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 王翠
摘 要:“异质同构”指的是当客观物体的存在方式与人类内心的构造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会激起人的审美经验。“异质同构”能够用以阐释翻译中的“意象”问题,帮助译者完整传达原文的“象外之意”。本文以“异质同构”为角度,举例探究《沁园春·雪》两个英译本中对意境的翻译,以探讨格式塔中的异质同构理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异质同构;审美经验;意象
1 “异质同构”与人的情感
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指出,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同人的视觉、知觉以及情感之间有相互关系,一旦这几种事物在结构上达到一致,就能刺激人的审美经验,导致人类内心共鸣的产生。
格式塔理论强调格式塔质的完整性。格式塔质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机械相加或部分之和,而是1=1大于2的效果。比如鹤是一种鸟类,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关于仙鹤的传说,还有诸如“闲云野鹤”“云中仙鹤”的成语表达。因而当“白云”和“鹤”放在一起时,中国人看到的虽是两种“象”,但审美体验却是一种仙境的神圣之感,是“象”和“象中之意”的整合。
从翻译来看,译者作为中介,需将原作中的意图和信息重新编码,转化成一个新的语言符号。这种新的语言符号必须具有完整的格式塔质,也就是形、象、意及其整体结构的结合。因而,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仔细推敲原文,理解原文语境,并据此弄清其完整的格式塔质,还原原文的格式塔意象。这样才能使目标语读者在“异质同构”的作用下,对外部事物产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共鸣,也就是“移情”。
2 简析《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在1936年创作的一首词。当年毛主席率领红军长征部队战略转移到达陕北时恰逢大雪封山,他为观察当地地形环境亲自登上了那白雪覆盖的千米塬地并目睹了白雪下的祖国秀丽河山。由此情此景联想到前途光明的革命形势,主席感慨万千欣然提笔,怀着对革命必勝的一腔热血写下了这首奔放豪迈、气势磅礴之词。
整首词以“雪”咏兴,奔放自由,借对物的赞颂咏叹革命之志。该词上片笔触豪迈,描绘了中国北方壮美灵动之雪景;展现了磅礴豪迈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下片纵横议论,评点古今人物,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情壮志;咏叹了对革命前途光明的信心。全词意境壮美,气吞山河,情感奔放,具有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3 案例分析
本词借助对气势磅礴的北国雪景之描写,突出了毛泽东作为中国领袖的宽广胸襟和伟大抱负。全词用词精炼、明快有力,给读者以鲜活生动、豪迈畅快之感。
因此,译文在完整表达原词“象”的同时,还应将原词中的审美体验进行有效的传递。让“象”作为“表意之象”而存在。
下面,我们将从“异质同构”的角度,对许渊冲和张彦春两位译者的英译本进行赏析。体会翻译如何给予目标语受众相同的精神刺激,以达到移情的效果。
案例1:“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张译:“The River, high and low, Suddenly stops its flow.”
许译:“And up and down the Yellow River, all the endless waves are lost to sight”
赏析:这句词上句是讲望长城内外雪染大地。词人借此句以表达雪之大、之厚、之广阔,以至于让河水瞬时冰封,照应了“雪”得主题。读起来既能感受到雪之寒、之广,又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反观上面两个译本,张彦春像是字对字的直译,只是简单地原词中意象的进行堆砌。相较而言许渊冲的译本稍好些,多了些句式上的变化,读起来更顺口。但是,从异质同构的角度来说,两个译文都没有达到“移情”的效果。这两个译本更多的对原文“意”的翻译,并没有把原词带给读者的那种对雪触动、对河的震撼传递给目标语受众;没有表达出原词中雪之阔乃至瞬时冰封奔腾的大河的壮阔场景,缺少对“象”的完整传递。
案例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张译:“Mountains wave silver snakes; Plains run wax elephants. ”
许译:“Mountains like silver serpents dancing. Highlands like waxy elephants advancing. ”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原描绘了成了“银蛇”和“蜡象”,赋予了雪境以生命感,展现了鲜活、奔放的气势。此句还用“舞”“驰”两个动词来描绘“山”和“原”,达到了化静为动的效果;体现了主席在大雪封山之时心生震撼的情愫和情感上的跃动,展现了祖国和革命所具有的奋发的态势和活力。
再看两个译文。首先,张彦春近乎直译,将原文中的意象对照翻译,没能表现景色的雄伟开阔及词人心中的壮志凌云。而许渊冲的译文用了两个“like”,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山”和“原”的生动鲜活,带给读者以生动活跃之感。并且许渊冲采用了“serpents”(特别大的蛇;蟒蛇)一词,更加贴合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环境,能够在目标语读者的脑中建构一个完整的格式塔质,激发读者的审美。
案例3:“欲与天公试比高。”
张译:“To challenge God, here they go.”
许译:“All try to match the sky in height.”
赏析:本句的意思是“雪后的群山高原似乎要和天争个高低”,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达到了化静为动的效果,写出了革命志士心中的壮志凌云。
从格式塔的角度来说,张彦春将“天公”译成了“God”,虽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文化及认知,但只译出了“象”并无背后的“意”。许渊冲的译文则更加贴合原文的含义,且“match”一词体现了原文的拟人手法,让译文更加传神。
案例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张译:“When its fine All red clad in white hue What a brilliant show!”
许译:“Wait till the day is fine And see the fair bask in sparkling sunshine
What an enchanting sight!”
赏析:本句描绘了旭日东升,霞光万丈的雪后壮丽之景。并用拟人手法将祖国化作红装的少女进行赞颂。
张彦春的译本过于直白,无法唤起读者的美感。许渊冲的版本用了更多形容词,虽更为生动形象,但从异质同构的角度来讲,两个译文虽简要表达了原文的“意”,但都没有完整的传达原词之美。读起来华丽但空洞。
4 总体感悟
首先,从异质同构的角度比较两个完整译本,许渊冲的译本对原词意象的翻译更为传神,且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原文生动、奔放的性质;张彦春的版本近乎于直译,只是将原文“象”进行了简单的传递,没有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美感稍有欠缺。
5 总结
格式塔虽属心理学派,但由于翻译本身面向读者和译者的特征,因而这种理论也可用于对翻译活动的指导。因此译者在翻译时,特别是在翻译颇有深意的文学文本时,可以适当地应用格式塔“异质同构”理论作指导,以达到传递原文本的“象”所包含的“象外之意”,激发目标语读者的审美感受,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近的审美需求,最后达到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冲.格式塔意象的传译[J].中国翻译,2018(4):13-20.
[2]毛泽东.沁园春·雪[J].1936.
[3]陈刚,黎根红.格式塔意象重构:话剧翻译美学之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83.
[4]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