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疾病认知的影响

2020-05-26 05:49欧华妙韩燕萍陈益耀蓝程
海南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循证症状疾病

欧华妙,韩燕萍,陈益耀,蓝程

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海南 海口 57031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属于临床肠道系统常见的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或持续性腹胀、腹痛,并伴有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发生改变等情况[1]。IBS病程长且发病缓慢,发作周期不规律,且其病情极易受环境、睡眠质量、饮食刺激、精神状态等因素影响,导致病情随时加重或发作,给患者生理上及精神上带来极大的伤害[2]。临床上针对IBS 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在对此症进行对症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且因该病易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3]。临床研究发现,在IBS治疗期间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该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但是传统的临床护理方案比较单一,往往忽略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加剧患者焦虑、抑郁等程度,进一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循证理念以实证为基础,将护理实践与护理理论相结合围绕患者实际病情及需求开展护理干预,旨在找寻疾病诊治根本依据及原因。整体护理是结合患者心理、自身状况及环境等多方面全方位开展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疾病治疗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对IBS 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对疾病认知情况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且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的90例IB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 例;年龄20~54 岁,平均(35.2±2.1)岁;便秘型16例,腹泻型13例,混合型1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18~57岁,平均(34.9±2.4)岁;便秘型12例,腹泻型15例,混合型1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IBS罗马Ⅲ诊断标准[5]:临床症状存在半年以上,近3 个月每月腹部不适或反复腹痛时间>3 d,且有以下两种及以上情况者:发作时患者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发作时患者粪便性状发生改变;排便后临床症状有改善。(2)可自主表达自身感受与观点者。(3)自愿配合护理、治疗者。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全身性疾病患者;(2)患有精神性疾病或其他原因无法配合者;(3)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者;(4)患有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者;(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由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及用药指导,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做好临床护理记录与交接记录,对患者进行基本心理护理,针对出院患者出院前给予其相关用药、饮食等相关健康指导,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1.3.2 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具体步骤:(1)组建循证护理小组,由资深护理人员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心理护理、沟通技巧、IBS疾病、循证护理等全方位相关知识教育,提高患者认知,同时保证循证护理规范化、专业化。(2)收集证据:由小组成员查询文献,总结IBS 发病原因机制、疾病特征、临床治疗及护理原理、方法。(3)针对证据制定合理、全面的循证护理计划,并每周组织患者进行指导,每次30~45 min,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干预及认知教育,绝大多数IBS患者因疾病困扰及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出现焦虑、消极等负性情绪,临床应结合患者家庭情况、生活经历、实际病情等因素制定人性化心理护理方案,根据其心理状态展开针对性干预,向其说明不良心理情绪对临床治疗的不利影响,鼓励其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阅读书籍、观看欣赏放松的影视节目或播放舒缓的音乐放松身心,鼓励其多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释放自身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同时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期间,对其进行IBS相关知识教育,包括IBS 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原因、临床症状、治疗及预后等,解答并纠正患者疑惑及错误理解,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明确IBS为临床良性疾病,增强治愈信心,消除负性心理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②家庭支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情绪对病情影响及健康心理状态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使用方法、服用剂量、时间,并强调长期服药重要性,指导家属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避免因病症好转及擅自停药使病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同时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消减其心理压力。③生活指导,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大要素,护理人员应督促患者休息保障充足的睡眠时间及较好的睡眠质量,每天保证睡眠时间6 h 以上,忌熬夜,积极进行适量体育锻炼,增加腹肌和膈肌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机体免疫力,同时戒烟戒酒,形成健康生活习惯。④饮食指导,IBS 属于肠道系统常见病,健康的饮食习惯与其病情有着紧密的联系。护理人员应指导其关注饮食卫生,规律进食,均衡饮食,少食或禁食富含脂肪的食物、乳制品、生冷、易产气食物等,形成健康的日常饮食习惯,平衡胃肠道吸收消化功能。针对不同类型IBS 患者应进行针对性饮食指导,如腹泻型IBS 患者应注意腹部保暖,禁食或少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便秘型IBS 患者应多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针对即将出院患者留取其电话信息,并组建QQ 或微信群,定期通过QQ 或微信群对其进行指导,并通过电话随访其病情进展情况。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4 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肠道症状、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统计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1)肠道症状:通过症状严重指数与频率指数进行评估,症状严重指数1 级表示无症状,2 级表示有感觉但可耐受,3 级表示中度已干扰正常生活,4 级表示已影响日常工作,5 级表示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最终结果取全部症状严重积分之和的平均值;症状频率指数1 级表示未发生,2 级表示每周至多发生1次,3 级表示每周发生2~3 次,4 级表示几乎每日均有症状,且发作间隔短,最终结果取全部症状频率积分之和的平均值[6]。(2)心理状态:通过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进行评价,SDS、SAS 各包含20 条目,每个条目1~4 分,得分>50 分即代表患者已存在焦虑、抑郁症状,得分越高,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7-8]。(3)生活质量:通过IBS 专用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进行评估,该表共含排便异常、精神压力、家庭关系紧张、饮食限制、健康忧虑、身体不适、冲突行为、烦躁不安8 个项目,每项评分范围0~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9]。(4)疾病认知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患者IBS 认知情况进行调查,该调查问卷涵盖患者对病情、饮食、用药情况及心理调节情况、活动等方面,满分100 分,大于80 分记为优秀,60~80 分记为良好,40~59 分记为一般,低于40 分记为不及格,分为越高,认知情况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症状严重指数、频率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症状严重指数、频率指数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下降,症状得到改善,观察组症状严重指数、频率指数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症状严重指数 症状频率指数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453.38±0.482.72±0.47a3.11±0.372.24±0.39a观察组453.57±0.691.42±0.26a3.03±0.251.26±0.32a t值1.51616.2361.20213.031 P值 >0.05<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下降,焦虑、抑郁情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SAS、SDS 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4559.53±7.0850.72±6.07a56.11±5.7752.54±6.19a观察组4559.57±6.6946.82±5.86a56.51±5.9543.96±5.92a t值0.0273.1010.3246.720 P值 >0.05<0.05>0.05<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估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估项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提高,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估项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比较 观察组优秀者显著多于对照组,不及格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

