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下的应用型大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

2020-05-26 01:58沈信希陈伟汤文广
商情 2020年15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沈信希 陈伟 汤文广

【摘要】对分课堂是兼具传统讲授模式与讨论模式为一体的一种混合式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对分课堂模式在广州工商学院课堂教学实践,从学生视角论述对分课堂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经验及其重要性。同时对其在应用型大学生课堂教学内外实践过程当中潜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对分课堂   應用型大学生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一)对分课堂的提出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2014年首次提出并研究设计了出来的对分课堂概念及其运行模式。其是一种由老师讲授、学生内化知识吸收并参与讨论三个大部分共同组成的综合创新课堂模式。对分课堂的理念是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主,以教授知识为辅,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把学生在课堂的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的时间部分留给学生参与讨论。以老师讲授的框架和对重难点问题分析为研究开头,以学生分组讨论和教师的答疑总结为研究结果,将内化学习的过程贯穿始终,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对分课堂的基本内涵

对分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主教场,而是学生们内化学习,整合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展现自我的平台。对分课堂的基本核心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课堂讲授。首先通过主讲教师的讲解知识体系的主骨架和重难点,结合课程要求强化案例的讲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学习框架,布置课后阅读材料采用问题探究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思维。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内化和随后的讨论,因此,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内化吸收。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将了解的重点和难点,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课后学生需要利用课下时间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记录相关信息,提出疑惑问题,形成学习的内化和吸收,更加深刻地完善对知识点掌握,把老师教的内容变成自己的经验。

(3)课堂讨论。每个学生总结的学习成果参与随后的课堂讨论,通过“亮、考、帮”环节,轮流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回答同学的问题。共同启发,共同分享,共同提高,最后老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

二、对分课堂对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的实践

对分课堂针对当前应用型大学生学习的课堂现状,原来学生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单独的讲授而不主动深入思考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惯性。现笔者从学生角度进行分析广州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对分课堂实践效果及提出相关建议。自广州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开展对分课堂以来,师生们大大改变了观念,注重对大学授课方式的改变,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环节,改变应用型大学生懒散的习惯和上课漫不经心的作风,有效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和应用型大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意识,让优秀的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创新性。应用型大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参与者,这一教学模式发展,成为我校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大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新发展路径和方法之一。

(一)对分课堂利于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对分课堂更多的引入自主思考、主动学习提升对个人学习效率与思维方式,通过让教师和应用型大学生积极地营造课后主动自习,课堂上让应用型大学生勇于发表意见和观点,活跃课堂讨论活动氛围。诱导内向或者较落后的应用型大学生加快转变观念,尽快地融入到一个学习和讨论的小组,提升了每个应用型大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和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采用课堂讲授的模式,强调了教师在对应用型大学生的教授和学习主动性教育中的地位和权威性。对分课堂重新分配教学中的权利和责任,赋予应用型大学生应得的权利,应用型大学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给予全体应用型大学生平等,班级更加和谐舒适,充满乐趣与活力。对分课堂转变了绝大部分课堂在教学中的管理权力和结构,改变了课堂教师与应用型大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了师生学习互动社区。

(二)对分课堂利于注重和提升应用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与传统课堂相比,对分课堂模式强化应用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传统课堂认为学习成绩是评判应用型大学生优劣的最重要标准,在对分课堂中,应用型大学生的表现没有特定的评判标准,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各人魅力,或是更具开放性的维度,如创造性思维,不强调标准答案的重要性,开拓应用型大学生思维,丰富应用型大学生想象力,让应用型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赞扬和鼓励落后应用型大学生对实践对分课堂成功起着关键作用,教师根据应用型大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教学内容,以应用型大学生为中心,不被拘束于教科书和大纲,活学活用教材与大纲,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体现对应用型大学生的尊重,注重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这是对分课堂成功教学的重要作用。

(三)对分课堂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大学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和勇于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一环在于个性化的课堂。对分课堂结合传统教学,使得讲授教学和讨论教学全长互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应用型大学生对课堂具有深刻的教学印象,从被动的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应用型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让应用型大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发现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的习惯,提高了应用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

(四)对分课堂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较好手段之一

对分课堂是当代我国高校创新性青少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需要一场教学结构性的变革或教学模式的变革。力推教学改革的历史大背景下,打破了传统的分课堂教学模式,寻求更为符合当代我国高校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改革新模式。对于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正是在高校创新性课堂出现重大困境之时,全国各高校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而逐渐涌现和发展出来的一种具有当代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提高课堂应用型大学生的参与率,激发应用型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

