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如何正确引导大众情绪心理

2020-05-25 10:55郭皖秋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0年2期

郭皖秋

摘要:信息爆发的时代,各种信息扑面而来,除有正面消息外,也会有部分的负面消息,一些负面消息甚至会引发大众不安,这些引发大众不安的负面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值得探究。本文主要结合多起负面报道的案例以及心理学相关方面的研究,浅谈负面报道以及社会产生共有情绪心理的关系。

关键词:情绪心理 负面报道 形象标签

现今是一个信息爆发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蜂拥而至、扑面而来,信息社会不免会充斥一些不合理的、甚至引起不良社会情绪的媒体或者报道,负面信息无法避免,无论是否进行监督与管控,社会发展的过程必然会有一些少数不良媒体的产生,仅仅以基本的社会准则或者道德标准约束或许在匿名的网络环境作用比较小。为更好的促进新闻发展,了解大众情绪,了解负面新闻的产生并如何在源头上规避、杜绝负面情绪的扩散是优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近期对于社会情绪心理的研究,并结合热点新闻实例浅谈关于社会情绪的理论以及结合新闻报道的特点,解析社会情绪对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性,规避不良报道、在源头上杜绝社会负面情绪的产生,希望能在报道的源头方面为新闻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方法或者借鉴。

情绪相关方面的研究如今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情绪结合新闻媒体的研究也在近几年逐渐受到关注。热点新闻的图片、标题、内容所带来的情绪效应而引发的关注度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借鉴心理学方面的实例结合新闻报道的特点,紧紧围绕“四力”,能在将来更好的把握住新闻舆论导向。

一、社会情绪心理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情绪在人类进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时可能会带来认知偏差。这里说的情绪,并不只是简单的恐惧、高兴等,而更多强调的是由情绪引发的行动,也就是情绪心理。情绪心理更强调的是在短时间内对事物的判断而迅速做出的行为反应,而同时情绪心理具有一定的联想性,会与我们以往的经验有一定的联想,唤起相似的记忆与感受。而按照人们通常浏览新闻快速的习惯以及行动反应而言,这与情绪心理的行为特征更符合。情绪可以立即帮助我们辨别周围环境的变化(类似恐惧、愤怒)作出即时的身体机能反应,让我们在原始环境中立即能辨认出行动信号,但同时也会因为获取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导致我们的认知产生偏差。这样的原因来自大脑本身的结构组成,事实证明,情绪产生的信号会在很多情况下优先于分析与思考,从而操控我们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一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情绪爆发时候,会在当下的情绪下促使我们做出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因为网络新闻的普及,以及匿名发表的隐蔽性,我们更容易在网络环境下因为情绪的波动而产生冲动的行为,言辞上的偏激,从而产生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

在情绪心理的作用下,我们会偏向性的选择我们感兴趣的新闻,会依据瞬间的感觉选择我们当下需要什么信息,获取什么信息。而同时大众对于一些事物、社会角色的特定印象也源于信息的搜集,而信息搜集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媒体报道,大脑也会因为信息的搜集而不断对事物、人物进行加工,从而形成一个特定的形象,成为一个特有的信息成像。所以,情绪不仅仅影响我们去选择看什么样的新闻,同样,信息同样赋予事物、人物种种的标签,甚至有些形象已经根深蒂固从而产生了刻板印象。由此可见,情绪心理与热点新闻有着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想要做好热点新闻、把控好负面新闻的传播,研究大众共通的情绪心理是很有必要的。

二、情绪心理对于新闻的作用

热点新闻的关注以及负面新闻的传播是来源于大众心理倾向的选择,也就是情绪心理而产生的作用。有学者提出,一些社会事件反应出的情绪心理,有部分是源于一些倾向性的观念以及在社会、教育环境中形成的信念和价值观。在有相同的教育、文化背景之下,大众就有了相似的情感共鸣点,而很多的热点新闻也是抓住了大众的情感共鸣性而得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而在每一种文化、教育的背后有着不同的情感共鸣,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国家在针对一些社会事件中展现的情绪心理就存在不同。简单的举例子,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在中国得到很好的控制,有部分原因源于中国自古以来的“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情绪心理;与西方国家文化中更倾向于自我需求的情绪心理有所不同。重视“集体”思维的人群与“个人”思维的群体行为,他们在各自的圈子里都有着相同的情感共鸣,并各自理解自己文化氛围里的情绪行为。

