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列文与他的《黄色箭头》

2020-05-25 09:07杨星怡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摘要:维克多·佩列文是俄罗斯著名现代作家,作为俄罗斯新时代作家,他在俄罗斯现代文坛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性,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和荒诞主义的先锋人物,更是俄罗斯现代畅销作家之一,曾多次获得俄罗斯乃至世界各大重要文学奖项。

关键词:俄罗斯现代文学;后现代主义;佩列文;黄色箭头

一、维克多·佩列文

俄罗斯现代文学作家维克托·佩列文1962年11月22日出生于莫斯科。1992年,佩列文发行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蓝灯笼》。次年,该书获得了小布克奖。1992年3月,《旗帜》杂志出版了佩莱文的小说《奥蒙·拉》,引起了俄罗斯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得布克奖提名。1993年相继发表了两部中篇小说《昆虫的生活》和《黄色箭头》。1996年,是佩列文真正在俄罗斯文坛占据一席之地的一年。该年他相继推出了两部长篇小说《夏伯阳与虚空》和《百事一代》。《夏伯阳与虚空》在《旗帜》上出版,评论家称其为俄罗斯第一“禅宗佛教”小说,作者本人称他的作品为“第一部绝对空虚的小说”。1999年,佩莱文的小说《百事一代》更是在全球出版,小说销量超过350万册,该书更获得多项奖项。2003年,在出版停更了五年后,佩列文的小说《过渡时期的辩证法》出版,并获得全国畅销书奖。2006年,佩列文的小说《帝国五》出版,该小说入围了大书奖。2009年10月,佩莱文的小说《T》出版,因该书佩列文荣获了第五届全国文学大书奖(2009-2010年,三等奖),并荣获读者投票冠军奖。2011年12月,佩莱文出版了小说《S.N.U.F.F.》。 次年2月,该作品获得年度散文电子图书奖。

佩列文的作品中包含短篇、中篇、长篇三种类型的小说:《再写者》(1990)、《隐居与六脚架》(1990)、《尼泊尔新闻》(1991)、《戈斯普兰王子》(1991)、《黄色箭头》(1993)、《世界顶级的布本》(1993)、《伊万·库布拉哈诺夫》(1994)、《僵尸》(1994)、《狼人圣书》(2004)、《恐怖之头盔》(2005)、《漂亮夫人的菠萝水》(2010)。

除了佛教主题,佩列文对后现代主义和荒诞主义也是甚是喜爱。在佩列文众多小说中,《黄色箭头》是其后现代主义和荒诞主义的典型代表。

二、《黄色箭头》

小说的情节,其实很简单。剧情发生在一辆名叫"黄色箭头"的火车上,一切都无法溯源,火车也没有目的地,但却从不停止。故事中所有人的一生都在火车上度过,贯穿着生老病死,对于他们来说,火车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世界,所以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乘客,也听不到车轨声,更对火车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小说的主人公叫做安德烈,他也是一名生活在火车上的人。但是他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从某一天起,他开始思考火车到底从何来,要往哪里去的这个问题。而就在他开始思考的一刻起,他意识到他是个火车乘客,也听到了车轨声,更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想要逃离这个封闭,没有终点的“黄色箭头”。

在《黄色箭头》这部中篇小说佩列文使用了许多隐喻,并将铁路主题巧妙地融合于小说中,在小说的世界里,任何对象,所发生的任何故事都存在于同一个地方,那辆名为“黄色箭头”的列车上。同时小说中的“黄色列车”的现实原型是一辆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名为“红色箭头”的商用列车。事实上,将社会比喻成一列火车并不是一个新颖的文学意象。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作家们也曾用马车、货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借代过社会。

在小说中读者们可以找到以下隐喻:黄色、黄色箭头、火车、乘客、敲击、下车。这些隐喻在小说中也各具特殊意义,它们不仅带有语义,还带有情感因素,有些隐喻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例如,文中提到"沉默就像狗一样",这句话只有在你知道狗是黄色的,而作品中的黄色象征着一种顿悟或启迪时,才能理解。因此,佩列文把沉默称为一种启示,所以主人公只有在真正的沉默中,不再听到车轮敲击声,才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

初看,“黄色箭头”这列火车就像是俄罗斯90年代改革时期的一个社会缩影,每个人关心的只有日常的生活琐事,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该如何生存,其他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没有浪费时间、精力去思考的必要。人们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更没有真正想去做的事,每天渾浑噩噩,虚度终身。但是,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年代,人们的日常实质上都没有区别,仍然跟90年代的他们过着一样的生活。每天都是一样的熟悉,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复杂,让人们没有时间去想你是谁,为了什么在这里,将去哪里,以及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更没有时间回头看看、思考经历和发现生活。也许窗户后面还有另一种你从未发现的生活,或者至少想想,你到底是谁?

小说的主人公安德烈正是在某一天从千篇一律的生活中幡然醒悟,开始思考,外面有什么,想去了解他将去哪里,为什么去,并寻找从“黄色箭头”上下车的方法,在为时已晚之前逃离如今的囚笼,尝试新的生活。

三、结语

这个故事并不一定会吸引到每一个人,因为佩列文是一个个人风格很强的作家。“黄色箭头”这部中篇小说作者用后现代主义的写作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社会及人生百态的缩影,小说当中有很多佩列文式的隐喻特征,所以有时读者不能立刻理解当中的寓意,而小说中的荒诞、魔幻色彩也不一定能被所有读者接受。不仅如此,佩列文式的小说语言也与俄罗斯经典文学语言有所偏离。但不得不承认,佩列文式的小说语言,有自己的独特魅力,直到现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俄)维克多·佩列文.黄色箭头[J].世界文学,2000,(5):75-126.

[2] (俄)维克多·佩列文.“我们不回答挑衅性的问题:与著名作家维克多·佩莱文的虚拟网络会议谈话”[J].文学杂志,1997(18):10-19.

作者简介:

杨星怡(1994.8-),女,汉 籍贯:江西上饶  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目前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
基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建筑设计研究
重新回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原点
冯小刚喜剧电影的后现代游戏化特征
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的社会越轨事件传播
残酷的战争,荒诞的世界
“都市情绪电影”的文化立场及身份构建
走向后现代主义的现代语言学探讨
后现代主义设计
碎片与游戏
后现代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