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途径

2020-05-26 02:02费方华
市场观察 2020年4期
关键词:完善途径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费方华

摘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凭借国家政策及自身优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其在快速扩张中也面临着来自内部管理与市场环境等多重风险,制造业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在新时期下,制造业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就要寻求转型升级,优化内部控制管理,加强与客户合作,降低企业风险,提高股东和利益相关各方面的价值,基于此,本文探析了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并提出了内控制度的完善途径。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完善途径

一、企业相关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作为制造业企业实施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涉及财务、生产、销售、预算、审计等多个部门,构建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规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流程,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使企业管理层了解财务现状、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等,通过调整发展规划等进一步实现发展目标。同时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制造业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双重竞争压力,此时加强内控管理可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现代化企业发展中,为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多数制造业企业积极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监督,并出具审计报告。例如,2018年TJ会计师事务所对某企业出具否定意见内控制度审计报告,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多处漏洞,如企业管理机制中明确规定对客户的授信额度应低于其注册资本,但经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审计发现公司存在多个部门分别授信同一客户现象,导致客户授信额度总量过大,这与企业授信额度规定相悖,企业最终应收账款超过6073万元。若后期客户方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将会使企业面临巨额损失。现阶段我国仍有较多制造业企业如上述企业一样内部控制存在漏洞,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以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为出发点,分析了其内控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强化建议。

二、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现状

(一)企业内控环境薄弱

从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来看,其内控环境较薄弱。依据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历程可知,制造业企业发展初期的规模较小,企业管理者即企业所有者,其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但管理经验不足,虽在后期发展中依照相关法规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实际管理中其未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需求、管理现状等,再加上近年来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管理层多强调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市场规模的扩大,忽视内部控制及人才培训工作的开展,员工内控意识淡薄,部门协作沟通能力不足,预算监督执行不到位,相关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制约了企业内控水平的提高。

(二)内控制度建设落后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文件的制定,多数制造业企业虽制定了内控机制,但其未结合企业管理现状,导致制度建设不全面、制度与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如企业内控制度未明确规范经营流程,岗位人员设置不足,不相容岗位未实现有效分离,部门及岗位的管理职责与权限划分不明晰,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现象严重。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活动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工作,但由于管理层错误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职责,其内控制度多倾向于财务管理方面,对业务活动的管控较少,提高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同时企业制定内控制度时未综合分析市场环境、自身发展需求等,且没有依据各资源使用情况制定规范制度,成本管控效果不佳。

(三)会计控制流于形式

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最有效的手段,制造业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就要充分发挥会计制度的控制作用。但当前多数制造业企业的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主要原因是企业业财融合水平偏低,员工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等。工作人员作为内控的主要管理和实施对象,其综合素质决定着企业内控质量,但当前多数企业忽视员工职业道德素养及专业技能培训的开展,财务人员对业务活动流程缺乏深入了解,业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并且会计信息缺乏真实完整性,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1]。

(四)审计监督力度不足

内部审计机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我国多数制造业企业的内部审计机制缺乏完善性,审计监督力度不足,甚至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部分企业未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审计监督由财会人员兼职负责,而部分企业虽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人员配备及岗位设置不完善,部分岗位存在空缺,且绩效考核与薪酬福利由后勤、财务等部门管理,与被审计对象的密切联系,容易使员工受个人利害关系影响降低监督力度,内部审计独立性与权威性的缺失,加大了制造业企业的运营风险。

三、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途径

(一)制定明确控制目标

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需结合行业特点制定明确的控制目标,如确保经营管理活动的合规性,保证资产安全完整、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实现降本增效。同时企业还需依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制定内控小目标,即针对企业内部管理问题较严重、对内控影响较大的关键部位或相关数据偏差概率较大的环节实施控制,例如,在采购环节企业要设置严格的材料验收标准,通过控制材料质量确保企业产品质量。

(二)创新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作为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包含思想认知、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在思想认知方面,制造业企业管理层可通过分析先进企业内控管理案例、学习相关法规等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及建设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制定系統的内控制度。在治理结构方面,企业逐渐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等组织机构,并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由其实施内控管理。在人力资源政策方面,企业依据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素养等聘用员工,完善员工培训与继续教育政策,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此外,企业还需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2]。

(三)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随着制造业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要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以控制目标为核心,全方位收集企业相关信息,必要时可聘请社会反响及资质良好的专业机构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以使管理层明确企业各项目中面临的风险,并依据评估结果设置风险控制点,制定相应的内控风险防控措施,以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优化业务控制流程

针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现象,新时期制造业企业要充分调研,明确内控目标,全面了解当前企业的发展现状,包括企业经营风险、经营环境、审计监督体系建设程度等,并结合企业目标成本管控模式、经费实际支出现状等完善预算制度,以加强内控制度的针对性。同时依据内控制度优化企业的业务控制流程。如筹资与投资环节,企业需完善经费支出的授权审批体系、授权制度,规范股票及贷款等业务流程;在生产活动中,完善材料采购、库存管理、材料领用、费用分摊等制度,明确生产成本核算方式,制定最低工资标准;采购及付款环节,企业要严格把控购买存货、发出订单等内容,在对所接收货物进行验收检查后出具报告,精准核算付款金额,并进行详细记录;在销售和收款环节,向客户收受订货单、记录收益与现金收付以及开具销售发票等[3]。此外,企业还需完善岗位责任制及岗位分离制,明确规范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将出纳与稽核等不相容岗位有效分离。

(五)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在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中,制造业企业需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并在董事会下增设审计委员会,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及审计师,以提高内控审计的权威性。同时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机制,明确审计部门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分离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确保审计的独立性。此外,企业还需将与财务会计工作相关联的业务环节和控制流程纳入监督范围,明确其对内部控制运行缺陷的监督作用,组织审计人员定期实施常规监督与专项审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仍存在缺陷,对此,企业需明确内控目标、创新内控环境、开展风险评估、优化业务控制流程、加大审计力度,以确保制造业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才华.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 222(13):238-239.

[2]张碧华.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途徑分析[J].当代会计,2018, 56(08):53-54.

[3]孙立芹.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 346(5):28-29.

猜你喜欢
完善途径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研究
建立与技术创新同步发展的管理创新体系 打造企业软实力
郑州航空港区融资体系创新研究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网络名誉侵权相关问题研究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探析
中小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