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郑蒋斌 何俊函 李娜 陈锓
摘要: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重,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日渐寻常,语用失误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这就导致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者双方无法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无法理解对方关键意图,造成误会,有的不伤大雅,有的破坏极大,有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如何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成为当前各界人士愈发关注的问题,只有减少中英跨文化语用失误才能够使得跨文化沟通顺利进行。
关键词:国际交往;跨文化;语言文化
一、引言
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语用规则,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交流障碍、低效率的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这些都会给交际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分析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将有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现象
(一)语用语言失误
托马斯认为,语用失误主要包括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文化历史经验的积累和储存功能。但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际功能,语言交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没有文化,语言的使用做不到的。[1]因此语用语言学的失败可以理解为语言学习者使用了外语的单义表达或模糊的语言形式。因此,当他们试图完成与母语者的交流时,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根据自己的习惯转换单词、短语和结构,进而在学习客观事物时带上自身主观的想法,无法顺利的表达本应表达的意思。
例如:
A (English):Is it a good restaurant?
B (Chinese):Of course.
在英国,当回答类似“当然”的问题时,意味着听者认为说话者问了一个清楚而愚蠢的问题。一般来说,当听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时,英国人会有一点被伤害的感觉,他们会想为什么我这么笨,会问这样的问题?但是想象一下,如果英国人在中国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就能够准确地理解中国学生所传达的信息,没有误解,没有沟通障碍,这样就不会产生语用失误。
(二)社会语用失误
社会用语失误出现的最频繁的原因就是思维模式的不同。思维模式与文化密切相关,它可以被定义为思维方式,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概念。[2]思维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文化心理因素受制于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是导致文化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西方思维具有逻辑性的显著特征,即理性、分析性、精确性和系统性。然而,中国人思维是一个通过类比、隐喻、象征等方式,从记忆的观念中形成新的观念或画面的心理过程。中国文化强调隐藏在语言形式中的画面和思想,认为画面比语言本身更重要。
总之,思维模式是由思维习惯和思维过程形成的,是某种文化的最佳體现。它们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的方式。
三、如何才能更少避免中英跨文化语用失误
(一)加强语用语言的教学
我们要知道,用语失误无处不在,不能完全消除。随着语际语用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建议加强实施实用主义语言教学,以相关的语用知识和理论原则为指导,将语言知识投入相关的语境中进行研究。与传统的语言教学不同,传统语言教学把语言看作一个封闭的、静态的系统,语言学习是对意义和结构的理解和认知。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偏重于语言系统的教学,忽视了语言的使用,忽视了语境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学生的语用能力不强。即使一个学生拥有稳定的基础,在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也会出现语用失误。此外,针对国内外语言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加强采用语用教学、提高学习者能力。在中国,在这么大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真实的语言环境相对较差,在课堂上增加更多的语用输入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强文化移情能力
移情最初是由罗伯特·费希尔(Robert Fisher)在《视觉的形成感》(the Formation of Visual Sense)一文中提出的,他把“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他认为审美感受的发生就在于主体与对象之间实现了感觉和情感的共鸣,即我们熟知的同理心。[3]罗伯特·费希尔认为同理心就是从别人的角度来判断问题,他将移情能力归因于有效沟通的成功因素之一。
文化移情是指交际者自愿地从一种文化参照系转向另一种文化模式,欣赏另一种文化,同时又不放弃自己对情境的看法。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来转到别人的文化领域。培养一个人的文化同理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必须是自己的文化自觉。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培养自己的文化意识,就无法了解其他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到其他国家旅游来获得文化自我意识,从不同的人那里获得第一手的经验,感受他们的态度,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等等。
文化移情发展的第二步是,我们需要避免从自身文化角度来解释他人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同时,了解其他文化的参照系与我们自己的文化有何不同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使我们更准确地认识到语言和行为背后的意义。例如,中国文化中,为挽回面子,人们会说一套做一套。只有知道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的实际或预期的意义。当然,知道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做一些事情来改变别人,这并不容易,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我们所做的改善沟通的是改变我们的行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变得更有效。
四、结语
在平常的跨文化交流中,多数失败是由语用失误所引起的,不同文化影响下的双方难以正确表达自己观点或理解对方观点是目前较为常见的问题。要避免语用失误的产生,大大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成功率需要加强语用语言的教学和加强自我的文化移情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类问题,旨在为跨文化交流者提供一些思路或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2]刘长江.对Thomas跨文化语用失误的诠释与批评[J].外语研究,2008:63.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