道德标准、社会准则是在社会群体认知不断变化中而发展的,而所有这些准则是在过往人们经验中是否被群体认可,并在一代一代的教育传承之中,打上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标签而形成的社会特有的社会情绪心理。例如,2019年12月底沈阳市浑南区某小区大楼遭遇火灾,消防通道被一名小区业主私车阻碍且此人并不配合的报道在当天上了微博热搜,引发社会上对此行为的深恶痛绝,这个情绪发生就在一瞬间,妨碍救人、枉顾他人性命的事实引发了集体厌恶的情绪。在回忆过去我们或许并不记得最初发生火灾的地点,但是这种情绪心理是一直都存在的。这种情绪心理更偏向于“愤怒”,而愤怒的级别在发展期又引发了一次爆点:在之后2020年1月初重庆渝北区又发生了一起小区大楼遭遇火灾,消防通道被阻碍的新闻,此时“愤怒”的情绪就像没有被扑灭的大火一样再次升级,相似的社会情绪心理再次爆發,使得此类新闻的关注度在当天就上了微博热搜。由此看到,社会情绪的形成并不只局限于道德标准、社会准则,同样在新闻报道的影响下也可以影响社会情绪心理。

三、新闻报道对社会情绪心理的影响。

社会情绪心理有一部分是从新闻获取的信息中塑造的。

网络舆论偏见的形成,是因为数量上过多的负面报道导致大众产生了仇视情绪。例如,伤医事件发生,这是因为在社会发展中医疗资源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但是在早期充斥过多的与医院相关的负面报道,以至于使部分民众对医务工作者产生了偏见,而当与以往报道中相似的情形出现时就容易引发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心理,从而产生了伤医的不良后果。另外,“X二代”产生固有的情绪标签是有迹可循的,首先是社会发展迅速而产生的社会阶层矛盾,这个是属于社会背景。其次,一系列与“二代”相关的负面报道迅速在大众印象中加深了不良形象,并持续固化了“二代”的形象标签,从而产生了“李刚是我爸”的代名词,且在相关类似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人们容易在社会上触发与“二代”相关的负面情绪,从而引发共同声讨的情绪行为,从近期的“玛莎拉蒂女司机醉驾撞宝马”带来的社会关注度以及反馈就可以看出。但这样的标签思维是否过于固化了一个群体,是否所有的“二代”都有这样的行为?新闻在报道事实的同时是否只体现了这类人群的一面性?当早期报道出现“车”“年轻人”等词汇时,大众会很快的将报道中的形象归结于“二代”的不良形象。在药家鑫事件发展的最初,就产生了此人是“二代”的谣言,但事实并非如此。与此同时,这样的固化思维在潜移默化当中也影响了我们对于周围此类人群的看法。值得反思的是,对于“二代”固化的形象标签并不是新闻工作者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我们更应该在报道事实的同时避免加深这种类似的偏见。

