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强
[摘要]新课程标准模式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奠定稳固的基础。高中历史属于一门人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把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这样才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方法
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挖掘历史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以此来鼓励、激励学生,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稳固的基础,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缺失现状
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首先,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过于应试化,教师忽视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导致学生缺失社会责任感与社会道德感,不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其次,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过于程序化,很多学校、教师设定了统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根本无法为开展素质教育工作奠定稳固的基础;最后,教师过度看重历史知识点的灌输,如历史人物、地点、时间等,缺乏情感教育,更多关注知识体系、知识衔接、知识记忆,而没有做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塑造心灵等。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1.教师不断提升自我人文素养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面对问题缺乏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知,在这种情况下,高中历史教师就是高中生的引导者、指导者,所以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人文素养,成为学生的榜样,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价值与人文素养。教师的言行举止、历史观点都会影响学生,在阐述历史事件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正确传达历史事件中蕴含的价值观,不可以夹杂自身的狭隘观点。比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讲解“甲午海战”的时候,我国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在指挥战舰的时候撞到了敌方的战舰,最终以身殉国。在学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提出问题,认为如果邓世昌不投降的话就不会牺牲,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对学生加以积极的引导,开展人文教育,让学生能够理解邓世昌为何在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中选择了后者,这种伟大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歌颂、学习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日常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多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困惑与需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2.运用多媒体技术深度解析历史素材
当前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同样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教学”的模式,高中历史教师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深度解析历史素材,渗透人文教育。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抽象、复杂的历史知识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比如,在讲解“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影视片段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民主人士所谓的求新求变,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在讲解“贞观之治”的时候,因为“贞观之治”的内容比较多,学生也不易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贞观之治》电视剧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唐朝贞观年间的事件与人物,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便利性,便无节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这样既不能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同时也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项辅助教学工具,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才能够构建高效、和谐的历史课堂。
3.把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历史事件对于高中生来讲非常久远,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善于把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为详细、透彻地理解历史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悟生活、理解生活。比如,在学习“商鞅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商鞅变法中的“土木立信”与当前的“一诺千金”联系起来,这样学生能够更为透彻地理解所学的历史内容。除此之外,教师需要多引入一些热点新闻,增强历史知识的时代性,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在学习英国的制度创新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威廉王子大婚事件来讲解本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对英国制度创新有更多的理解,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与特征。
4.尊重学生,构建和谐历史课堂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渗透人文教育,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共同构建高效、和谐的历史课堂。首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師需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情感、意愿等,结合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来设定教学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给予学生足够的发挥和想象空间,帮助学生形成健康、自立、自信、自尊的人格,让学生沉浸在浓厚的人文教育关怀之中。教师要把课堂的发言权交给学生,比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的时候,学生很有可能对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科学与民主不感兴趣,这时候教师需要转换角度,站在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的角度来讲述,让学生了解这三个人为了唤醒国人的思想而做出的努力,这样学生既能够理解新文化运动,同时也能够明白马克思主义可以在众多流派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既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间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5.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要想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首先,教师需要改变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注重人文关怀的渗透,不要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可以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比如,结合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堂表现、理解能力、自主能力开展评价,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教学模式,在师生互评中,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评价中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为学生展现出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中,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构建和谐、文明的班集体,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设定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在无形之中渗透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总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样既能够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桂芝.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19):45-46.
[2]付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139.
[3]高渊.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8,(2):121.
[4]黄文龙.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19):192.
[5]高月新.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