三、对分课堂下推动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的建议

对分课堂在实践过程中受到应用型大学生们的重视与喜爱,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课堂枯燥,应用型大学生积极性低,师生交流少等弊端,挖掘更多的知识和学习内容。对分课堂让应用型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明确学习目的,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应用型大学生在分析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但同时应用型大学生的分组讨论是否有效进行,应用型大学生是否能适应课堂的每个环节,应用型大学生的能力如何有效的得到提高,对此在对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设计控制讨论环节,规范评分细则是有效开展的前提

保证课堂高效有序进行,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设计讨论环节,要求组员要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明确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能让应用型大学生有效地把握好课程的重难点。课堂讨论是对分课堂的重要环节,讨论细节的设计要求科学把控。讨论环节按照四步进行:第一步以对分课堂模式下要求学习的知识内容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安排相关联的讨论题目,要求同学们课下收集准备资料;第二步分组,以每组四至五人为宜,各组员轮流担任组长,便于每个同学充分参与讨论;第三步小组内讨论,轮流发表观点,组长记录归纳观点形成小组结论;第四步小组间讨论,各组代表结合小組收集的资料及讨论观点陈述本组结论,其他持不同意见的小组即对该组进行提问,再由各小组进行打分,最后老师分析讨论题目,点评各小组表现并作出打分,所得成绩为本组每个成员的成绩。提高应用型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课程的成绩考核把过程考核放在重要位置,包括应用型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知识重组能力、课堂发言表现等。平时成绩即学习任务和讨论发言表现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主要考查应用型大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创新思维能力。

(二)明确分工原则,合理搭配组员是共同提高的保障

对分课堂的内化吸收需要分组进行互相学习与交流,保证每个应用型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应明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工原则。考虑应用型大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等因素来合理搭配组员,优化组员结构,平衡小组的学习水平,让学习主动性高又理论知识强的同学带领基础较差的同学更好地融入小组的讨论中,有效地调动课堂上所有应用型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内异质为小组内部各自之间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交流学习,发散创新思维,创造更大的可能性,增强小组后续发展力,而组间同质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原则,在每次讨论中发言表现较好的小组给予平时成绩加分。在良好的氛围中,各小组各舒所长,以此充分发挥每个应用型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三)自主学习探究,锻炼创新思维是高效开展的关键

对分课堂模式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应用型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应用型大学生利用讨论环节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讨论探索的这部分知识行归纳总结,鼓励应用型大学生不断锻炼、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对分课堂的讨论环节是最有效的实践机会。教师要对知识点的重难点进行分析点评,注重对应用型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同时要求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创新意识,才能使教师较好地控制课堂。对于缺乏自信的同学也要改善策略,多鼓励这类应用型大学生要迎难而上,为他们提供发言练习的机会,以增强应用型大学生自信心,引导每个应用型大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老师在布置题目时,设置有创新性的问题,鼓励应用型大学生课后认真收集资料,自习思考。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与反思,表述自己的观点努力说服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与老师,充分地调动课堂气氛,更多的应用型大学生积极热烈地加入到讨论中,锻炼应用型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

四、结语

对分课堂模式是针对目前教育中的教学困境而创新发展的一种课堂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采用自主学习课堂精讲,自主学习内化与吸收和自主课堂讨论与总结三个学习过程依次进行循环的对分模式。为应用型大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及其创新思维培养与锻炼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学习环境,在与其他同学,老师的交流和讨论中能进一步提升其表达能力,沟通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帮助应用型大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的基本思维架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我的认知和思维结构,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培养和提高应用型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分课堂模式得到教师和应用型大学生的认可和尊重,一种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的较好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伟.应用型本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探索——以广州工商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7(10):1-3.

[2]詹建朝.对分课堂模式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以《染整工艺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38):123-124.

[3]任颖.对分课堂在高校“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9):133-134.

[4]梅晓文.对分课堂模式在“审计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99-104+111.

[5]秦琬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中“对分课堂”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13.

[6]刘颖,温彩霞,褚海艳,高叶玲.对分课堂的优势分析及实施方法论述[J].科技风,2019(31):61.

[7]马秀春,孔宪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2(10):167-169.

[8]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