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5G推进传统媒体融合转型

2020-05-25 02:55廖波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0年2期
关键词:都市报客户端传统媒体

廖波

摘要:本文总结了贵州都市报作为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中现有的状况,以及在各新媒体平台如:APP、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在运营中的一些经验,并分享和探讨了贵州都市报建设5G融媒体平台,在5G技术背景下媒体融合转型的尝试:5G技术为全媒体创造更多可能,或将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决定性“拐点”,抓住5G的红利期,传统媒体才能在融合转型中完成逆袭。

关键词:贵州都市报 融合转型 新媒体 5G

一、传统媒体的困局

“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涉及的新概念。贵州都市报作为贵州的主流媒体,同样面临转型。以往依靠报纸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广告收入下滑。实际上,近年来,都市类媒体纷纷开始转型,四川的华西都市报,通过融合转型,创立了封面新闻APP,重庆日报创立了上游新闻等等。

智能手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往的纸媒、网站、电视的传媒格局受到极大冲击。纸媒、电视、网站用户纷纷流向移动端。事实上,贵州都市报在移动新媒体建设上起步较早。早在2014年,就研发了贵州快报新闻客户端,并于当年10月10日上线,累计下载超过10万,但是由于技术、资金、人才和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制约,这个客户端发展非常艰难。

2015年开始,国内各大媒体开始向“两微一端”发力。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成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着力点。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如雨后春笋一般。

是年,人民日报客户端三期上线、新华社全面升级客户端,光明日报发布新版客户端,在中央媒体做大做强客户端的同时,地方媒体为了融合转型,也在全力打造各自的客户端。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传统媒体推出的客户端还有前沿、看楚天、上游、交汇点、猛犸新闻、新闻117、台州新闻、南方+、浙江24小时、神码、甬派、锦观等等。

此时,“贵州快报”在技术和设置上已经跟不上形式,在此情况下,贵州都市报经过10个月的内测后,2018年10月17日,贵州快报的升级版都市E家APP正式上线。

当时,“都市E家”提出的口号是:做城市生活新秘书,市民朋友好帮手。资讯服务、生活服务、社区服务,尽在都市E家。

按照设想,都市E家将凭借贵州都市报的采编力量多年来在新闻领域的深耕,注重“民生视角,人文情怀”,坚持原创、深度、细节、故事,用市民最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最及时、最权威、最实用的资讯。

说是“升级版”,实际上都市E家APP和原来的贵州快报APP无论是前端设置还是后台完全没有关联。都市E家APP是贵州都市报与第三方重新开发的客户端。通过两年多的更新完善后,平台的设置趋于合理,但是与国内其他新闻类客户端相比,在技术层面差距仍然很大。

2019年4月25日,都市E家APP再次升级后,更名为 “都市新闻”APP,经新一轮升级迭代后正式上线。不过此时的“都市新闻”APP,相比都市E家而言,仅是解决了部分BUG,技术层面来说,提升不大。

虽然在APP上的发展不算成功,但贵州都市报在融合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不少有价值的经验。比较典型的有这么几个,分别是: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头条号、抖音号。

二、贵州都市报现有的平台格局

(一)微信公众号还有潜力可挖

贵州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现在粉丝15万左右,活跃用户5.13万,头条平均阅读数3626,次条平均阅读在1751,3-N条平均阅读数在715。

这些数据在现在海量新闻信息资源的背景下实际上并不算低,但是现在,跟网络媒体、小众媒体同行相比,纸媒缺少了传播渠道和速度的优势,但是,纸媒依然拥有内容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一个微信号的运营,绝对只是媒体转型的一小部分,微信公众号只是磨合团队的一次练兵,也只是低成本转型的試验田。

那如何运营好一个公众号?笔者认为不能做1.0的专题策划,而要做2.0的话题互动策划。说起专题策划,这是传统媒体操作方式,一般都成统一套路:有时间跨度地观察剖析同一个现象,或者关注不同人群不同代际之间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态度,认真地回顾造成此现象的种种原因。然而这样的专题内容,并不一定适合面对微信用户。

什么是2.0的处理方式?可能是互动小游戏,当房祖名吸毒的新闻被发出后,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会出现过“在柯震东里找出房祖名”的小游戏。在手机的阅读场景下,比起严肃的深度报道,人们似乎更喜欢看一些能吐槽的、娱乐性强的互动内容。

