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鸥
摘 要:高三学生的压力居多,这些压力有的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来自学生自己。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激励他们更好地发展;而过度的压力会让学生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会成为学生成长的负累。所以,高三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让他们正确看待压力,让他们积极应对压力,做压力的主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三学生;心理压力;缓解方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压力”一词似乎成了人们口头上最常提到的,而对于每个高三学生而言,他们的压力一点不亚于成年人。他们的压力有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也有来自内在的压力。为此,高三教师要认识到高三学生存在的各种压力,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压力,从而引导学生做心理素质健康的学生。
一、高三学生面临的压力
1.老师和家长的过度期望:现在每个高中生都是家里的希望,家长为了让孩子顺利考上大学不让孩子参与具体的家务活动,不让孩子操心家里的一切事务。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顺利考上大学,家长吃再多的苦都值得;而另一方面,高三教师的压力也不小,他们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得以展现。所以,教师给予学生出大量的习题,甚至有的教师实施月考、周考等。在家长与教师的双重压力下,学生的心理负荷不断增加,自然给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阻碍。
2.同学之间你追我赶的压力:走进高三的教室。老师们常会有一种压抑的感觉,学生的课桌上堆满了各科课本和辅导资料,在题海战术中,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其他的事情,而他们最大关注的话题就是在月考、周考中自己的成绩。并且,每个学生的竞争心理较为严重,一旦他们在考试中超过了其他的同学,他们就欢呼雀跃;而一旦他们的考试成绩比其他同学低,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和失落感。在互相追赶和攀比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自然较大,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自我的挫败感带来的压力:刚进入高三时,每个学生都想在自己的天地里大展拳脚,并且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更好的进步。但是高三的学科较多,学习的内容较多,学生往往顾此失彼,甚至有的学生成为学困生。还有的学生自身的学习缺乏科学的方法,导致他们在学习中常常无法合理安排所有学科的关系,在考试中失利连连,于是这部分学生就会自卑,焦虑,烦躁,形成恶性循环,也会带给他们极大的心理负担。
二、教师指导学生合理对待压力
高三学生如何缓解压力,调节心理针对上面的各种压力应成为教师要面对的教学重要问题。为此,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给予高三学生指导。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1.老师及时与家长联系
高三学生将来面对的各种压力依然很多,如果在这个时期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认识压力的利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他们的心理负担。但是教师可以适当与学生家长进行合作。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度期望: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他们对压力的认知不同,所以在压力面前,不同的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为此,教师应主动联系学生家长,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双方结合学生的个性适当给予学生指导,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并且,教师和家长还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为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让他们不要抱太大压力去生活。
2.教给学生放松的方式
大多数学生深知高三这一年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是过度的压力会让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而适当的劳逸结合是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压力的基本举措。为此,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缓解压力的基本方式。比如,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聆听自己喜欢的歌曲。长时间伏案苦读,会让大脑一直处于疲累和紧张的状态。而通过劳逸结合的形式可能效果会更好。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约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打打球,在身体运动的同时,他们的压抑心情会得到释放,压力自然减少。
3.正确看待考试和学习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克服急躁情緒,不能急功近利。适当与同学攀比和追赶成绩是良好的,可以让追赶的学生更有学习目标, 但是过度的追赶会让追赶学生疲惫不堪,甚至忘了自己的学习步调。教师要让学生正确看待考试,每一次考试都是对自己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的基本途径,要是考得不好,证明自己还有需要继续巩固的地方。要是考得好,也不要骄傲,因为一次偶然的考试并不能代表一直考试成功。只要调整好心态,以一颗平常心饱满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相信一定能顺利的走过高中里这关键的一年。
总之,高三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多。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压力形成的重要原因,然后采取积极的教学指导措施激发学生树立积极的压力观。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要引导学生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和学习,适当转移注意力,多注意过程,而不是只注意结果。唯有多方进行指导,让学生形成平和的心态,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快乐度过高三生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向阳.高三学生备考冲刺阶段心理症状分析及其缓解[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04):60-61.
[2]杨明,张玉虎.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及缓解途径[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0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