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摘要】“卫片执法”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进行监测,制成遥感影像图,通过对比监测前后地块时像的变化,确定变化图斑,判定变化图斑土地合法性或违法违规状态。本文就“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卫片执法;存在问题;建议
卫片执法检查是指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进行监测,制成遥感影像图,将同一个地域前后两个不同时点的遥感影像图进行叠加对比,就可以反映出该地域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采的地表变化情况。开展卫片执法检查,是对传统的执法监管模式和手段的颠覆,核查违法违规用地由原来的“自下而上”发现、报告,转变为“自上而下”发现、监督,真正实现对违法违规用地“天上管、地上查”,违法行为瞒不住,也藏不了。真正形成全国一张图管理自然资源。自卫片执法检查实施以来,违法用地数量逐年减少,社会大众依法用地意识提高,耕地保护意识增强,土地管理实现逐年好转。笔者本文就“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浅析如下:
1、当前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宣传教育力度、范围不够
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规程复杂的系统工程,普通民众对其专业性、严肃性、重要性了解不多,原因是宣传教育力度弱、范围窄,民众不了解,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违法了。科学规划和引导投资者依法投资建设工作做得不够。
1.2没有建立起及时发现和快速制止违法占地建设的联动机制
绝大多数卫片检查中发现的违法占地建设都在日常执法中被发现并制止,但多数虽发现制止了,但缺少有效的措施,各相关部门信息不互通,没有建立联动机制。
1.3卫片执法检查效率有待提高
从近几年卫片执法工作来看,每年的卫片执法工作存在着“卫片下发的太繁杂、太频繁”的现象,卫片执法检查数据有大棚房、违建别墅、耕地变化、矿产等等,用的核查软件也不一样,有的是一季度一下发,卫片下发后,执法部门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开展此项工作。从图斑下发、到内外业核查、到查处整改、到上报结果、再到实施约谈、最后到落实问责。这项工作还没干完。新的土地变更调查和矿产卫片图斑核对工作又已经展开,两次的卫片工作交织在一起。另外,由于变更调查的其他原因,有的用地早就存在,只是进行了翻建或者修缮等,就会被提取到卫片执法检查图斑上,核查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1.4法律法规不完善,查处难以到位
查处土地违法行为时没有过硬的措施,导致难以查处到位,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赋予自然资源部门强制执行权,没有强制執行权就树立不了执法的权威,不能采取合理、合法、合适的执法手段,达不到应有的执法效果。
2、对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1加强宣传教育
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抓好卫片宣传工作,使土地政策家喻户晓,使依法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是把卫片执法检查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这需要自然资源执法人员在熟练掌握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各个环节的同时应当将土地卫片执法的重要性、严肃性通过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简出的宣传教育,使违法人员知道其违法占地的后果,及时从源头上进行制止。
2.2建立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动工作机制
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实行政府组织、部门协作、信息互通、行政执法与行政监察相结合的联动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应包括:政府督查室、公安局、监委、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局、农业农村局、水务局、市场监督局、环保局等部门以及各乡镇人民政府。
2.3精简卫片检查流程,统一标准,公开公正
统一卫片专用软件,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合并下发图斑,对农村宅基地内的建筑,变化不大的,最好不要列入,减少工作量。从用地管理“批、供、用、补、查”五个环节入手,精简流程。把握节奏,公平公开公正,保持上下一致,内外一致,数据一致。适时召开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树立典型、弘扬先进、鞭策后进,并及时下发通报、奖优罚劣,激发热情,为以后的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4运用好相关法律
土地部门在查处违法占用土地的事实时,首先应当注意区分土地性质,查清违法占用的是国有土地还是农用地,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其次在做出处罚决定时,要积极适用《行政强制法》第四十四条,《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这两条法律已经授权行政机关直接执行的权利。同时争取全国人大在修订相关法律时,赋予自然资源部门执法强制执行权,把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树立自然资源执法权威。对发现的土地违法案件,由自然资源部门组织实施强制拆除,必要时可请法院等部门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