时间 组别 例数 人际关系 性功能 社会功能 挑食 健康忧虑 躯体意念 行为障碍 烦躁不安护理前 对照组4580.71±6.0579.30±6.2675.41±7.1966.17±6.2467.85±6.3780.21±7.8776.00±8.3274.12±7.30观察组4580.06±6.1180.67±5.1874.84±8.1265.35±7.2568.19±6.3280.43±8.1675.34±8.3074.43±7.22 t值0.5071.1310.3530.5750.2540.1300.3770.203 P值 >0.05>0.05>0.05>0.05>0.05>0.05>0.05>0.05护理后 对照组4584.11±6.25a83.30±5.26a83.41±6.53a83.17±8.24a81.85±7.63a82.21±7.93a80.00±8.32a84.55±9.30a观察组4587.46±7.31a86.67±6.18a90.84±8.63a90.35±9.25a86.19±8.74a87.43±9.18a84.34±7.30a90.43±9.22a t值2.3372.7864.6063.8882.5092.8872.6303.012 P值 <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表4 两组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症状多以腹痛、腹痛等腹部不适为主,同时伴有粪便性状改变或排便习惯变化等现象,经常伴有如背部疼痛、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临床发病率在10%~20%[10],约占胃肠道疾病的40%[11]。近年来临床IBS发生正呈逐年增加趋势发展,发患者群多为20~50岁轻中壮年,其中女性居多。IBS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报道,免疫紊乱、肠道炎症、肠道动力异常、肠道感染、精神心理因素、饮食与药物影响、遗传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IBS发病,病机复杂,临床尚无有效方法及药物可根治[12-13]。近年来研究发现,临床治疗IBS 主要存在3 个问题:(1)负性情绪:绝大部分IBS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持续不良刺激,作用于下丘脑、内分泌、免疫、酶等系统及神经递质,进而对胃肠功能产生干扰,影响内脏敏感性,诱发IBS 相关表现[14-15];(2)不良生活习惯:胃肠道系统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3)迁延不愈:此乃IBS最大问题,因病情久治不愈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消极等情绪,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又会直接影响病情加剧或发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长期迁延不愈[16]。可见,IBS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或生理上不良表现,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针对IBS 临床特点,探索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或护理方案成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点。

有研究结果显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改善IBS 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康复[4]。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模式是近年来伴随循证医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已逐渐渗入临床各个护理领域中,在甲状腺疾病、手术室护理等临床应用中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IBS 治疗中鲜有报道,陈丽萍等[17]在便秘型IBS 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穴位按摩与循证护理,显示应用穴位按摩与循证护理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症状及生活质量,效果显著。本文对45 例IBS 患者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干预,成立循证小组寻找IBS发病原因机制、疾病特征、临床治疗及护理原理、方法等证据,以循证实践为依托,从收集的证据入手结合患者实际需求,从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多方位、综合指导,研究发现,护理后两组患者症状严重指数、频率指数及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负性心理状态方面较常规护理措施具有更理想的效果。另外,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估项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提高,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估项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且观察组对疾病认知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IBS 治疗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而本文开展的调查显示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意义显著。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生活指导,有效促进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纠正其生活饮食习惯,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另外,家属给予鼓励与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负性情绪对病情的不利影响,弥补常规护理内容单一的缺点,忽略心理因素在IBS 治疗中的重要影响问题,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比较,对IBS患者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缓解其负性心理情绪,并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及生活质量,预后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循证症状疾病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