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应开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因而,应从实验全方位指导,通过各种考查手段促进、加强学生实验。并且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起。
关键词:新课改;道德修养;教学方法;实验技能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课改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多样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探究学习更是要求具体到位。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如何搞好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呢?
1 教师应该具有新理念
开拓思维,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不套框子,不没圈子;不迷信权威,不限于课本;大胆实践,大胆创新;说在口头上,写在纸面上,落实在行动上。
2 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才可以正确、科学地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真正地将物理知识理解、吃透,也真正能体现出“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3 教师应该具备广泛的实验专业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恩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沈元老师渊博的知识引来了陈景润日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壮举,这已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魏书生、钱梦龙、于永正等名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分不开的。
4 教师应具有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知识
教师不光要会做实验,还要会管理好实验室,这样才能为学生实验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做到实验“五会”:会管理实验,会准备实验,会协助任课教师辅导实验,会维修、保养仪器设备,会自制实验器材。
5 教师角色的转化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角色应该从以往的那种“授业者”转变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物理实验教学也该如此,应抛弃以往的“口头式、黑板式”实验教学,正确引导学生动手、思考,培养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敢于创设条件,将课堂的演示实验搬到学生实验中来。这样就能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体验和实践感悟,真正领悟知识的内涵,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物理术语的表达能力。
6 教學方法的改变
教师应以探究为出发点,以实验为活动中心,让学生“从做中学”,并从中感悟物理概念及规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探究实验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动态构建”。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探究中获取的新信息与他们原有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更加深入地处理信息。同时,不要怕学生做错了,而是让学生自己在错中去体验探究过程,去发现问题。不要怕学生不懂,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必须贯彻以自学、交流讨论、探究、训练、积极思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尽量让学生动手、动口。教师的讲定要“精”,讲到点子上,应立足于每位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
7 实验教学的重视
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实验教学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实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8 实验教学要加强对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1)提高对学生动作技能的培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训练学生的动作技能,所以教师在讲解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的视觉形象;2)要让学生模仿、做出正确的动作;3)培养学生从依靠视觉控制过渡到动觉控制;4)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操作技能的优缺点,提高操作技能的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2)做好对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即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注意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每一实验的过程或终结,都应提出相关的、具有探索意义的设问,把思维引向深入。(2)教师恰当地进行讲解和质疑,引导学生解决实验的途径、原理方法和步骤,使学生克服盲目的尝试和猜测,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推理的严密性。
(3)变更实验条件,引导学生推测实验结果并通过验证,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4)在原有实验方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设计实验的新方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教师应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大力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从而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