网络暴力是负面新闻不断积累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在最终形成网络暴力的过程中,与暴力相关的负面情绪是在不断升级的。有学者在对“愤怒”的情绪研究中发现,当人处在“愤怒”的初级阶段,一旦有另外的“愤怒”刺激,会再次加深“愤怒”的级别。如果在初期阶段“愤怒”的情绪无法得到缓和或者遏制,最终这种情绪会发展到失控的地步。女白领自杀事件是“人肉搜索第一案”,是很典型的网络暴力案件,可以看见此事态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信息生成,引发众怒,而大众在共有的同情和愤怒的情绪之下将信息传播开,而在传播的过程中是没有任何缓和“愤怒”情绪的信息出现,反而有更多触发愤怒的“事实”不断在升级大众情绪,最终导致事件相关当事人的信息被公布,甚至最终引发了现实的恶性事件,被人肉一方的社会生活已经无法正常进行。而另外具有典型的“网络暴民”的例子是来自于“幼童在港便溺”事件,这个事件本身只是一个平常的道德社会事件,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成为热点新闻,因为在短时间内产生了两方很鲜明的对立情绪,而这里面情绪对立的产生是源自于以往获取的信息(常常来自于媒体及所见所闻)告诉他们对方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而往往我们会依赖这个形象的信息而产生对应的情绪,这个情绪发生快速又迅猛,我们甚至不会去思考和质疑这样的形象,也不会质疑这个新闻是否呈现了事件的全部面貌,而在网络的世界中,这样“愤怒”的情绪更容易宣泄,进而各种极端的词汇便是在传播情绪的过程中不断增多,从而产生了“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负面信息产生的极端现象,而且不可预知在事态还未升级到一定程度后是否也会演变成不良后果。这些结果不是新闻工作者乐于想见的,新闻工作者更多的是想将事实完整的呈现出来,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力量去建设更好的社会环境。但实际上,在负面报道积累到一定数量上时,事件本身就与一些词汇标签划上了等号,特别是这些事件具有特别鲜明的特征时,人们会往往忽略事件的全貌而只限于了解当前有限的信息,并依托这些有限信息而在大脑中构建了一个所谓“客观事实”的全貌。简单而言,人们可能因为掌握了一些信息有而认知为“这就是事件的全部”,偏见可能由此产生。新闻报道者报道事实的初衷和本身客观的事实就可能被扭曲、误解,我们更需要的是大众能理性的对待事件,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事件从而引发不良的社会后果。

四、如何规避负面情绪心理的扩散

避免负面情绪心理的产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规避,首先要从源头上缓和大众的负面情绪。

采取多角度、多维度进行多方报道,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事实的点。事实本身是存在的,但是推动事实的背后、事后的解决方案等相关信息,可以抵消掉负面信息所带来的大众情绪,其实近期也可以看到媒体对于负面事件采取了跟踪以及相关系列报道的措施,但是在信息传递越来越快的时候,是否这些抵消负面情绪的信息可以正确的传达,传达的范围上是否也与负面信息一样等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一印象”多元化或许是在源头上避免刻板印象的产生,从而规避负面情绪心理的发散,我们在最初进行报道时可以尝试不仅仅报道事实,同时还需要辩证客观的去谈论事实,或者更深层次的去挖掘信息的源头,避免让一些社会角色完全与负面词汇进行挂钩,从更多的事实角度上去理解、去探讨问题的根本性。负面情绪如果不加以遏制,甚至有更多的相关负面消息散播到大众的话,只会升级矛盾,最终导致不良后果。

对于负面新闻可以采取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进行报道,以“建设性新闻”的报道方式进行报道,即采取积极心态去看待、解决问题。近年来,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建设性新闻”的报道方法,即采取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进行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呈现客观事实的前提下,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态度提出必要的见解和建议。仅仅只是客观的事实并不能完全规避曲解的产生,因为社会还充斥着不实信息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爆发出来。所以在报道的第一时间,需要在结合事实的情况下提出对社会有积极情绪的建议或者见解,而这些带有积极心态的信息可以在愤怒的第一阶段缓解情绪的爆发。

新闻报道不应只局限于事实的点,更应该关注事实的深层次以及多面性,并带有更加积极的心态去报道客观的事实,避免产生固有的负面社会角色形象。特别是针对社会负面新闻,以及热点新闻,他们的背后都是具有共通的社会情绪心理。做好正面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建设更好的社会,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中信出版集团,(2018)22-55,59-118,389-396.

[2]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情绪.中信出版集团. (2019)164-182.

[3]孟昭兰主编.(2018).情绪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74.

[4]张世超,刘政序.从网络新闻评论看网络舆论中的仇视心理. 西部广播电视, (2016) 000(003), 68.

[5]宋莉.舆情热点事件中“标签式传播”现象研究——以“二代”现象为例.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6.

[6]潘嫦宝,花菊香.以伤医事件的网络舆情观社会心态. 医学与哲学(A),  2016:037(4), 41-44.

[7]倪艷楠.网络暴力现象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天津师范大学).2016.

[8]晁楠茜. (2015).“幼童在港便溺”事件中的网民评论及“网络暴民”现象分析. (Doctoral dissertation, 内蒙古大学).

[9]徐敬宏,郭婧玉,游鑫洋,胡世明. (2019).建设性新闻:概念界定、主要特征与价值启示. 国际新闻界(8).

(作者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