多,集中实习难度较大,本专业的实习通常由学校推荐和学生自选相结合。分散实习时的质量无法得到充分监督和保障,因此很多毕业生真是“直接”从教室走到了工作岗位。一方面,对于设计公司来说,新手的培养成本高,企业不满意毕业生质量。另一方面,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上用处不大,部分人会片面地理解為学校教的知识无用。
其实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专业实习的有效落实,不能让分散实习流于形式,浮在空中。必须根除每年都在收实习表格却不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的“走过场”。这对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都提出了比较高要求。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需要扩大专业实习的抽查和走访面,真正实地了解学生的专业实习情况。为学生和实习单位提供更好的三方配合。这既是对学生和实习单位负责,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怀,鼓励学生调整出最好的心态接受“角色转变”。从“学生”转变为“员工”,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巨大跨越,更是必须用这种“自我承认”暗示迅速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必须跨过去的“门槛”。由此调动出的“能动性”有助于学生释放出自己的“潜力”,为踏入社会做好心理和行为上的全面准备。
参考文献
[1]冯虎山.广告设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1):146-147.
[2]邱永德,吴小梅.品牌[J].2015,2月(下):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