另外就是要转变微信文章的结构,制造阅读的快感。和上面讲到的一样,微信用户阅读的场景,往往是在一些零碎的时间中,如坐公车的时候。嘈杂的阅读环境,决定了文章的结构必须轻便,段落尽量短,多用短句,多图,内容排版要适应手机阅读。

字里行间,要放下高冷生涩的措辞,文字要“萌”、接地气。

微信编辑需要置身于整个互联网的语境中,感受热点和舆论方向,使用互联网语言,能知道、理解、能运用互联网上的各种“梗”,放下纸质媒体的严谨措辞,制造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这需要编辑的个人领悟以及领导层面的开放,多看多观察也未必能立刻习得。

(二)从微博号寻找线索

相较于自身的微信号而言,贵州都市报官方微博号的粉丝数就相当庞大了。到目前为止,贵州都市报微博号共计粉丝251万人。每天的阅读数超过1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不错。

不过根据专家统计,在很多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粉丝中,有一部分是非活跃用户(即僵尸粉);二是活跃用户中,真正能形成互动的粉丝并不多,更多的是求助和提供新闻线索[1]。

但是,现在的微博用户以95后为主,对提高贵州都市报的品牌认知度和用户粘度,有很重要的作用。互动的粉丝中,提供的有用线索并不少,应该重视提供这些线索的用户,做到事无巨细,件件回复。对有新闻价值的、能够形成采访的,一定要安排采访,最终成稿。

(三)变换思维重视短视频

贵州都市报橙视频部成立仅仅几个月时间,在头条号上的点击量已经破10亿;贵州都市报抖音号正式开始启用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粉丝数已经超过150万人,所有作品的总点赞量超过6842万,多条作品的点击量破亿。

这其中和编辑的独特视角和编辑手段分不开,更重要的是和当下4G技术,短视频当道分不开。

2019年4月,贵州都市报率队对华西都市报、新京报和重庆晨报等报纸融合转型模式进行了、调研学习。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APP上线后,在内容生产上坚决从传统文字向视频化转变,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性政策:所有稿件首发新媒体,所有记者在现场必须拍摄视频,没有视频的稿件不发。同时不在报纸上打分、大力压缩文字生产,撤销摄影部、要求所有记者必须会拍摄剪辑视频等等。同时在后方设3D MAX模型库,诸如空难、车祸现场,能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的时间内,做出事故的模拟动画现场。

华西都市报的内容生产,已经彻底向视频化靠拢,所有记者在一线考核体制也随着内容生产的转变不断调整迭代。在改革过程中华西都市报逐步被新媒体客户端封面所替代,纸媒成为客户端的辅助产品。

在做好内容生产的同时,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向媒体技术服务公司深度转型:2016年,华西都市报打造封面新闻客户端,将整个华西都市报转型发展方向放在封面客户端的打造上。封面认为技术创新是高科技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差别所在,斥重金打造80人技术团队,下一步还将扩展至200人。目前封面新闻已经拥有封面APP系统,封巢3.0采编发系统等成熟产品并向外输出。

同样的,新京报则是紧紧围绕内容为核心,在做好传统内容报道的同时,大力加强视频新闻,动漫新闻和数据新闻的采集制作力度。新京报于2016年与腾讯新闻共同成立“我们视频”团队,制作各类优质短视频并进行视频直播。在此基础上,新京报还成立了以制作动漫新闻和数据新闻为主的新京报“动新闻”。

新京报的发展路径与封面新闻有较大的不同。新京报在2018年11月才打造自身客户端,而且并没有对客户端进行较大规模的投入。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在今天这样一个轻量化的内容营销时代,短视频旺盛的生命力给传统企业带来了一条发展的新路径。不管是从用户数量来看,还是从用户的使用时长来看,短视频在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已经演化成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据抖音发布的大数据报告显示:抖音每天日活跃用户达到3.2亿,月活跃用户达到5.5亿[2]。为什么抖音现在会如此火爆?这是因为4G技术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

1、手机拍照像素提高,每个人可以用一两千元的手机,拍出高清视频。

2、大量视频编辑软件的出现,让普通人可以在手机上编辑,每个人都可以轻松编辑出优质视频。

3、流量资费大幅降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上,变得更加具象、更具时代性。这是因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每一个普通群众都可以成为活跃的内容生产者,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海量视频源源不断地从各个角落冒出来。在这样的过程中,参与者是创作者,亦是创造者,参与即创造。

