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性转化问题浅析

2020-05-25 18:46巫恩伦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现代性

巫恩伦

摘要: 叶朗认为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的起点。因为老子提出的一些类别,如“道”、“气”、“象”、“有”、“无”、“妙”、“虚静”、“自然”等,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从哲学到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本哲学书,虽没有独立和系统的审美理论,其形而上学境界对中国未来的审美有很大影响。鉴于此,本文对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性转化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典文论;现代性;民族文化

引言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的愈演愈烈了,我们倘若以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或者以极端的民族主义来对待都是不理性的。在对待世界文学和民族文学的关系时,我赞同钱中文先生的观点“文学的生命力在于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而不是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也不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学既是开放的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开放的。”借鉴他的说法,文论的生命性也在于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在于古今接洽之间。而我们需要做的,就立足于广博深厚中华民族的古典文论,用民族和世界的眼光去让它重放光彩。

一、中国古典文论现代性转化的必要性

从十九世纪末起,中华民族因“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把文化选择的方向被迫调整为吸收西方现代文学、反对传统旧文化。在这个不得已而又焦虑惶恐的选择背景下,文人们激进地砸开一条传统旧文化与新文化之间的沟壑,加上文革十年的文化清洗,使得沟壑弥深。当那场坠入深渊的“狂欢”骤然结束,中华民族就陷入了极度的空虚和惶恐,像一缕无根的浮萍,拼命寻找我们的土壤和根。于是,寻根文学和文论兴起,文人学者们开始从最原始的村落里寻找文明之根,文化之根。然而这样的努力才刚刚开始,就被西方新思维、新话语“狂轰滥炸”,他们陷入了共识水平差异的困境。所以,属于中华大地本土新文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根本上还是因为现代中国文论的根茎没有与古典文论的脉络完美的融合和衔接造成的。

二、中国古典文论现代性转化的具体问题

(一)表述转化的可行性

古典文论常被诟病缺乏严谨的逻辑性。而笔者认为,传统文论并非缺乏逻辑思维,只是这种思辨逻辑是以一种形象的艺术的方式表现的。以《文心雕龙》为例,文论的叙述本身就是像是一部骈散结合的文学作品。刘勰在对骚赋创作谱系分析时,指明《离骚》歌颂尧舜禹汤是“典诰之体”、讽刺桀纣是“规讽之旨”,以虬龙喻君子、以云霓比小人是“比兴之义”……刘勰用艺术性极强的语言分析文体,同时在避免词汇重复。所以,我们在给古典文论做翻译时,所需要的就是把这些艺术性的语言以精准的科学化的语言进行转化。

(二)在转化过程中的取舍问题

在上述文字中已经提到过中国古典文论以“文以载道”的理论为基质,虽然在文学作品的具体鉴赏中影响不大,但是涉及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作家个人人格品质方面的品评时,又会出现世俗功利的道德评判,这一点值得反思和改良。我们在把《文心雕龙》作为文论著作进行现代性转化时,要以文论专著的规范去处理,隐藏作者个人感情色彩。

而在当下,中国社会寻求的是一种文学的独立性。钱中文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文化生产概况说:“我以为文学艺术,文学理论获得了自己应有的独立自主性,明确了自己的主体性,是这一时期最为激动人心的,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文学理论的自主性主要是指它摆脱了政治的束缚,回归到自身的尊严,价值。所以在对古典文论进行现代性转化和借鉴的时候,要解開其道德枷锁和政治牢笼,把它体现出来的关于文学的真正的眼光释放出来。

(三)古代文论与相关学科关联的缺失。

目前该课程体系明显的缺陷在于将古代文论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来对待,在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其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对古代文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其诞生的背景;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文论存在直接的关联,它既是古人对古代文学创作的总结又指导了古人的文学创作;古代文论又必须与当下的文学思潮及创作相联系、服务当下才会焕发鲜活的生命力。以上几点在目前的课程体系普遍缺失,形成了古代文论课程自说自话的特点,使古代文论成为众多课程中的孤岛。

三、在转化过程中的发现中西文论个案中的可比较性

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刘勰提到了我们现在可以现代化为“鉴赏的障碍”的问题“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难一乎!”在他看来,鉴赏评论主体和鉴赏评论对象之间是存在着鉴赏的障碍的。知音和非知音之间的建构就是随同时间、空间与时代心理的变化而变化着的。刘勰在这里除了提出“文人相轻”“贵古贱今”等等时间阻隔和社会心理上的鉴赏障碍,还提到了关于“误读”的问题。刘勰此时没有接受过“误读”学说的影响,但是凭借他的文学体验和经验,他写到:“鲁臣以麟为麐,楚人以雉为鳯”就是以双重误读的心理定势所构建的障碍,因此刘勰予以澄明:“形器易徵,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这就是以艺术性的语言阐释了一个现代学理的问题。我们在发现该类问题的同时,要拨开诗意的语言去挖掘其内在的学理,从而和西方现代的理论进行比较和对接。

结束语

长期以来,“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一直是笼罩在新诗之上的结构性话语,甚至带有二元对立的色彩。虽然有不少新诗和诗人被指认为流露了传统的气息或味道——作为一种不断消逝的“灵晕”(本雅明语)而存在——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二元结构。另一方面也必须承认,这种二元结构默许甚至纵容了新诗批评中常见的傲慢与偏见,要么厚古薄今,①要么唯“现代性”马首是瞻。相较而言,一种更为强调中西融合即“交融的美学”的论述方式更为可取,并有一些斩获。②然而,它似乎容易忽略传统与现代性的差异和各自的“质的规定性”。实际上,二者之间复杂的张力与辩证关系仍需不断展开。

参考文献:

[1]吕欣潞.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性研究[J].艺术教育,2018(01):82-84.

[2]王南湜.中西现代性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比较与汇通的前提性考察[J].哲学动态,2018(10):5-21.

[3]范文龙.浅谈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现代演绎[J].黄河之声,2018(10):49.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现代性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重构现代性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
艺术追问多样的世界
关于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