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020-05-26 02:04陈莹莹
卷宗 2020年9期
关键词:现代人培养目标现代化

摘 要: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基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中华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国教育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其内涵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绘制了蓝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路径。面对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既有着新的发展机遇,又要面临诸多新挑战。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现代化

1 教育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学术界众说纷纭,观点不一。第一,北师大学者顾明远在《关于教育现代化几个问题》一文中对教育现代化的界定:“教育现代化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1]第二,关于褚宏启对教育现代化的概念界定:褚宏启学者在《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一书中指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和实现的过程。”从以上两种对教育现代化的定义来看,两位学者对教育现代化的定义有两处共同点。第一,两位学者都强调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第二,两位学者都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不断现代化的过程。综上,本文对教育现代化的定义为: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各要素向现代化转向从而使教育的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2]

2 新时代中国学校教育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2.1 具备现代化的劳动能力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从“接受教育”转变成为“接受有质量的教育”的问题。什么是有“质量的教育”的标准?仅仅在知识等方面接受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有质量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高质量、高标准的教育。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也日益增加,劳动能力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备的素质,也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2.2 具备现代化的动手实践能力

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教育的需要同教育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将目光转向教育的质量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过分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间接经验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直接经验的传授。这一偏向使得学生的认知和行动能力不能很好地统一起来,阻碍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以致于出现了学生言行不一致、办事拖沓、效率低下的现实状况。如今,现代化发展如此迅速,只有人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才能不断满足大工业生产的要求,才能更好的为现代化服务、为教育现代化服务。

2.3 具备现代化的终身学习能力

21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对人们的终身学习能力提出了必然要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学习的需求更加广泛,从而呈现着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3]例如,学前教育普及率不够、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已提出多年,但却迟迟得不到实现。人们要为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前提是人们有牢固的文化理论知识、较高的科学素养。而这些基本的素质则是通过不断地接受教育来实现的。所以,提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加快建设终身学习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还是相对滞后的情况,有必要培养学生现代化的终身学习能力,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为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助力。

3 新时代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应对策略

3.1 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重在补齐劳动教育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将劳动教育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4]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幸福并不是想出来的,而是靠双手干出来的”。劳动教育是我国各级教育的一块短板,我们需要努力将它补齐。多年以来,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自理能力较弱。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现代化人的培养目标,对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3.2 培养知行合一的现代人

学校现代化培养目标的实现更要通过培养知行合一的现代人来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知行合一”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八大理念和标准之一。[5]知行合一顾名思义,也就是言行一致的意思。[6]培养知行合一的现代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当代学生“知行合一”的意识。不断灌输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不仅要认识“知”,更要实践“行”。其次,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指标,建立现代化的考核评价制度。不以认识上的多少来评判一个人合格与否、优秀与否。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实际行动的考核和测评上。再次,调整课程结构。在课程的设置上,中小学应该多设置一些锻炼学生实际能力的课程,让学生在实际的实践中动手操作,防止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认知层面上。

3.3 培养终身学习的现代人

现代化社会对人们的终身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终身学习的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各种活动增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把终身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事业。其次,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普惠性幼儿园、增加高中入学比例。要培养高素质的终身学习的人才,就必须保证人民的受教育水平,自身素质的增加才是终身学习的基本要求。再次,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丰富的学习资源与渠道是学习者的基本保障,学习者们可以通过多样的学习平台查阅到丰富的学习资料,掌握先进的理论与前沿问题。

4 结语

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培养目标又是学校教学的最终追求,实现现代化的培养目标,最终还是要通过培养现代化的人来实现。确立、实现现代化的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不断现代化,培养出现代化的人才,人才才得以用现代化的眼光去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才能对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培养知行合一的现代人,培养终身学习的现代人對学校教学有着重大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03):10-15.

[2]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

[3]韩民.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新挑战[J].终身教育研究,2017,28(06):6-8+11.

[4]顾明远.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5-9.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N].人民日报,2019-02-24(001).

[6]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陈莹莹(1994-),女,汉族,黑龙江宾县,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现代人培养目标现代化
为啥现代人总想静静?
边疆治理现代化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现代人的避难所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