短视频已进入到爆发期,有学者预测 2到3年内短视频行业将告别流量红利期。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行业将进入内容精品化、商业化成熟、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成熟期。

三、5G技术下的尝试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一)5G不仅仅是快

5G 是 4G 的延伸,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特征。

在高速率方面,5G 的网络速度是4G 的10倍以上。在5G网络环境比较好的情况下,1G的电影1-3秒就能下完,基本上不会超过10秒。

在低时延方面, 5G 的时延已达到毫秒级别,仅为4G的十分之一,人们在网络购票、抢红包时都能比普通4G客户更快一步,视频通话时也会有更好的交互体验。

在大容量方面,5G 网络连接容量更大,即使50个客户在一个地方同时上网,也能有100Mbps以上的速率体验。

简而言之,5G的核心不仅是快,而且是“万物互联”[3]。

正当贵州都市报全面推进媒体融合进程的时刻,5G时代来临。

在短视频红利期之后,5G技术给市场类媒体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2019年9月,贵州都市报经过深度的调研和学习,经过多次的磋商和谈判,与中国移动贵州公司大数据公司全面合作,共同打造全国第一个完全基于5G通讯技术的全媒体技术和内容平台。

5G有高速,大容量,低延时,多接入点四大优势,同样也有建设成本高,基站覆盖面积小的劣势。

5G优势让大家畅想未来,那么,5G的劣势,则從某种意义上向低成本媒体运作的自媒体关闭了大门,因为建设5G系统,配置与5G系统相匹配的硬件需要高额的投入,而对无人设备信息的采集等等,更是自媒体甚至商业平台无法企及的。

与通讯运营商共同进行5G融媒体平台建设,可以让新闻变得更快、更近、更真实,也可以对新闻来源、舆情等诸多方面进行更加精准的掌握,让舆论武器变得更加有效、有力、有靶向。

(二)向四个方向作探索

贵州都市报5G融媒体中心目前主要是向四个方向尝试:

第一个尝试是建立融媒体调度指挥系统。首先是与杭州趣看科技公司开发一套基于5G技术的融媒体调度指挥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布置于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核心机房,系统的下行速度可以达到1G每秒,上传速度可以达到100M每秒,在拥有5G网络的场景可以实现实时的高清视频数据同步回传,云端剪辑,最大速度的加快视频新闻的采集和生产速度。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同时接入1万个以上的可视化终端,为调度全省所有的新闻信息数据终端提供了可能。

第二个应用层面的尝试。5G无人新闻采集系统:利用5G远程操控技术,打造一个完全无人的采访仿真环境,记者和编辑可以通过融媒体中心大屏远程控制摄录设备,进行远程采访和远程视频采集。

第三个应用层面的探索。5G数据新闻采集系统:尝试运用物联网技术,将数字化传感采集设备应用于新闻信息采集领域,比如数字化传感设备放置于一根小草之下,每天小草所经历的一切,将通过可视化数据图像的形式,自动形成新闻信息,向公众传播。同时,该技术未来的深度应用后,可以和所有万物互联,让新闻信息的服务从面向真正的个性化服务迈进。

第四个应用的尝试,是在全息影像方面的探索。目前,贵州移动大数据公司在贵阳市甲秀楼和文昌阁安装了两台超高清摄像头,可以通过5G网络实时地清晰传递方圆一公里范围以内任意一片枯叶的纹路,为了保护市民隐私,该摄像头所设传递的画面,不能被录制,也不会用于任何发布环境。

5G技术为全媒体创造更多可能,或将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决定性“拐点”,抓住5G的红利期,传统媒体才能在融合转型中完成逆袭。

注释:

[1]彭雪松,黎滢. 试论微博传播中的受众伦理[J]. 理论导报,2012,(01):49-50.

[2]吴佳妮.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何以走红——以抖音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7(18):88-89.

[3]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曹淑敏,邬贺铨.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05:551-563.

(作者单位:贵州都市报)

猜你喜欢
都市报客户端传统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虚拟专用网络访问保护机制研究
新闻客户端差异化发展策略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
都市报读者调查与发展对策
浅析IEEE 802.1x及其客户端软件
喻华峰:《南方都市报》总经理二审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